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音樂學院建立以來,大沙隆明確的選擇以管理和發展體育,文化為明確目標.音樂學院由沙隆地區市政府負責提供資金運營和管理,包括75名在校教師的收入均來源於市政府。此外,大沙隆國家音樂學院與各音樂學校之間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各種活動包括音樂會,話劇演出等都是由音樂學院和不同城市或地區的音樂,舞蹈機構合作完成。
所有的各項舉措和活動都有助於加強大沙隆音樂學院作為一個傳播藝術和文化的機構在本地區的重要作用。不論是環境亦或者教育質量都是相當出色的,這個每年能為1300名在校學生提供藝術教育的音樂學院被法國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音樂學院”的證書。
事實上,為了加強地區對音樂和舞蹈的教育,政府部門決定大力發展音樂學院。學院更名為國家音樂學院,也同時成為了大沙隆地區藝術教育的中心,學院自身的發展也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了這所音樂學院的重要性。
這個國家音樂學院的新名字也代表著一個新的合作團體,也得到了國家,地區文化部,以及Saône 和 Loire地區政府以及音樂舞蹈教育協會的大力支持。正是因為有了如此高水平的工作團隊,加上大沙隆地區對於音樂教育的熱愛,每年音樂學院的註冊費都很低,並且沒有入學年齡限制,於此同時學院也向學生展現了其優良的教學水平。
大沙隆國家音樂學院已成為本地區在舞蹈,音樂,戲劇教學中最享有聲望的教學機構,並且適應各種不同的藝術學習需求:不論是4歲的孩童或者79歲高齡的老人,藝術愛好者或者專業的藝術學生,每一個嚮往藝術的人都可以在音樂學院中學習到想要的東西——古典音樂,現代音樂,芭蕾舞,現代舞,戲劇表演,管樂,弦樂,合唱團,管弦樂隊,指揮,音樂合成……
同時,大沙隆國家音樂學院幾個非常突出的專業使學院更具有個性化,比如電聲學、現代舞、交響樂指揮、CFMI預科班、羽管鍵琴、管風琴……。更值得一提的是,她是除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唯一一所擁有“電聲工程師預科班”專業的音樂學院。電子刻錄專業也是僅有少數幾個音樂學院所擁有的專業。
學院簡史
在1969年, « La vaillante »交響樂團的總指揮兼索恩河畔沙隆市市長Jean Fonta決定音樂學院的成立,Camille Roy被任命為院長。1973 — 音樂學院被歸類於一等音樂學院中。
1975 — 學院被歸類於二等市級學院中。
1979 — 為了歸類於國家音樂學院,索恩河畔沙隆市與文化部簽署了協定。
1983 —Camille Roy 被任命為文化部的檢察官。Jean Marie Morel 被任命為音樂學院的院長。
1990 —Jean Marie Morel被任命為文化部的檢察官。Philippe Cambreling被任命為音樂學院的院長。
1996 — 音樂學院遷至Saint Cosme的新區,從此以後學院更名為索恩河畔沙隆音樂舞蹈學院 — 國家級學院。
1998 — 前任文化部的檢察官Jean-marie Scieszka被任命為音樂學院的院長。
2000 — 2001 據索恩河畔沙隆市的要求,音樂學院經由兩位文化部的檢察官審核,準備歸類於國家地區性音樂學院。
2001年1月 — 音樂學院成為勃艮地沙隆瓦爾市音樂學院。
高質量場所
用木頭、玻璃和音樂建成的建築……—總面積5000平方米。
—52間教室
—5間學生練習樂器的工作室
—2間舞蹈室
—2間電聲室
—1間管風琴室
—1個350座的音樂廳和職業錄音棚—1間咖啡廳
—1間音像資料中心
—2間後備教室
—1間交響樂團排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