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

泰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是泰州地區醫學教育中心,被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22人。

歷史內容

醫學系的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創建的泰州醫學專科學校,後更名為泰州衛生學校,2000年8月併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並組建醫學系,2003年通過省教育廳、衛生廳高校相關醫學類專業評估。本系是泰州地區醫學教育中心,被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22人。設有護理、護理(助產方向)、護理/英語(雙專科)、口腔醫學技術(口腔工藝方向)、口腔醫學技術(口腔治療技術方向)、康復治療技術等三個系列六個專業,其中護理和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我院特色專業。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是醫學系的辦學特色,全系建有省內一流的 四大實驗(實訓)中心、共45個實驗(訓)室,即 解剖學實驗中心、基礎醫學實驗中心、數碼互動實驗室、護理實訓中心、口腔醫學技術實訓中心、康復治療技術實訓中心、模擬病房和模擬手術室等。實訓環境實現仿真化、現代化和多媒體化。對外服務的學院齒科門診部,既是學生的實訓基地,又是師生服務社會的視窗,深受社會好評。醫學系在上海、北京、浙江及本省南京、蘇州、無錫等大中城市建有四十多個實習基地,同時亦是學生就業基地。
重視對外交流,堅持開放辦學,加強與行業全方位合作,是醫學系持續發展的活力醫學系長期與南京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蘇大學密切合作,開拓醫藥繼續教育的新局面。世界知名企業日進齒科材料公司、美國美中護理開拓組織、蘇大一附院、蘇北人民醫院、泰州市人民醫院等是醫學系產學研合作辦學的夥伴。
近五十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校園文化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教學質量深受社會好評,是省內知名的白衣天使搖籃。歷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一批批校友已成為技術和管理骨幹
更新辦學理念,把握時代脈搏,勇於創新創業,以人為本,愛生如子,傳承“嚴謹求實厚德博愛”的系風,醫學系的明天會更加璀璨、輝煌。
護理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我院在省內較早開設的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較好理論基礎、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套用性護理人才。採用“ 2+1 ”人才培養模式,運用較先進的實踐技能教學體系培養人才,校內建有模擬病房、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等實訓室,教學設施省內一流,校外擁有實習醫院 30 余個。學生通過兩年的在校理論學習及實訓,一年的醫院臨床實踐,畢業後可直接到各級醫院頂崗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 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功能、病原生物及免疫學、異常人體結構與功能、護理藥理、健康評估、護理學導論、護理技術、成人護理、母嬰護理、兒童護理、老年護理等。
畢業生就業情況: 本專業 2004 、 2005 年畢業生總計 290 人,當年就業率達到 99% 以上。畢業生主要在省內各大醫療衛生單位、藥業集團工作。如:江蘇省腫瘤醫院 2 人、南京市鼓樓醫院 5 人、南京空軍 454 醫院 11 人、崑山市第一、二、三人民醫院 16 人,吳江市第一、二、三人民醫院 21 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5 人、蘇北人民醫院 17 人、蘇州市立醫院 10 人、泰州市人民醫院 25 人、泰州市普濟醫院 36 人、泰州市中醫院 24 人、泰興市第一人民醫院 30 人、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8 人、南京江北人民醫院 8 人等。

