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1-2米,或達3米。枝細弱,開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無毛,具皮孔,小枝無毛。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厘米,寬0.8-2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緣,稀具1-2小裂片,無毛;葉柄長0.5-1.3厘米,無毛。花序由側芽抽生,長3-10厘米,通常多對排列在枝條上部呈頂生圓錐花序狀;花序軸無毛,具皮孔;花梗長約1.5-3毫米,無毛;花芳香;花萼無毛,長約2毫米,具淺而銳尖的齒,或萼齒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色,花冠管細弱,近圓柱形,長0.6-1厘米,花冠裂片呈直角開展,寬卵形、卵形或橢圓形,長4-7毫米,兜狀,先端尖或鈍;花葯小,不孕,淡黃綠色,著生於花冠管喉部之下。果未見。花期5月。灌木,高達2米;枝條無毛。葉橢圓形、矩圓狀橢圓形至披針形,稀3-9深裂(var. lacinata Vahl),漸尖,基部楔形,長(1-)1.5-3.5(-6)厘米,無毛,下面有微小黑點,邊緣略內卷,全緣,時常出現3裂或2-4羽狀裂片的葉子。圓錐花序,長4-8 (-15)厘米;花冠淡紫色或白色(var. alba West.),直徑約8毫米,筒細長,長約1厘米,裂片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頂端尖或鈍;花葯著生於花冠筒中部略靠上。蒴果略呈四棱狀,長約1厘米,無毛,頂端鈍或有短喙。
花芳香,可提芳香油;又為庭園觀賞樹種。
播種、扦插、嫁接、分株均可繁殖,而以播種套用較多。8月至9 月間種子成熟應及時採收,遲則種子容易裂散。來年春播前一個月將種子拌入濕沙中催芽。3月間進行條播,覆土1厘米厚,播後保持濕潤,約兩周后即可出苗。按常規養護育苗,翌年春即可分苗移栽。扦插可於花後一個月剪取青枝作插穗,長約12厘米,用河沙、蛭石等鬆散基質,插後疏蔭罩膜,約1個月後生根。也可在秋末落葉後剪取硬枝作插穗,長約25厘米,埋藏在背風向陽地段,來年4月扦插畦地或苗床,具有很高的成活率和成苗率。為了提高苗木的抗濕能力,在南方常用女貞作砧木靠接繁殖優良品種,成活率也很高。此外還可挖掘多年生老株,用分株法繁殖,2年即可成苗。盆土用疏鬆、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盆底墊培養土篩渣作排水層,放少量腐熟的基肥。栽後放陽光充足、通風寬敞處,生長期經常保持盆土乾濕適度,並酌施1次至2次稀薄液肥,孕蕾期加施1次至2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稀薄液肥,則花色更顯艷麗。入冬移入冷室或地窖,保持0℃左右即可,使其充分休眠,來年花繁葉茂。
地理分布
分布於甘肅、四川(西部)至西藏;阿富汗,西北、東北、華北、 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溫帶草原區、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區伊朗至地中海地區及中歐也有。生山坡陽處。花可提取芳香油。產於中亞、西亞、地中海地區至歐洲,我國北部地區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