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塘組

雨塘組,地層名稱,英文: Yutang Fm,階代碼:Z2,地區代碼:6,為一套暗色(以灰綠色、灰紫色及紫紅色)及灰白色粉砂質泥岩、泥岩(頁岩)及泥質細粉砂岩和砂岩互層,上部還有含礫砂岩及一層10餘米厚的海相至濱海相沉積夾海洋冰川沉積。

地層名稱:雨塘

地層名稱(英文): Yutang Fm

階代碼:Z2

地區代碼:6

命名:

馬世鵬等198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新疆葉城縣新藏公路西側的恰克馬克立克溝和克里西溝。

沿革:

本組原為1979年馬世鵬等所劃分的恰克馬克立克組上部分層,1989年馬世鵬等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緣鐵克里克地區工作時,將原恰克馬克立克組重新加以厘定,改稱恰克馬克立克群,並細分為三個組,自上而下為:雨塘組、克里西組波龍組(冰磧岩)。後經江漢石油學院進行了大量的補充工作,界限略作修訂。

特徵:

為一套暗色(以灰綠色、灰紫色及紫紅色)及灰白色粉砂質泥岩、泥岩(頁岩)及泥質細粉砂岩和砂岩互層,上部還有含礫砂岩及一層10餘米厚的海相至濱海相沉積夾海洋冰川沉積。該組發現大量微古植物(計26屬33種),其中以Baltisphaeridium sp., Micrhystridium sp., Dictyosphaera sp., Pseudodiacrodium sp., Fuchunshania cf. Rarojugata,Tasmanites sp., Monotrematosphaeridium asperum, Quadratimorpha sp.等為主。本組岩性較穩定,分布在葉城縣西南許許溝到葉城縣以南新藏公路西側恰克馬克立克溝、克里西溝以及皮山縣以南等地。厚741m。該組下部與波龍組假整合接觸;頂界與庫爾卡克組亦為假整合。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馬世鵬

年份1:1989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