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河鎮

橋頭河鎮

橋頭河鎮地處漣源北部,東鄰渡頭塘,南界石馬山,西連龍塘,北抵七星街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距市區31公里,距婁底市區25公里。是歷史上有名的商業古鎮。面積140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1萬人,現轄84個村、3個居委會。為特大鄉鎮之一。發展中的橋頭河特色鮮明,前景廣闊。該鎮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城鎮建設及工業發展迅速。 橋頭河鎮入選2018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橋頭河湄水邊的讀子村發現石器時代遺址。九十年代在橋頭河株木水桐村出土了商周青銅夔紋提梁卣(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商周青銅器展廳,大家到博物館可以看到)。說明距今3千-1萬多年前,早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橋頭河古稱 豐樂(亦泛指橋頭河方言地區如七星,栗山橋,龍塘,湄江一帶)或 橋市橋頭市。宋熙寧五年(公元1027年)置安化縣,全縣分為4鄉5都(4鄉:歸化鄉、常豐鄉、豐樂鄉、常安鄉),始有 豐樂之名(轄區為現在橋頭河、七星街、栗山橋一帶)。自此歷經元、明、清、民國一直歸安化未變(其中石狗一帶歸屬湘鄉第九區延福鄉)。

元朝安化全縣編為19里,是為 豐樂里

明朝安化轄11鄉,編為19里,後並為9里,先為 豐樂鄉後為 豐樂里

清朝順治年間

承明朝舊制,安化編為9里,仍為 豐樂里。清乾隆年間始有橋頭河之名(主要指現在的鎮中心街道一帶,後來用來做鄉或里的治所行政機構),由於工商業發達,沿河兩岸買賣市場出現,亦稱橋市。同治年間,安化縣恢復為4鄉5都,復為 豐樂鄉,下轄10 (宋以後地方實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一保之頭叫“保正”;一甲之長叫“甲長”)。

民國元年

沿清朝舊制,安化為4 鄉5都,橋頭河仍為 豐樂鄉

民國十一年,安化4鄉5都改稱為鎮 ,是為 豐樂鎮, 轄13個區,鎮治設橋頭河(現中鋪街靠老大橋一帶,民國期間一直未變);民國二十一年,鎮改稱區,原鎮下的區改稱鄉,區鄉均以數字序列命名,安化全縣劃分為10個區93個鄉,豐樂之名暫停使用,改稱 三區

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推行區、鄉、保、甲制度,安化全縣設9區,45鄉。615保,保下設若干甲,各區鄉仍按數學序列命名,仍為 三區,轄今橋頭河、七星街一帶;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各鄉以數字序列命名改為以地命名, 三區轄七星、紫華、風麓、湄濱、歸湄5鄉,治所設 橋頭河

民國二十七年,縣內撤區並鄉,重稱 豐樂鄉

民國三十六年,再次並鄉並保,安化全縣合併為10鄉1鎮,下轄149保, 豐樂鄉下轄15保,鄉公所設 橋頭河

1949年9月,新中國即將誕生,安化縣人民政府成立,全縣劃分為八個區 ,橋頭河復為 三區,豐樂之名從此不用;1950年4月,廢除保甲制度,6月開始建立鄉、村政權,8月初步完成;1951年7月,將安化縣老 三區、四區、藍田市區和老一區所屬的久澤、伏口、澤塘、溫泉等四個鄉析出, 又割邵陽、新化、湘鄉各地析置藍田縣,後改為漣源縣,時區公所設橋頭河,後又為 橋頭河公社。1987撤縣設市,全市設七個區,是為 橋頭河區,轄橋頭河、株木、桂花,石狗、七星街、仙洞、湘波、渡頭塘、增加等九個鄉鎮。自此屬漣源市。1994年撤區並鄉建鎮,合橋頭河、株木、桂花,石狗為 橋頭河鎮,為漣源乃至湘中第一大古鎮。

橋頭河自清代陸續設市(市:買賣之所也)。所建立的古街道有:石灣街,塘垇街(亦稱塘灣街),中鋪大興街(現稱中鋪街),新鋪街等。一時麻石鋪街,車龍馬水,鋪櫃林立,商賈雲集,當時著名的字號有:‘楚豐裕’、‘鼎新昌’、‘慶生泰’、‘李義和’、‘豫恆升’、‘湘華美’、‘福太和’、‘華慶裕’、‘裕昆恆’、‘熊怡興‘(獨熊怡興在,現為塘灣街國藥店,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興記莊’、‘大盛隆’、‘裕祥泰’、‘積度裕’等等。

