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

法國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

“海響尾蛇”飛彈是法國湯姆遜-CSF和馬特拉公司聯合研製的全天候近程艦對空飛彈系統。可作為單艦點防禦武器用來對付低空、超低空戰鬥機和懸停的直升機以及掠海飛行飛彈的攻擊,也可以與其它艦艇聯合進行區域防禦。裝備了“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的艦艇增強了防掠海飛彈和超低空空襲兵器的能力。

武器名稱

法國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海響尾蛇TSE 5500

英文名稱: Naval Crotale

研製國別: 法國

研製機構: 法國湯姆遜-CSF公司 法國馬特拉公司

研製時間: 197?

分類: E927

簡介

該系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飛彈發射裝置和多感測器火控系統同軸配置的8S型,該型在1986年裝艦;另一種是發射裝置與指向器為模組式分開配置的8MS型。

研發歷程

1972年底,法國為裝備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開始研究艦對空飛彈,經過對幾種型號的分析對比,1973年海軍確定把陸用型“響尾蛇”移植為海用型,稱為基本型8B。1974年選定湯姆遜公司為總承包商,簽訂了第一個契約開始工程研製。1977年底交付第一套發射裝置並裝艦試驗。1979年完成性能鑑定,1980年正式服役。

到1981年為止,法國海軍與湯姆遜公司共簽訂了生產14套8B型“海響尾蛇”的契約,至1984年共交付了9套,其中除一套供作戰訓練用外,其餘8套裝備了四艘C70型護衛艦、三艘F 67型驅逐艦和一艘試驗艦。

1980年湯姆遜和馬特拉公司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了為沙烏地阿拉伯四艘F 2000噸級驅逐艦研製、裝備具有反飛彈能力的整體式“海響尾蛇”飛彈系統的協定,稱為8S型。1984年底交付第一套發射裝置。隨後法國海軍也選中了8S型,要求將尚未交付的5套8B型改為8S型,此外又增訂了10套8S型,用於更新已裝備的8套8B型和裝備兩艘航空母艦。1986年第一套8S反導型“海響尾蛇”裝艦。

1982年開始,湯姆遜公司在8B和8S整體式“海響尾蛇”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發射裝置與指向器分開配置的模組式結構。這種模組式結構的發射裝置又分為裝載八枚飛彈的8MS型和裝載四枚飛彈的4MS型。它們可裝備在200噸級以上的輕型護衛艦上。至1984年止共生產各類飛彈1114枚。

戰鬥過程

“海響尾蛇”飛彈系統的工作過程大體上可以這樣描述:當進入戰鬥準備狀態時,操作人員開機啟動系統,使其工作在“射擊準備”狀態。當火控系統接收到艦載監示、探測、識別系統送來的目標指示時,控制多感測器火控系統轉向目標來襲方向,並接通跟蹤雷達搜尋目標。當雷達鎖定超低空目標(如掠海飛彈)時,即自動接通紅外角偏差跟蹤系統,繼續對目標實施精確跟蹤。此時,“海響尾蛇”飛彈系統進入跟蹤狀態。然後,由計算機進行攔截可能性計算,若目標處於火力範圍內,即按下“發射”按鈕,啟動不可逆程式。此時,發射筒的前蓋被拋掉,飛彈電池被啟動,計算機系統迅速嚮導彈傳送編碼和頻率,飛彈鎖銷被釋放,火箭發動機工作,飛彈呼嘯而出。

飛彈離開發射筒後,由紅外導引裝置將其引入跟蹤雷達波束或紅外角偏差踞蹤系統波束,並對飛彈進行跟蹤。與此同時,計算機根據飛彈與目標的角偏差和飛彈的距離數據,按“三點法”導引規律,自動計算出控制飛彈飛向目標的控制指令,通過無線電傳輸傳送給飛行中的飛彈。飛彈接收到遙控指令後,通過自動駕駛儀控制舵面偏轉,改變飛行姿態,修正偏差,準確飛向目標。當火箭發動機點火產生的壓力超過5×106帕斯卡,經過1.5秒鐘後,飛彈縱向加速度超過18g,此時戰鬥部的安全和保險裝置均被解除,處於待爆狀態。當飛彈與目標遭遇,且目標處在彈上無線電引信波束區域內時,即自動引爆戰鬥部,並以破片聚焦的方式殺傷目標。

第一批飛彈與目標遭遇後,火控系統即轉向制導針對第二批目標而提前發射的第二批飛彈。戰鬥結束後,可向發射架再次裝填飛彈。

使用特點

“海響尾蛇”飛彈可用雷達、紅外、電視等多種手段跟蹤目標和制導飛彈。由於“海響尾蛇”採用了紅外角偏差跟蹤裝置,克服了雷達跟蹤掠海目標時產生的鏡像目標、背景噪聲大、波束畸變等難以解決的困難,能精確地跟蹤掠海飛彈。當反艦飛機施放電磁干擾,使艦載雷達不能正常工作時,則採用電視跟蹤,仍可對目標進行射擊。這種多感測器組合運行的體制,使系統在所有態勢下均能截獲、跟蹤目標。

“海響尾蛇”飛彈採用能在超低空有效工作的主動式電磁近炸引信,並由火控系統控制戰鬥部爆炸,提高了飛彈的超低空作戰能力。該引信有3個120度圓周分布的天線,其中一個天線指向下方,在超低空飛行時起高度表作用,可利用回波信號使飛彈與海面保持一定距離。該引信的電磁波束非常尖銳精確,成旋轉錐形向前傾斜,當飛彈在很低高度飛行時,虛警信號受到很大抑制,可防止引情由於海雜波作用而錯誤地觸發戰鬥部。另外,當飛彈與目標遭遇時,飛彈與目標所處的相對位置不同,引信觸發戰鬥部的作用時間也不同,且殺傷效果也不一樣。由於該飛彈採取了戰鬥部爆炸延遲時間由火控系統控制的措施,保證了飛彈不管處在什麼位置,都能獲得最大的殺傷機率。

“海響尾蛇”飛彈系統之所以能夠反掠海飛彈,主要得益幹上述兩項技術措施。

在制導第一批飛彈的過程中,可對第二批目標提前發射第二批飛彈,並予以預導引,因此,“海響尾蛇”飛彈可以對付處於不同距離的多批(飛機4批,掠海飛彈3批)目標。對同一目標可連續發射兩枚飛彈,以提高總體殺傷機率。

“海響尾蛇”飛彈火控系統與艦載監示、探測、識別系統交連,接收遠方目標信息,並有控制火炮和其它武器的能力,簡化了設備。

系統通過計算機全自動工作,反應時間僅4.5秒。

“海響尾蛇”8Ms型系統為模組式結構,火控系統與發射裝置獨立配置,因此,在技術和使用上都獲益不少,如易於改裝、飛彈發射範圍增大、有內裝式測試設備,維護簡單等。

“海響尾蛇”飛彈系統雖具有一定的反掠海飛彈的能力,但該系統的雷達跟蹤設備不是很完善,飛彈主動段時間很短,速度偏低,抗擊高速機動目標的能力有限。由於採用傾斜式發射,不易對付全向攻擊。此外,該系統未經實戰考驗,作戰使用效能到底如何還有待驗證。不過該系統一直處於改進、改型之中,其性能將進一步改善。

“海響尾蛇”飛彈鋪獲目標距離為20千米,最大作戰半徑:反直升機為13千米;反飛機為10千米;反掠海飛彈為8.5千米。最小作戰半徑為0.7千米。飛彈長2.94米,彈重87千克,最大速度為750米/秒,飛彈殺傷機率:雷達型為0.82;紅外型為0.9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