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歷史
昭丕耶卻克里原為達信部將,1782年殺達信自立為王,史稱拉瑪一世(1782——1809在位),即位後遷都曼谷。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擴大國家版圖。1785年後數次擊敗緬甸的進攻,並征服馬來半島的吉打、北大年、丁加奴和吉蘭丹等地。1851年拉瑪四世(又稱馬古大帝,1851——1868在位)繼位,主張效仿歐洲,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實行改革。1855年被迫與英國訂立《鮑林條約》。1856年先後與美法等9國訂立不平等條約,使暹羅淪為半殖民地。1868年拉瑪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繼位,當時他年僅15歲,由王族攝政5年。執政後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加速了泰國近代化的進程。1893年被迫簽訂《法暹曼谷條約》;1900年3月與英國訂立《英暹曼谷條約》,泰國成為英法在中南半島競爭中形式上獨立的“緩衝國”。 拉瑪六世(1910——1925在位)繼續推行維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創建。1917年建立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1921年頒布初級教育條例,逐步在全國推行強制國小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暹羅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戰後暹羅與美法英等締約國修訂新約,收回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並獲得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資格。1925年拉瑪七世(1925——1935在位)繼位。泰國1932年政變是重大的歷史轉折,這次政變導致君主立憲政體的建立。1938年12月鑾披汶·頌堪出任總理,他獨攬國防、外交和內政大權。1939年改名為泰國。 1946年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繼位國王。國王擔任武裝部隊統帥,並根據憲法,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行使權力。政府每年撥一億銖(泰幣)供王室開支。初期
(1782——1851)曼谷王朝的開國君主為昭丕耶卻克里。他原為達信部將,1782年殺達信自立為王,史稱拉瑪一世(1782——1809在位),1805年制訂兩部法典,立為國法。曼谷王朝初期,泰國邊境得以鞏固並開始重點建設曼谷地區。中期
(1851——1932)1851年拉瑪四世(又稱馬古大帝,1851——1868在位)繼位,主張效仿歐洲,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實行改革。1855年被迫與英國訂立鮑林條約。1856年先後與美法等9國訂立不平等條約,使暹羅淪為半殖民地。1868年拉瑪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繼位,當時他年僅15歲,由王族攝政5年。執政後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見朱拉隆功改革),加速了泰國近代化的進程。1893年被迫簽訂《法暹曼谷條約》;1909年3月與英國訂立《英暹曼谷條約》,泰國成為英法在中南半島競爭中形式上獨立的“緩衝國”。 拉瑪六世(1910——1925在位)繼續推行維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創建。1917年建立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1921年頒布初級教育條例,逐步在全國推行強制國小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暹羅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戰後暹羅與美法英等締約國修訂新約,收回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並獲得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資格。1925年拉瑪七世(1925——1935在位)繼位。他曾在法國和英國學習軍事與文學,深受西方影響。1935年3月2日由於政見上的分歧,宣布退位。現代階段
(1932——)泰國1932年政變是重大的歷史轉折,這次政變導致君主立憲政體的建立,一批受西方教育的非皇室貴族新人參與國家管理,在政變中嶄露頭角的一些軍官逐漸掌握權柄。新的統治集團對內宣傳狹隘的民族意識,推行泰化運動,對外接受法西斯思潮的影響,推行軍人專政和親日外交。在政治上,國王已居於次要地位。拉瑪八世於1941年從瑞士返國加冕,後因槍傷身死。 1946年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繼位,王子哇棲拉隆功於1972年被封為儲君。詩琳通公主於1972年被封為“瑪哈卻克里公主”。王位由王子世襲。依照1924年王位繼承條例規定和國會的認可,如果沒有王子繼承,國會可同意由公主繼位。 國王擔任武裝部隊統帥,並根據憲法,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行使權力。政府每年撥一億銖(泰幣)供王室開支。國王簡介
蒲美蓬.阿杜德國王陛下是泰國人民的英明領導者,備受泰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他還特別關心那些生活在比較困難的地區的人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我曾多次從泰國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國王陛下手持資料夾深入農村了解情況,慰問民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王陛下身體力行,在曼谷王宮內創辦了牛奶廠,種植了試驗田;在普吉府吉拉達宮南側倡導並親自捐資設立皇家開發項目,開闢示範林區和水稻試驗田,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為提高泰國農民種植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起了示範作用。我在任職期間還深切地感到,國王陛下極其重視泰國國內的穩定,深知只有局勢穩定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每當國內政局出現某種不安定的因素時,國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發出號召並親自做工作,很快使局勢轉危為安。正是由於國王陛下的英明領導,泰國才能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順利發展,即使遇到某些暫時困難,也能較快地得到解決。國王生平