各種培訓

護理(助產)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套用性高級助產人才。畢業生具有本專業所必須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衛生保健知識,掌握助產專業和基礎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助產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本專業只招收女生。
開設的主要課程: 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功能、病原生物及免疫學、異常人體結構與功能、護理藥理、健康評估、護理學導論、護理技術、成人護理、兒童護理、老年護理、婦科學及婦科護理、產科學及母嬰護理等。
畢業生就業情況: 畢業生可在各級醫療機構中從事臨床助產、婦幼保健及護理等工作。 2004 、 2005 年畢業生 120 人,當年就業率 95 %以上。畢業生主要在省內各大醫療衛生單位婦產科工作。如:無錫市中醫院 5 人,蘇北人民醫院 3 人,灌南市中醫院 6 人,吳江市第三人民醫院 5 人,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3 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二醫院 3 人、蘇州市立醫院 4 人、南京空軍 454 醫院 4 人、泰州市普濟醫院 5 人,連雲港成宏醫院 4 人以及無錫市、泰州市婦幼保健所等。
護理 / 英語(雙專科、四年制)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實踐技能,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高級套用性人才。採取“ 3+1 ”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具有較強的英語套用能力,能以護理對象為中心,正確按照護理程式、運用規範的操作實施整體護理;對危重病人有一定的應急處理和搶救能力。本專業採用最新“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系列教材”,其中《護理基礎英語》完全與 CGFNS (美國國際護士資格考試)接軌。目前正積極探索與美中護理拓展組織(美國)開展合作辦學。
開設的主要課程: 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功能、病原生物及免疫學、異常人體結構與功能、護理藥理、健康評估、護理學導論、護理技術、成人護理、母嬰護理、兒童護理、老年護理、大學英語、英語聽力、英美概況、護理英語等。
畢業生就業前景: 畢業生可從事涉外醫院和國內各級醫院、醫療保健機構的護理工作。若通過 CGFNS 考試,可赴美國等英語國家就業。 2006 年首屆學生畢業。
口腔醫學技術(口腔工藝)
專業培養目標: 口腔醫學發展的標誌之一是口腔材料、口腔修復及其工藝的發展,與口腔臨床醫學相適應的口腔修復加工正逐步發展為熱門專業。口腔工藝技術是我院利用國內先進的教學設施,積多年開設口腔醫學專業的成熟經驗,在省內普通高校中率先開設的專業,採取“ 2+1 ”模式,培養從事口腔修復工藝的高級套用性人才。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能獨立從事口腔修復加工等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 頭面部解剖學、生理學、牙體解剖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工藝技術概論、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全口義齒工藝技術、固定義齒工藝技術、口腔正畸學、口腔材料學等。
畢業生就業情況: 畢業生具有從事口腔修復加工的能力,可在各級醫院、口腔修復加工中心工作。 2005 年首屆 32 名學生畢業,學生主要在南京、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口腔加工中心就業。如美耐寶齒科 ( 上海 ) 有限公司 3 人、浦單達 ( 上海 ) 口腔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3 人、上海和勝精密齒科製作有限公司 2 人、南京佰事得義齒製作中心 5 人、南京明皓義齒有限公司 3 人、南京雅美口腔技工中心 3 人、義烏和成牙科器材有限公司 6 人等。
口腔醫學技術(口腔治療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 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技術分工與合作成為趨勢,各級醫療機構對口腔治療技術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口腔醫學技術(口腔治療技術)是我院積多年開設口腔臨床醫學專業的成熟經驗,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在省內普通高校中率先開設的專業。本專業採用“ 2+1 ”模式,即前兩年在校學習、實訓,後一年在口腔醫院或綜合醫院口腔科實習。培養具備口腔醫學相關領域內較紮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口腔醫師精誠合作、勝 任口腔 醫師治療助手崗位的口腔治療技術高等套用性口腔醫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及免疫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部解剖學、口腔藥物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材料學等。
畢業生就業前景: 畢業生能從事口腔醫師治療助手的工作,可在口腔專科醫院(診所)、綜合醫院口腔科、牙病防治中心(所)等單位就業。本專業今年首次招生。目前各級口腔醫院(診所)、綜合醫院口腔科均對本專業畢業生表示出較強的需求願望。
康復治療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高尚職業道德,具有與大學專科相應的文化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康復醫學相關領域內紮實的基礎理論、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與 康復 醫師精誠合作,能勝任康復醫學相關領域的康復治療技術崗位的高級套用性技術人才。在康復治療中,以“功能訓練、全面康復、重返社會、改善生活質量”為指導原則,使用功能方面的評估、訓練、補償增強等技術和心理學——社會學的方法,採用協作組的工作方式為患者進行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心理治療、傳統康復治療等,促進其康復。教學採取“ 2+1 ”模式,即前兩年在校學習、實訓,後一年在醫療機構或康復中心實習。
開設的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人體發育學、運動學、康復醫學概論、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康復療法評定學、運動療法技術學、理療學、作業療法、假肢與矯形器學言語治療學、臨床康復學、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衛生統計學等。
畢業生就業: 康復醫學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產物,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共同構成現代醫學體系。我國於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發展康復醫學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體系,康復治療技術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康復醫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康復治療師的需求量至少為 30 萬,而目前的從業人員只有 1 萬左右。畢業生主要在綜合醫院康復科、綜合醫院老年病康復中心、各種康復中心、社區康復、各級療養院等工作。本專業今年首次招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