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括
陝北的山來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實在美/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
炭…… 一曲民謠,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別樣美麗,道出了黃土高原的無限魅力。
榆林又稱駝城(因古城地貌東西走向酷似兩座駝峰而得名/沙漠之城),榆林市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的交界處,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地域廣闊,地貌獨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長城沿線,林草蔥綠,牛羊成群,牧歌悠揚,丘嶺溝壑,梯田層層,花果滿山,堪稱“塞上江南”。晉陝峽谷,黃河濤聲,形成了絢麗多姿的特異景觀。
榆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六千年前後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遍布無定河兩岸。萬里長城蜿蜒橫貫榆林700餘公里,高聳在榆林城北的鎮北台是長城線上最大的烽火台。神木縣楊家城是宋代楊家將鎮守過的古麟州,米脂縣的盤龍山是闖王李自成的行宮。還有靖邊統萬城、佳縣白雲山廟、神木縣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書法寶庫紅石峽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勝古蹟,和自然風光優美的神木縣紅鹼淖…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在這裡設立上郡,現在榆林城裡有一條重要街道就叫作上郡路。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和太子扶蘇率三十萬大軍在這裡鎮守邊關。後太子扶蘇為秦二世胡亥陷害自殺於此。扶蘇自殺的地方湧出一眼泉,夜裡人靜時,泉水發出嗚嗚的聲響,人們說這是扶蘇在哭訴,就把這眼泉命名為嗚咽泉。 榆林城陷於毛烏素沙漠深入,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過去,駱駝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榆林城又稱駝城。在城南門廣場上,矗立著一尊負載前行的駱駝雕像,它是榆林城的象徵。
榆林的舊城非常古老,街道不寬,街面由大石板鋪成,兩邊是底矮的商鋪,是磚木結構的古建築。城裡有五座高大而雄偉的古樓,一字排開,每座間隔一千多米,分別是鐘樓、鼓樓、文昌樓、新民樓等。舊城裡有一條條胡同,胡同里有數不清的四合院,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許多四合院是大戶人家的,深宅大院,大門兩側有石獅、石鼓、石馬凳,一進三開,一進五開,院子裡套院子,猶如迷宮。進了這樣的院落,你就知道“府相深深深如海”是什麼感覺了。榆林舊城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平地,平地的城牆經過維修,城門、城牆比較完整,山上的破損了,只剩下一些輪廓。
歷史上的榆林是沙進人退,有過三次大遷移。第一座榆林城在往北二百公里處,後被沙漠吞吞噬。第二座南遷一百公里,又被沙漠吞吐沒了。現在的是第三座。新中國成立後,榆林人民發揚吃苦耐勞的駱駝精神,奮力與沙漠作鬥爭,終於戰勝了肆虐的沙漠。現在的榆林是人進沙退,人們在開發出一片片綠洲,在沙漠裡建起了現代化的新榆林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夏商時,榆林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縣等地)在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戰國時為秦國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項羽三分關中,封秦朝的降將董翳於上都為翟王,二年翟王降漢高祖,漢又置上郡,七年(公元前200年)置西河郡(郡址在內蒙古境內),領言陰、言陽(神木縣禿尾河兩岸)和榆谷(府谷縣北河套中)三縣。其時定邊縣屬北地郡馬嶺縣地。
三國時期,上郡、西河郡為匈奴占據,未設定郡縣。東晉時期,匈奴王赫連勃勃在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建立大夏國。公元427年,北魏滅大夏,設立統萬鎮,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設夏州,並在境內設定化政、闡熙、朔方三郡。西魏大統十二年(公元546年),增設長州及大安郡,同時把化政郡改稱弘化郡。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撒銷朔方郡,另設綏州及安寧、安政、撫寧三郡。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增設銀州及中鄉郡。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因避文帝父親楊忠的名諱,將中鄉郡改稱真鄉郡(今佳縣真鄉川);三年撤弘化、大安、闡熙、安寧(今綏德以南)、安政(今清澗境內)、撫寧(今米脂西部)、真鄉郡,仍設夏(治統萬)、長(治長澤,今靖邊境內)、綏(治龍泉,今綏德縣城)、銀(治儒林,今橫山境內)四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將綏州改稱上州,三年撤銷州制,設立朗方、雕陰二郡。
