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土戰爭[波斯土耳其戰爭]

波土戰爭[波斯土耳其戰爭]
波土戰爭[波斯土耳其戰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波土戰爭是在16至18世紀時期,發生在地處亞洲西部安納托利亞半島、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與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薩法維帝國之間的一場百年戰爭。這場戰爭由於宗教問題而爆發,給參戰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戰爭結果使得兩敗俱傷,未能分出勝負。

概述

波土戰爭是中東地區伊斯蘭教兩大封建軍事帝國爭霸中東地區的百年“聖戰”。

波土戰爭是奉遜尼派為國教的奧斯曼帝國同以什葉派為國教的波斯薩法維帝國為爭奪阿拉伯地區、庫爾德斯坦和外高加索地區,控制歐亞兩洲間重要戰略和貿易交通線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戰爭的結果未分勝負,兩敗俱傷,加速了西亞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為西歐資本主義強國占領和奴役中東創造了條件。

起因

奧斯曼帝國和薩法維帝國的波斯都信奉伊斯蘭教,是中世紀西亞地區的兩大封建軍事帝國,但由於所屬的派別不同,爭奪宗教統治權和爭奪兩河流域領土的鬥爭十分激烈。波斯人奉什葉派為國教,土耳其人則信奉遜尼派。在奧斯曼帝國內部有許多什葉派教徒,薩法維帝國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納托利亞四處活動,鼓動叛亂反對信奉遜尼派的土耳其人的統治,對奧斯曼帝國構成威脅。1513年,土耳其蘇丹塞利姆一世殘酷鎮壓了什葉派教徒的叛亂,屠殺5萬之眾,並乘機對波斯的薩法維帝國發動了戰爭。[1]

戰爭經過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1514~1555年。

1514年8月23日,奧斯曼軍隊在查爾迪蘭(南亞塞拜然)與8萬波斯騎兵展開決戰。土耳其部隊不僅有步兵、騎兵,還有強大的炮兵,波斯部隊則主要是裝備馬刀和長矛的騎兵。波斯軍隊以逸待勞,但軍事上不占優勢。使用滑膛槍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團在大炮配合下摧毀了波軍抵抗,擊敗了沙赫伊斯瑪儀一世,占領了波斯首都大不里士。1515年科奇希薩爾一戰,波斯軍隊再次敗北,土耳其炮兵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利姆已占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伊拉克。1516~1517年,土耳其又占領了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和非洲北部地區的阿爾及利亞部分領土。1533年,蘇萊曼一世在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後又對伊朗波斯開戰。1536年,奧斯曼帝國占領了位於高加索地區喬治亞西南的部分領土。這裡是波土兩國爭奪外高加索和美索不達米亞統治地位的主要戰場。波斯軍隊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後,雙方的戰爭互有勝負。1555年5月,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波斯保有所占外高加索領土,奧斯曼帝國則把阿拉伯世界中的伊拉克納入到自己的版圖中。波土兩國平分了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確認卡爾斯城區為中立區。

第二階段

波土戰爭第二階段從1578年起,延續近半個世紀。

土耳其乘波斯薩法維帝國發生內部爭鬥之機再次進攻波斯。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擁有克里木諸可汗強大軍隊的支持。1578年,土軍撕毀1555年和約,修復卡爾斯城,開進外高加索境內,並占領南喬治亞的部分土地。8月10日,波斯沙赫軍隊在徹爾德爾附近被擊潰,土軍侵入東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爾後進入北亞塞拜然並占領希爾萬。1579年起,土軍同克里木可汗軍隊(10萬人)聯合作戰,奪取整個亞塞拜然和波斯西部地區。但是在沙赫阿巴斯一世在位期間(1587~1629年),波斯東山再起,不僅收復了被奧斯曼帝國侵占的西部領土,而且吞併了一些新的領土如亞洲中部內陸地區的阿富汗等。由於忙於對中亞內陸地區的烏茲別克封建主進行戰爭和鎮壓國內民眾起義,阿巴斯一世被迫於1590年3月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堡和約》。根據條約,波斯幾乎把整個外高加索和盧里斯坦、庫爾德斯坦大部領土(波斯西北部)都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16、17世紀之交,阿巴斯一世進行了軍事改革,組建了一支由火槍兵軍(1.2萬人)和騎兵軍(1萬人)組成的常備軍,成立炮兵教練場和炮兵部隊。改革後的波斯軍隊兵力達12萬人,其中常備軍4.4萬人,封建民軍7.5萬人。大力擴軍之後,阿巴斯一世的軍隊達到30萬人。為準備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爭取主動地位,波斯還同土耳其在巴爾幹、黑海和高加索地區的敵人俄國和歐洲大陸地區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1602年,阿巴斯一反一個世紀以來的被動防禦地位,第一次主動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戰爭。由於軍隊體制沒有作出相應改革,土耳其面對波斯的攻勢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波軍在蘇菲安附近的數次交戰中打敗了土軍,攻占並洗劫了大不里士、納希切萬等城市,把30餘萬亞美尼亞人遷往波斯境內。1602~1612年的10年戰爭,波斯大獲全勝,1613年11月簽訂的《伊斯坦堡和約》肯定了波斯的全部戰果。

