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內報導

有時泥火山噴出口沿地表的斷層或裂隙成串珠狀分布,有的成深溝,有的似深井。翻滾的泥漿不斷地從噴出口向周圍溢出,久而久之就乾涸成泥丘,形態類似一般的火山錐,但規模要比火山錐小得多,通常泥火山錐體底座的直徑僅幾米到幾十米,高度一般不超過10米。那些乾涸的泥火山往往形成各種形態的地貌景觀。在白楊溝,除了正在噴發的泥火山,其周圍還有許多已經停止噴發的泥火山,它們呈五狀、壟狀、漏斗狀……千溝萬壑,層巒疊復,紅、黃、橙、赭、綠,色彩斑斕,表明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很大規模的泥火山活動。
2002年,新疆烏蘇泥火山噴發。正在活動噴發的泥火山呈現為一眼眼泥泉、一口口泥潭,它們多呈圓形,個體不大,直徑從幾厘米到1-2米,星散分布在方圓約半平方公里的山坡和谷地里。泉潭中的泥漿表面不時地咕嘟咕嘟冒泡,猶如大地在沸騰。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區發生7.7級地震後,距震中約400公里的瓜德爾港附近海域冒出一座小島,引起當地居民圍觀。地震專家普遍猜測,這座小島很可能是海底泥火山噴發造成的,應該過一段時間就會在海浪衝擊下消失。
國外火山

泥火山的成因,目前還有許多問題沒搞清楚,學術界也存在著爭論,但大體上可分兩大類型。
2007年4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詩都阿佐地區,大量房屋被“泥火山”噴出的泥漿所淹。遠處石油鑽探事故發生地白煙繚繞。自2006年5月因當地一起石油鑽探事故而導致的一座“泥火山”開始噴發以來,噴出的泥漿淹沒了它周圍的公路、鐵路和工廠,並造成1.5萬人流離失所 。
成因機制

有人認為泥火山的形成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1:沉積速率大的沉積盆地;2:有多置伊利石化的粘土礦物,3:孔腺流體的膨脹;4:深部有富台烴類的流體;5:有不遺水或低透水的上覆蓋層;6:鹽地沉積物受到橫向或垂向擠壓;7:地震活動。
陸地和海底泥火山的成因分類:1:地質成因主要有陸源沉積物組成的沉積厚蓋層(8~22km)。含有塑性泥頁岩層。岩石密度飼置,深部有氣體聚集。地層壓力異常高,2:構造成因:沉積物堆積建率較高-或趣覆逆沖層導致沉積蓋層的沉降速度過快,現泥底劈或背斜褶皺,有斷層發育和橫向構造擠壓,地震活動和地殼的均衡過程;3:地球化學成因:探部油氣生成和牯土礦物的脫水反應;4:水文地質成固:流體沿斷裂流動。
多數學者認為泥火山形成有兩個關鍵因素:較快的沉積速率和活動太陸邊緣的橫向擠壓。研究表明-海底泥火山的形成有兩個基本過程:首先是泥火山直接發育在海底,或流體刺穿泥底劈後器泥底劈向海底運移,如果液體沒有運移到海底,就不會形成泥火山,而形成泥底辟。其次是流體沿斷層或裂縫向上運移或滲漏到海底形成泥火山。
噴發後地貌
穿過上覆沉積物而隆起的泥丘。泥火山口通常很淺,可能間歇地噴泥。泥火山易受侵蝕,而噴出物不斷重建其錐體。有些泥火山的形成與溫泉有關,溫泉的大量氣體和少量的水與周圍岩石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沸騰的泥漿。它有兩個變種∶粥鍋和顏料鍋,前者系侵蝕周圍岩塊的沸騰的泥漿盆地,後者系由圍岩的礦物染成黃色、綠色或藍色的沸騰的泥漿盆地。另一些完全非岩漿成因的泥火山,只出現於年代較新而又具有未固結的鬆軟岩層的油田地區。在壓應力作用下,甲烷和其他碳氫化合物氣體與泥漿混合,向上衝出地表形成錐形的泥火山。由於高壓和混合物來自地下深處,泥漿通常很熱,並可能伴有蒸氣雲。火星首現
環繞火星運轉的探測器在行星赤道附近的一個古老的火山口中發現了數百座高地——其中的一些山丘方圓500多米,高几十米。在2011年4月15日出版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中,研究人員給出理由,認為這些神秘的特徵是一些泥火山。首先,近乎圓形的土丘並非由火山熔岩所構成,這是因為附近沒有火山灰或火山岩漿的沉積物。事實上,這些土丘所包含的岩石以及其他大塊物質顯然是從沉積物的下層——大約200米到500米厚——中剝離出來的。其次,在90千米寬的Firsoff火山口中的大多數土丘被發現位於火山口邊緣內部的斜坡上,並且它們可能是當泥漿在高壓下從這裡的裂縫網路滲透到地表時形成的——這顆紅色的星球在更加溫暖和潮濕的階段很可能形成這樣的高壓。儘管也有其他的火星研究團隊曾宣稱在別處找到了泥火山,但研究人員表示,新的發現是土丘與下層沉積物的第一個具有決定性的聯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