隋末唐初,榆林為地方豪族梁師都占據,自稱梁國,潛皇帝位。貞觀二年師都被滅,唐復設銀、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區東北部增設麟州(治所今神木楊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設上郡(今綏德)、銀州郡(今黨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楊城)。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撤郡,復設綏、夏、銀、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午)宥州治所由內蒙鄂托克旗遷到今定邊境內。後唐莊宗李存勖以府谷縣昇州(今之府谷)。
五代時期州縣設有夏州(領朔方、德靜、寧朔三縣,均在今靖邊境內)、銀州(領真鄉、開光、儒林三縣,在今米脂、佳縣境內)、麟州(領新秦、連谷、銀城,在今神木境內)、府州(今府谷)、綏州(領綏德、龍泉、延福,城平、大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
北宋時,榆林屬永興軍路(初名陝西路),綏州、宥州被西夏占據,未設郡縣,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收復,元符二年(公元1096年)後,得失無常。宋高宗南渡後,又淪為金有,屬鄜延路的一部分,設綏德州、晉寧軍(佳蘆紫),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軍設綏德州、晉寧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綏德州、佳州屬延安路,綏德州領清澗、米脂二縣,佳州領神木、府谷二縣。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長城一帶設定榆林衛,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設立東路神木道,領佳州、府谷、神木三州縣,中路榆林道領綏德、米脂、清澗、吳堡四州縣,西路靖邊道領保全(今志丹)、安定(今子長)、安塞三縣,包括榆林地區的定、靖、橫三縣。
清雍正年間,設有榆林府和綏德直隸州兩個省轄行政區。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府州制度,設榆林道。後又廢道,各縣由省直轄。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1937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本區除榆林城外,各縣先後解放,在原蘇維埃政權的基礎上建立人民政府,設定綏德、三邊兩個分區,分別管轄綏德、米脂、佳縣、橫山、清澗、吳堡和靖邊、定邊、安邊(後撤銷)。1944年1月10日從綏德、米脂、清澗、橫山及延屬分區的子長五個縣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子洲縣,屬綏德分區。當時,神木、府谷之東區設神府特區,歸晉綏邊區管轄。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銷三邊分區,設榆林分區,管轄榆林、定邊、靖邊、橫山、神木、府谷六縣。1950年5月成立綏德、榆林兩個專區。1956午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六縣併入榆林專區,子長、延川併入延安分區。1958年將十二縣並為榆林(橫山)、神本(府谷)、靖邊、定邊、綏德(民堡、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六縣。1961年所並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是一級政權機構。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撤地設市,將榆林地區正式改為了榆林市。
榆林古城
榆林建城歷史已有五百多載。為重現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風采,對古城牆的研究很有必要。現將榆林古城的由來、古城池的沿革與古城牆的建構分述如次:
(一)榆林古城之由來
榆林地處河套之南黃土高原與草原的接壤區,是農耕民族防禦蒙古鞋粗遊牧部族南侵而構築工事的最佳選擇。榆林城建位置在長樂堡與保寧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鎮。其城東依駝峰山,西臨榆溪河,南帶榆陽水,北鎮紅石峽,故明代列為九邊重鎮之一—延綏鎮駐地。據《延綏鎮志》、《榆林府志》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駐守綏德延綏鎮都督王禎在偷林莊(今普惠泉處)始築榆林城堡,“城座不過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在城北(今官井灘)增築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將延綏鎮治所由延綏移駐榆林城堡,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
(二)榆林古城池的沿革