土耳其對該條約心懷不滿,遂於1616年對波斯採取報復行動,但在3年的戰爭中再遭敗績,1618年的《薩拉卜和約》重申了《伊斯坦堡和約》的內容。波斯乘戰爭獲勝之機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領土,遂準備進行新的戰爭。1623年,伊朗波斯軍隊進攻阿拉伯伊拉克,引發了1623~1639年戰爭。阿巴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對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統治舉行起義之機,興兵攻占巴格達,繼之占領了整個阿拉伯伊拉克。

17世紀前25年,阿巴斯一世對東喬治亞進行了數次遠征,遭到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頑強抵抗。

蘇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間(1623~1640年),鑒於土耳其對歐洲中部和東南部地區的征戰屢遭挫折,因而致力於徵服東方。1625年,土耳其占領了阿哈爾齊赫,從波斯手中奪得了薩姆茨赫—薩塔巴戈公國,並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省。土軍還進犯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占領了北伊拉克和摩蘇爾,但圍攻巴格達9個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軍轉戰外高加索和波斯西部,洗劫哈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殺。1639年5月,波土簽訂《席林堡(佐哈布)條約》。波土邊界保持現狀,但阿拉伯伊拉克劃歸土耳其。

第三階段

波土戰爭第三階段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又對波斯發動戰爭。

1723年春,土軍乘薩法維帝國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相繼占領提比里西、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時,土軍還征服了波斯西部的盧里斯坦省。土耳其的勝利直接威脅到興起於歐洲東部地區的俄羅斯帝國在高加索地區的現實利益。沙皇彼得一世1722~1723年對波斯的遠征和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勝利,迫使波斯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1723年的《彼得堡條約》。1724年6月,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堡簽訂。條約規定,1723年俄波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外高加索其餘地區、波斯西部和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城轉歸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取得如此有利於自己的條約,主要是由於歐洲大陸西部地區的法國的支持。

土耳其強占亞洲西部地區的大片領土後仍感不足,於是又在1725年進軍波斯東部並攻占加茲溫。1730年,波斯的實權人物納迪爾率軍打敗土軍的進攻,並將其驅逐出哈馬丹、克爾曼沙阿和南亞塞拜然。塔赫馬斯普二世為提高個人聲望,令納迪爾鎮壓亞洲中部內陸地區的阿富汗人阿布達利部族霍拉桑起義,自己親征奧斯曼帝國,但在1731年的哈馬丹城下一戰被土軍擊敗。1732年,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和約,承認土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歸屬土耳其。1732年,納迪爾推翻塔赫馬斯普二世,並同俄羅斯帝國簽訂《拉什特條約》(1732年),答應肅清外高加索土軍後把庫拉河以北歸還俄羅斯帝國,以換回吉蘭省。1735年6月,納迪爾率7萬大軍在卡爾斯城下打敗了8萬土軍。1736年,納迪爾即波斯沙赫王位,著手改組軍隊,擴大軍隊數量和改善裝備,特別注重發展炮兵。他的軍隊近代化計畫得到英法軍事專家的幫助。

薩法維波斯重新統一穩定之後,納迪爾沙赫為奪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於1743年對土再次發動戰爭。3年的波土戰爭未分勝負。

戰爭結果

16~18世紀的波土戰爭除了對中東地區的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殺外,任何一方均未獲勝。戰爭阻礙了兩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了這些民族和多部族鬆散聯合而成的封建國家的崩潰。這場長達200餘年的戰爭是伊斯蘭教兩大封建國家為爭霸中東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即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間不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鬥爭,而雙方又對這種矛盾和鬥爭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運中,波土戰爭是他們許多世紀的歷史上苦難最深重的時期。波斯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戰爭中兩敗俱傷,日益淪為正致力於在中近東建立霸權的英法兩國的殖民地。

波土戰爭時間雖長,但軍事學術上卻無甚發展。雙方軍隊的主要類型是封建民軍,主要兵種是裝備矛、盾、馬刀、弓箭、短劍和火槍(16世紀末開始裝備)的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其中前者是軍中的快速機動部隊。從16世紀(土耳其)和17世紀(波斯)組建的常備步兵處於從屬地位。但到17、18世紀,步兵的作用有所提高,這主要是由於西歐經驗的傳入。步兵裝備了熱兵器(前裝槍、火槍),並按正規軍體制編成。炮兵作為一個兵種在土耳其出現較早,它曾是奧斯曼帝國向外擴張的有力武器。同時,納迪爾沙赫的軍隊中也有戰象隊,交戰時用於突擊敵戰鬥隊形中央,減輕步兵壓力。使用射擊武器之前,戰役結局通常取決於大批騎兵的衝擊和圍殲,因為騎兵能突然而迅速地攻擊敵軍。隨著正規步兵和炮兵的出現,騎兵變成了戰鬥隊形的主體。騎兵掩護側翼安全,並以騎兵衝擊完成對敵突擊。軍隊作戰採用疏開隊形,到17、18世紀則採用線式戰鬥隊形。對潰逃之敵一般不予追擊。奪取要塞多靠長期圍攻。軍事學術在波土戰爭中發展遲緩,這是因為兩國處於落後的封建社會而且正走下坡路,兩國軍隊都有大量非正規的、不同部族的封建步、騎兵民軍,武器裝備以冷兵器為主,五花八門,極不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