蒲美蓬國王的父親瑪希敦王子是拉瑪五世的第69子。蒲美蓬國王的母親詩納卡琳公主王媽,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自幼喪父,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曼谷詩里叻醫學院助產科,獲政府獎學金赴美國留學深造,與正在美國攻讀醫學的瑪希敦王子相識,相愛成婚。育有兩子一女。蒲美蓬兩歲時父親去世,幼年在曼谷國小讀書學習。1932年詩納卡琳王太后攜蒲美蓬姐弟赴洛桑居住。詩納卡琳王太后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嘔心瀝血地教育三個兒女,希望他們成為體魄強健,遵紀守時,有學識有教養之人。1935年拉瑪七世發表遜位聲明,由侄子阿南塔.瑪希敦繼位為拉瑪八世。1946年6月9日拉瑪八世在王宮不幸遭槍擊身亡,而王弟年僅19歲的蒲美蓬繼承王兄王位,成為拉瑪九世。而生母詩納卡琳並尊為《公主王媽PRINCESSMOTHER》,由於蒲美蓬的父親並沒有出任過泰王國的國王。公主王媽也在90年代末年老病逝,全民哀痛。為了完成學業,蒲美蓬國王仍回洛桑大學學習,但放棄了過去所學的工程學專業,改學社會學專業。他選修了政治學,社會學和法律學等專業課程,為將來親政後更好地治理國家做準備。除此以外,蒲美蓬國王選修了語言學,英語,法語,德語和拉丁語等多種外語。在洛桑學習期間,他不僅對木工,音樂,開汽車有濃厚的興趣,還喜歡冬天上山滑雪,並利用假期到附近及義大利,法國等地參觀遊覽。
在法國巴黎,年輕的國王結識了泰國駐法國大使的女兒詩麗吉.吉滴亞功。詩麗吉出生於一個王族家庭,年輕漂亮,當時正在法國學習鋼琴。她那靚麗的倩影和優美的琴聲深深吸引了酷愛音樂的拉瑪九世。1949年7月19日蒲美蓬與詩麗吉訂婚。1950年2月23日拉瑪九世蒲美蓬返回曼谷,3月18日舉行了登基大典,4月28日與詩麗吉登記結婚。在金碧輝煌的大王宮舉行了泰國傳統結婚典禮後,拉瑪九世冊封詩麗吉為王后。新婚後一周,在5月5日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儀式。蒲美蓬國王正式開始親政,管理自己美麗的國家。
蒲美蓬國王詩麗吉王后婚後育有一位王子和三位公主,即哇集拉隆功王儲,烏汶叻公主,詩琳通公主和朱拉蓬公主。
蒲美蓬國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67年,是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蒲美蓬國王熱愛他的祖國和人民。他勤政愛民,關心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經常外出體察民情,恩賜物品,救濟貧窮失學兒童和災民,修築學校和水庫等。在泰國人民心中,蒲美蓬不是神的化的君主,而是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國王。作為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1987年5月8日,蒲美蓬國王被泰國人民尊稱為蒲美蓬大帝。
2005年5月THAILAND王國當局為他們偉大的囯王舉行60年歡慶大禮。世界各國的王室代表也均有出席。
王后簡介
詩麗吉是泰王國歷史上除了SURIYOTHAI王后外最矚目的王后。因為她並沒有如以往的王后只是享樂過日。年輕時的王后樣貌長得明星般亮麗,而且打扮時髦,成了國際的焦點。王后常常主持活動協助囯王和王太后各項事務的操作。之前泰國的王后並不會隨意的伴隨國王外出。而在西方國家留過學的王后仿效西方,努力的主持慈善活動贏取民心。在這方面王后得到泰囯人民的普遍認同和肯定。王儲簡介
哇集拉隆功王儲生於1952年7月28日,現任泰國王家空軍上將,王家禁衛軍第一師禁衛團團長。經常代表國王出席一些重要的國事活動和慶典,協助國王處理日常事務。並代表蒲美蓬國王兩次訪問中國。王儲喜歡詩歌和足球運動。公主簡介
烏汶叻公主烏汶叻公主生於1951年4月5日,在泰國接受初級教育和中級教育,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畢業後與美國人彼特.詹遜結婚,並移居美國而放棄公主的身份。婚後育有三個子女。1999年2月烏汶叻公主離開寡情的丈夫,攜子女回到泰國。得到王室的許可恢復了公主身份。
詩琳通公主
詩琳通公主是蒲美蓬國王的次女,生於1956年4月2日。公主端莊賢淑,平易近人,勤奮好學,多才多藝。詩琳通公主經常跟隨國王和王后到泰國各地巡視,協助蒲美蓬國王進行慈善活動,代表國王出席重要的國事活動和儀式。1979年12月5日被封為女王儲,封號為“瑪哈卻克里公主”,有權繼承王位。她愛好文學,音樂和繪畫,併兼任泰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受到泰國人民的愛戴。公主曾訪問過德國,日本,馬來西亞,韓國和中國等多個國家。詩琳通公主她多次訪問中國,並著書立說,向泰國人民介紹中國,為增進中泰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中泰友好使者。
個人生平
詩琳通公主聰穎好學,年幼時便在國王及王后指導下開始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學,酷愛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她很早就通讀了“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勤學中國語言,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鑑賞中國古代詩詞,擅長中國書畫,能用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公主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促使她積極地從事中泰兩國友好事業。1981年,應中國政府的邀請,公主第一次訪華,實現了她的夙願。回國後,她立即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用泰中兩國文字撰寫成書,取名為“踏訪龍的國土”,為泰國人民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清新而明麗的視窗。此後,公主又多次踏上她所熱愛的“龍的國土”。從中國首都北京到遙遠的邊疆,從繁華喧鬧的都市到偏僻貧困的山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將訪華觀感撰寫成“絲綢之路”一書,並出版了“隨公主踏沙遠行”,“公主東北三省之旅遊”等多卷畫冊。1995年詩琳通公主赴雲南考察,遍訪西雙版納,更加深切感受到“泰中兄弟一家親”的情誼。公主回國後,應邀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放映雲南時拍攝的幻燈片,並用流利的漢語給大使館工作人員解說。公主熱情支持中泰文化藝術交流,積極幫助中國在泰國舉辦各種畫展,書展以及大型文藝演出,多次陪同來訪的中國領導人到各處參觀訪問。對中國領導人訪泰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詩琳通公主在接見一個中國代表團時表示:“我對中國是比較了解的,我會為泰中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繼續努力。”1999年4月,詩琳通公主第9次訪華,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還特地考察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受到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接見。胡錦濤稱讚公主“為著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公主在THAILAND王國人民的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往往還超越王太子的影響力。但公主並沒有因此而對王位有興趣。只是保持服務人民的謙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