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路口鎮

河路口鎮位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最南部的姑婆山腳下,古稱“梧嶺南屏”,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南大門。東接兩岔河鄉,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山水相連,西與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連山鎮、新華鄉接址,北與濤圩鎮毗鄰。總面積12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72.73公頃,其中水田650.33公頃,旱地222.4公頃。轄:河路口居委會;河路口、臘面山、白草營、船嶺腳、尖山、大崗頭、新鋪、白沙塘、嶺腳、秀魚塘、牛路、林家、老車、財塘、招禮、撥崗頭、倒水灣、布里坪18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河路口鎮

河路口鎮一隅
河路口鎮位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最南部的姑婆山腳下,古稱“梧嶺南屏”,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南大門。東接兩岔河鄉,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山水相連,西與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連山鎮、新華鄉接址,北與濤圩鎮毗鄰。總面積12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72.73公頃,其中水田650.33公頃,旱地222.4公頃。轄:河路口居委會;河路口、臘面山、白草營、船嶺腳、尖山、大崗頭、新鋪、白沙塘、嶺腳、秀魚塘、牛路、林家、老車、財塘、招禮、撥崗頭、倒水灣、布里坪18個村委會。河路口,因白沙河與湘、桂兩省必經之路的交匯處而得名。1950年設鄉。1958年為河路口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1985年撤鄉建鎮。1995年全縣撤區並鄉建鎮河路口作為單列鎮被保留下來。2003年,全鎮轄18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136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組,4371戶,20575人,其中農業人口19600人,瑤族16703人,鎮政府駐地距縣城沱江鎮59公里。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6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443萬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0萬元。河路口屬江華農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烤菸、花生、黃豆、油茶、柑橘、桃、李、柿、葡萄等。2003年,全鎮糧食播種1304.87公頃,總產量6635噸,其中稻穀播種717.67公頃,產量5270噸,玉米89.27公頃,產量762噸,大豆126.67公頃,產量168噸,紅薯153.40公頃,產量286噸;花生123.27公頃,產量325噸;藥材30.73公頃;蔬菜203.6公頃,茶葉57.67公頃,產量13噸,水果53.13公頃,產量309噸;造林83公頃,共生產油茶籽16.67噸,松脂50噸,山蒼子20噸;生豬發展15350頭,出欄7400頭,全年出籠家禽39449羽,年末羊存欄2146頭,養蜂150箱,存欄耕牛3158頭;水產品22噸。全鎮農業總產值1398萬元,林業總產值111萬元,牧業總產值599萬元,漁業總產值20萬元,服務業總產值232萬元。該鎮1995年以來,興修鎮村公路57公里,實現了村村通簡易公路。2003年,建有自來水廠1家,11萬伏變電站1座,3.5萬伏變電站1座,小水電站13座,其中已建成聯網發電2座,裝機容量2080千瓦,實現了村村通電。全鎮開通程控電話1148部,行動電話1915部,有線電視轉播站4座,有線電視覆蓋率達72%。河路口鎮礦產、旅遊、水能資源豐富,以錫、銅、稀土、白鎢、黑鎢、硫鐵、褐鐵、高嶺土、鉛鋅、水晶為主,其中稀土儲量居全國第二位。其中姑婆山花崗岩中的鈮鉭和稀土礦早已聞名全國,紅花源——扎頭源地段以釔鈳礦為主的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共生礦經濟價值高,特別是上伍堡錫礦開採歷史悠久,為湖南省的三大錫產區之一。據清朝同治年間《江華縣誌》記載:“江華產錫稱錫方,亦云產鐵,宋時有黃富鐵錫山場,置官,今惟上五堡間有之。”據民國《中國礦業》記載:“最初開採上五堡錫方者為發達公司,續之為利民、阜康、富湘諸公司,清勸業道曾派人設錫稅局於江華縣城。”民國27年(1938)中央資源委員會與湖南省合辦礦務局(民間稱中央公司),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冶金部及省、縣曾綜合開採。至2003年全鎮共有鐵礦開採點17個,年產礦25000噸,高嶺土採礦點14個,年產12萬噸;稀土礦點2個,年產800噸;白鎢、錫礦點8個,年產150噸;全年礦產總產值3410萬元。?境內平地瑤聚居集中,多為講爺賀尼語的上伍堡瑤。衣飾古雅。每年農曆六月初六“仁王節”、十月十六“盤王節”都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一“趕鳥節”男女青年還成群結隊上山對歌。每逢喜慶節日,村村跳度曼尼舞,舞獅子、舞龍,家家做“豆腐圓”、米粉肉或水煮豬肉。“趕鳥節”則做糯米水煮粑粑,清明節做竹葉包粑粑,五月端午、“七月半”做粽子粑粑。男婚女嫁比較講究,要經歷提親、相親、訂親,訂親之後三年才能婚嫁,出嫁時新娘要戴鳳冠、坐花轎,出嫁前晚上要“坐歌堂”,通宵達旦。河路口鎮將以207國道擴建為契機,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礦產、水能資源優勢,發揮緊鄰兩廣的區位優勢,突出工業,穩定農業,啟動旅遊業,努力建設為邊境重鎮,實現河路口經濟的新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