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婆婆納

波斯婆婆納

全株有毛。莖自基部分枝,下部傾臥,高15~45cm,莖基部葉對生,有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邊緣有粗鈍齒。花序頂生,苞葉與莖生葉同型,互生。花單生於苞腋,花梗明顯長於苞葉;花萼4裂,花冠淡藍色,有深藍色脈紋。蒴果腎形,寬過於長,頂端凹口開角大於90°,宿存花柱明顯超過凹口。種子表面有顆粒狀的突起。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種子繁殖。生於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同時成為黃瓜花葉病毒、李痘病毒、蚜蟲等多種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麥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時也寄生在該種植株上。

基本信息

簡介

波斯婆婆納波斯婆婆納
全株有毛。莖自基部分枝,下部傾臥,高15~45cm,莖基部葉對生,有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邊緣有粗鈍齒。花序頂生,苞葉與莖生葉同型,互生。花單生於苞腋,花梗明顯長於苞葉;花萼4裂,花冠淡藍色,有深藍色脈紋。蒴果腎形,寬過於長,頂端凹口開角大於90°,宿存花柱明顯超過凹口。種子表面有顆粒狀的突起。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種子繁殖。
原產地:西亞至伊朗;現廣布溫帶及亞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

分布於華東華中西南西北等地。

歷史記載

始載於《江蘇植物名錄》(1919~1921年)。1933年采自湖北武昌。生於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同時成為黃瓜花葉病毒、李痘病毒、蚜蟲等多種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麥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時也寄生在該種植株上。

控制方法

由於該種處於作物的下層,通過作物的適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種草害;將旱旱輪作改為水旱輪作,可有效地控制這種雜草的發生;綠麥隆、綠磺隆、甲磺隆、殺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劑能夠有效地殺滅該種;刺盤孢屬(Colletotrichium)某些真菌可使該種染炭疽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