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龍組

波龍組,馬世鵬、汪玉珍,1979年命名;1989年發表。本組為海相冰成岩(雜礫岩)建造,以灰色塊狀冰磧、混磧岩為主,夾有矽質泥岩、粉砂岩、頁岩及濁積砂岩和碎屑流礫岩。

時代

Nh

命名

1979年馬世鵬、汪玉珍等命名,1989年發表 。命名剖面位於新疆葉城縣南,新藏公路西側波龍地區。

沿革

為1957年地質部第十三大隊所劃分的奇茲那夫岩系礫岩。1979年馬世鵬等發現礫岩記憶體在不整合,其上部仍稱奇茲那夫岩系(組),時代為泥盆泥;下部稱恰克馬克立克組等共四個組。根據所發現的微古植物及本組具冰成岩之特徵,將其時代定為震旦紀(早震旦世),李永安等(1986)根據古地磁資料曾認為其時代屬晚震旦世;1989年馬世鵬等將上述恰克馬克立克組按岩性作了進一步劃分,並將“組”升為群,細分為三組,其中下部的冰磧岩段(海相冰成岩建造)新建波龍組;其中部細碎屑岩、濁積砂岩及泥矽質岩稱克里西組,上部碎屑岩稱雨塘組,並將最底部的礫岩稱為牙拉古孜組,1989年江漢石油學院又通過調查,對沉積岩和微古植物等作了許多補充研究,仍沿用1989年馬世鵬的劃分,界限略有調整。

特徵

本組為海相冰成岩(雜礫岩),以灰色塊狀冰磧、混磧岩為主,夾有矽質泥岩、粉砂岩、頁岩及濁積砂岩和碎屑流礫岩。含微古植物化石。與上覆克里西組為整合接觸;和下伏牙拉古孜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厚500-1216米。

含有大量微古植物(30屬39種),以Leiopsophosphaerasp., Protoleiosphaeridium sp., Leiominuscula sp, Zono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 Macroptycha sp.等為主,尚有Trachysphaeridiumsp., Taeniatum sp.等。與上覆克里西組為整合接觸,二者以上覆紋泥岩為界;與下伏牙拉古孜組為假整合接觸。本組主要分布在西崑侖山北坡葉城縣西南及赫羅斯坦河、棋盤河、新藏公路西側恰克馬克立克溝等地並向東斷續延至以皮山縣以南等地區。其厚度500m—1216m。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馬世鵬

年份1:1979

作者2:汪玉珍

年份2:1979

作者3-

年份3-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