由於軍事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榆林城池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擴建。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撫黃獻向北展築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廟一帶,俗稱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撫熊繡展築南城廓至凱歌樓(原名懷德門,正德末年巡撫都御史姚摸改為此名),俗稱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總制鄧璋擴築建成南關外城,推至榆陽河沿,俗稱南城。此即歷史上所稱“三拓愉陽”。從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歷代駐榆官員對榆林城垣屢加修築,除增高加厚外,並相繼完成全城牆外部的青磚包砌。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東城門兩座,即威寧門、振武門;南城門一座,即鎮遠門;西城門四座,即廣榆門、宣武門、龍德門、新樂門;北城垣無城門;中部建有鎮北樓,加上各城門樓,城牆四角樓及東城上的訊敵樓、觀遠樓,全城牆上共建有城樓14座,城周長5354步,東門、南門有瓮城,並設千斤閘,與城牆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清代,榆林城牆多次進行修築,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沒,時值關中等地回民造反,道憲常瀚令棄北城,在廣榆門東西縮筑北城牆,長438丈。其後同治六年(1867年)、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十年(1884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四次較大規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國年間,榆林城牆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積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國著名作家老舍來榆,曾描寫道:“城扁街寬”,“堅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後因兵資大部分城樓塌毀。解放前夕宣威門(俗稱大西門)猶保存完好。今日城東南角之魁星樓遺蹟尚在。
(三)榆林古城牆之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牆保存較完整,時東城牆長2293米,西城牆長2184米,南城牆長1059.5米,北城牆長1125米,城垣周長6761.5米。據有關資料稱,榆林城牆“頂寬三丈,底寬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約為12米。據報載北京明城牆牆體高11.6米。榆林為九邊重鎮之首,出於軍事之需要,城牆高度已超過北京城牆。城牆上建磚垛口1700多個,據說有邏城72個,並在此置火炮。
三拓榆林
榆林古城東依駝山,南憑榆陽河,西臨榆溪,北踞紅山。明成化年間,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將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衛以後,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這就是當地歷史上流傳的“三拓榆林城”。經此修拓,榆林城益發堅固雄偉。此城至今已歷600餘年滄桑,雖屢遭兵火,迭經風雨侵蝕,但大部完好,不失為塞上明珠。
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後);另一種說法為明正統2年(1437),相差50餘年。其實,在明代以前,這裡榆樹成林,山腰處有一清泉,人們依樹圍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稱為榆林莊。在明代建朝初,剛剛經歷過戰亂的居民,自然多了個心眼,出於安全防衛,將村莊擴建為稍具防禦功能的寨子。此為第一種說法的由來。寨子需要不斷加固,人數日多的居民搬土壘石,在明正統2年修築城牆,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實證。正統14年(1449),為抵禦北方蒙古族騎兵頻繁侵擾,築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設定榆林衛,改堡為衛城。當時衛是鎮下所設管理軍隊和地方設防等事務的一級軍事建置。
由村莊、寨子、堡城、衛的變化,榆林在地域軍事、政治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明初,全國僅有四鎮即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後增加薊州、寧夏、甘肅、固原、太原,為九鎮,即歷史上所稱的九邊重鎮。成化9年(1473)是榆林歷史上的重要年份。這一年,延綏鎮巡撫都御使餘子俊將鎮所由綏德北移至此,開始以榆林為鎮名,榆林從而成為明代長城線上九大軍事重鎮之一。這裡提到的餘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人,在延綏任職期間,苦心治理,最大的功勞是修築“邊牆”,同時為榆林地方也辦了許多實事和好事。在此僅舉一例,他在任職初,深感當地邊塞重武輕文造成的極端落後,就向禮部上呈《開設學校疏》一文,講明辦學的理由:其一,榆林位置適中且具備了辦學的條件,“積二三十年來,城郭漸完,生聚漸多,宜於茲立衛學”;其二,出於軍務的急需,“有文化的人極端匱乏。”其三,學生有來源,“生員於本城並東西二路俊秀子弟內選充”。當禮部下達書文後,餘子俊立即在榆林城西選擇官學地址,完成修建,開創榆林衛學。在以後的明清兩代,榆林學校林立,教育不斷發展,從此人才輩出,影響深遠。
