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詞義
講求實際。 客觀地或冷靜地觀察以求得對客觀實際的正確認識。
求:qiú 設法得到: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證(尋求證據,求得證實)。求實(講求實際)。求同存 。
實:(實) shí 充滿:實心。充實。虛實。 符合客觀情況,真,真誠:實話。實惠。實際(真實情況)。
詞語意義
學習不可弄虛作假,要實事求是。
儒家提出“守正”原則,看問題不要偏激,辦事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過猶不及”。《管子》提出“量力”原則和“時空”原則,凡事量力而行,“不為不可成,不求求不得”。
詞語出處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 諸葛亮 在本傳里,是一個非常求實的人,是一個實幹家。”
相關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