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瀛州書院

瀛州書院,原坐落在河間縣城內東南隅,建於清乾隆年間。 因河間一度稱瀛州,院名就叫“瀛州書院”。 一時間,瀛州書院名聲大振,學子云集。

瀛州書院,原坐落在河間縣城內東南隅,建於清乾隆年間。據乾隆《河間縣誌》記載:河間城內原有縣學、府學、唯獨沒有書院。到乾隆十七年(1746)十一月,杜甲任河間府知府,看到堂堂河間大府連座書院都沒有。杜知府上任不久就和同僚們議論籌建書院的事。次年(1747)春,同知(官名)洪東閬來幫助杜知府操辦修建書院事宜。選院址、定院名。院址選擇在南面臨水、北近孔廟,環境幽雅的府城東南隅。因河間一度稱瀛州,院名就叫“瀛州書院”。
乾隆十八年(1747),即招工匠購置磚、瓦、木料、開工建設。這項建設工程由一位姓鄒的督辦。書院建講堂一座,兩座生童修業房,各十二間。講堂後面建有董仲舒祠堂,毛萇公祠堂各三間。除此之外,書院講堂前,東建藏書房三間;西建山長(院長)房三間;東建有廚房,西建有倉庫,正南建有寬敞高大的門樓,安有朱漆大門。書院整體為青磚、灰瓦、斗拱式建築。為給生童們創造一個課餘時遊玩和休息的環境。門前闊地建有河房(明代指河邊房子,後指水邊的房子)、草亭、水池;栽種各種樹木。
瀛州書院啟用後請名師擔任主講。縣首招生竟二十四名。生童待遇,每天每生由書院代給膳食費銀五分。每月兩大課書院還賞生童紙筆銀,以資鼓勵生童上進。一時間,瀛州書院名聲大振,學子云集。
瀛州書院集藏書、授童為一體,還兼一府舉子鄉試的考點。據說:清代大臣紀曉嵐、御史裘曉華戈濤、進士左喬林等人都是邁過瀛州書院鄉試這首門檻步入青雲的。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瀛州書院在歷史風風雨雨中屢修屢損。“七七事變”後,日軍飛機對河間古城狂轟亂炸,古蹟橫遭滅頂之災。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河間縣委、縣政府採納“人大”、“政協”委員們的提案,籌措60萬元在西大街路北異地重建瀛州書院。。新建的瀛州書院,有40個房間,占地1600平方米。啟用後,主樓上層為市文化局辦公室,樓下房間為市文保所公和陳列室;陳列著《春秋戰國到民國時期的珍貴歷史文物數百件》。仿古建築的瀛州書院大門,飛檐鎏瓦,畫壁明柱,門楣上書“瀛州書院”瀟酒的匾額,給河間平添了不少光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