榆林成為延綏鎮鎮城,城區漸顯狹小,先後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擴建:第一次在成化22年(1486),將原有的堡城向北擴建,城周大約6里。北城上建了二層城樓一座,叫鎮榆樓,城下未開北門,東門叫威寧門,西門叫廣榆門。今上帝廟一帶就是原來的南城城址。這次展築的城區,俗稱北城。第二次在弘治5年(1492),城區向南擴展,至凱歌樓,新擴城周約7里。凱歌樓改為南門,增設西門叫宣威門(今大西門),東門叫振武門(今大東門)。這次展築的城區,俗稱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關店鋪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後,將南城擴建至今天的榆陽河沿,新擴建城牆13里。新築了南門,叫鎮遠門,並在西城牆設立了兩座門,北叫龍德門,南叫新樂門。這次展築的城區,俗稱南城。這三次擴建,便是史書上經常提到的“三拓榆陽”,也稱“榆城三拓”。
羅列榆林古城的拓展,卻發現奇怪之處,就是沒有北門!事實上,在整個明朝二三百年,為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榆林城池一直不設北門,只在北城牆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於眺望的鎮北樓。榆林古城城牆,從始建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現存古城牆體5500米及南鎮遠城門與瓮城,東振武城門與瓮城,北廣榆城門,199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先經三拓榆城,城池擴大;從嘉靖19年(1540)至萬曆10年(1582),又相繼完成全城牆的磚包砌,並進行了城牆的加高加厚修築,到萬曆30年(1602),城區建成鎮北樓、角樓、訊敵樓、觀遠樓等14座,腰鋪47座,城門7座。各城門頂上建有堞(或敵)樓,是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風雨、貯藏兵器的軍事建築設施。東門和南門各建有瓮城,各城門均設千斤閘。
榆林城垣,素來有三山(駝山、紅山、黑山)環抱,二水(榆溪、榆陽)繞流之說。清代,又進行過多次修築。同治2 年(1863),因植被破壞,流沙積壓北城的部分城區,北城被棄,城向南回縮,大致成為今天的規模。
雄偉氣勢至今尚存,並近年得以不斷修築的榆林城垣,如果說是大歷史事件的見證,那么走進古城,在縱橫變錯的長街短巷,踏著青磚,所見的古樸瓦房,僻靜的四合院落,讓遊人在驚訝中足可領略到數百年傳承相續的生活情趣了。
兩守孤城,千秋忠勇
崇禎16年(1643),李自成起義軍攻破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回米脂祭祖,傳檄榆林招降不成,李過、劉芳亮率10萬大軍揮師北上,勢如破竹,直逼榆林城下,擊潰援軍;守城將士誓不投降,激戰7晝夜,義軍在南城牆挖地洞轟破城池,雙方又展開巷戰,12天全城陷。城中官民戰死者甚多,守城將領受俘不降被殺。後來,這段城牆屢修屢塌,雖經多次修築,難得完好。
一年後,大順守將高一功迎戰8萬清兵失利,榆林陷入清王朝之手。康熙14年(1675),定邊、懷遠(今橫山)守將起事叛亂,連克定、靖、懷、綏、米、神、府各州縣,只有榆林堅守不陷。康熙帝追念明末榆林守城將士英勇,今日又能嚴守三月,特賜旌獎八字“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後勒石刻碑,立於城南榆陽橋邊的御碑亭內(現已被毀)。關於此石碑的來歷,另有一個故事,是說康熙外出私訪,半夜來到榆林城,城門已關,叫門不開。兩個守門的士卒忠於職守,說道:“皇家城門,怎比你家大門,就是皇帝老子來了,今夜也不能開門。”康熙帝城門雖不能入,卻龍心大悅,給守城士卒題寫了這八字。
榆林戰役
【第一次榆林戰役】
1947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發動了第一次榆林戰役。8月6日,解放軍在榆林外圍發起攻擊,經過六晝夜艱苦的攻堅戰鬥,殲滅國民黨駐軍兩個整團、一個營,但未能將榆林城攻下,且傷亡約1000人以上,遂於19日晚從榆林撤圍。
【第二次榆林戰役】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第二次榆林戰役。在圍城打援中,共擊斃、重傷國民黨軍隊5000餘人,俘虜2000人,解放軍傷亡約4000人。仍未能攻占榆林城。
和平解放
1949年6月1日,駐榆林的國民黨二十二軍直屬部隊和八十六師,在我黨我軍長期積極爭取下,向全國發表通電,舉行了起義。這天上午進行了入城儀式,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第一師(前身為警二旅)和榆林軍分區部隊第三九團、第四O團的步兵、騎兵、炮兵隊伍,以及榆林分區黨政幹部隊伍浩浩蕩蕩開進市區,和平解放了塞上重鎮榆林,結束了國民黨在陝北榆林地區的統治。入城以後,立即將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獨立第二師。不久,又徹底消滅了這一帶的十幾股國民黨縣自衛隊武裝和土匪武裝。至此,這一片毛烏素沙漠南端浩瀚區域,終於回歸了人民的懷抱。
1948年6月1日,即農曆五月初五端陽節。這是塞上少見的一個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日子,城頭上和街道中紅旗招展,交相輝映。張貼者“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解放軍是人民的大救星”等巨幅標語隨處可見。設在鐘樓上的入城儀式指揮部播送著和平解放榆林的訊息和節奏輕快的進行曲。全市在沸騰,人心在激盪,熱烈歡呼古城的新生。拂曉時刻榆林前線人民解放軍和榆林分區黨政幹部隊伍從南面、北面、東面幾個方向逶迤開來,匯集於南門外的五里墩飛機場至榆陽橋中間。9時半,12門禮炮齊鳴,宣告了入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