泰順藥發木偶戲

泰順藥發木偶戲

泰順藥發木偶戲又稱“放花木偶”,起源於宋,是以火藥帶動木偶表演的一種獨具觀賞價值的民間手工技藝。主要用於農村中廟會、年節、壽誕等大型活動。僅泰順縣域內仍保留有原生態的技藝。泰順藥發木偶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兩方面。

簡介

“泰順藥發木偶”是將煙花與木偶相結合的木偶戲。縣級I-236
..

泰順藥發木偶戲 

 
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於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飛舞、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活動中表演。據調查考證,泰順藥發木偶在泰順興起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泰順位於浙南邊陲,被譽為“木偶之鄉”。泰順藥發木偶手工藝者主要分布在泰順縣的大安鄉、雅陽鎮等地,表演地以大安鄉、雅陽鎮、三魁鎮等為主。泰順藥發木偶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兩方面。藥發木偶和水木偶曾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但據泰順有關部門研究人員考證後認為,長期以來存在於泰順民間的“瓊花木偶”即為藥發木偶。它已承傳不斷幾百年,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證。

藝術特色

經過長期發展,藥發木偶具有如下基本特徵:一是將木偶與火藥結合製成藥發木偶,是一種具有獨特觀賞價值的民間技藝;二是藥發木偶主要在民間各大節日或其他民俗活動中演出,所以對其他民俗活動具有依存性;三是泰順的藥發木偶藝人至今還用傳統的方法提煉藥發木偶的必備材料--硝;四是演出內容既有《西遊記》等我國各地人民民眾耳熟能詳的劇目,也有流傳於本地的一些劇目。

現狀

但由於許多民俗的淡化、娛樂形式的改變和公共安全的考慮,藥發木偶賴以生存的空間逐步縮小,加之其工藝複雜、精細,現階段已少有新人傳承。藥發木偶製作藝人都年事已高,這一寶貴的傳統戲曲形式已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亟待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