時有碼頭達十餘處,運送貨物船隻達兩百餘艘。可見當時橋市商業之發達,市井之繁華。 時無公路,運輸陸上多靠人馬,遠途則靠湄水船運。合漣水,入湘江,出洞庭,可直抵長沙、武漢、上海。漲大水時能行駛十多噸的重船。這種木船漲大水走下水時,是尾作頭駛,稱'倒扒子'。糧食和日用百貨,就靠船從下游城市運來,同時又將山區的煤和鐵鍋等土特產運過去。水運一年四季非常繁忙,在河岸邊,總能看到逆水上行的白色風帆和拉縴的縴夫,聽到他們的拉縴號子。氣息甚是濃郁。

抗日戰爭時期

日寇侵犯湘北,長沙大量學校如湖南第一師範、一師附小、長沙法政學堂、長沙女子裁縫學校、明憲、周南、明德、廣益、國立師範等大中國小校都為躲避戰火遷來橋頭河及藍田一帶,(現在橋頭河如怡園、范淑園等地有其遺蹟)加上本地原有的雙壁國小、豫湘國小等,一時成了文化薈萃之地,人口猛增,商業興旺,生意興隆。此期間,李淑一在此執教,錢基成錢鍾書父子在此逗留寓居,李澤厚在此求學,《湖南日報》亦在橋頭河創刊。

當時的橋頭河,被戲稱為小南京,原來較封閉的社會,由於外來人口的影響,如女人燙頭髮、穿高跟鞋,男人戴禮帽、抽紙菸,打麻將,騎線車(腳踏車),穿西裝的漸漸多起來。大城市來的商品,琳琅滿目。有人辦起了發電廠,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一個外國天主教傳教士辦起了醫院。有了電影院、照相館(用玻璃片作底片),還有賣紙包冰(冰棍)、刨凍的。賣魚的小孩還叫喊著賣“美國活鯽魚”,“美國玻璃皮帶”(透明塑膠皮帶),許多美國援助物資,都變成商品在市面上叫賣。這樣,文化層次高的人士來到這閉塞的地方,帶來了外界新鮮的、較為進步的信息和科學技術,影響了較落後的本地人。

行政區劃

橋頭河鎮所轄有:

洪橋社區、橋南社區、橋煤社區、觀瀾社區4個社區;

賀家村、株木村、水桐村、彥溪村、野鴨塘村、楊家村、溫塘村、峽山灣村、檀山灣村、三合村、新華村、合興村、共和村、界頭村、華美村、新長村、璜珠村、

龍灣村、花枝村、洪橋村、橋頭河村、橋頭山村、水源村、蘆茅村、星光村、杉木村、珠溪村、泥冬村、太平村、大范村、石坪村、甘沖村、清塘村、讀子村、柞樹村、石橋村、青草村、

石狗村、風華村、梓茶村、大塘村、山椿村、樟檀村、龍建村、白劉村、木家村、群建村、八女村、新光村、楓樹村、楓樹台村、石窯塘村、群豐村、烏金村、三龍沖村、豐余村、青龍村、檀山塘村、射中村、井塘村、燕子村、余中村、石洞村、大水村、田心灣村、白湖村、

桂花村、段江村、車田村、新培村、五星村、民主村、鐘山村、井坑村、首華村、油草村、白菊村、珠璜村、候灣村、莫塘村、東沖村、東石村、大屋村、竹則村、大新村84個村委會。

人口數量

橋頭河現有人口近11萬左右,多為中國傳統式家族聚居。姓氏有盧、賀、龔、李、易、嚴、張、顏、劉、廖、郭、鄔、龍、梁、邱、陳、黃、王、肖、邵、蔣、聶、羅、彭、等等近百個。其先祖多為五代、宋、元年間從江西等地遷入,亦有明清散入,並非主要由明朝“江西填湖廣”遷流潮而來。(同時亦有族人從橋頭河遠徙四川、廣東等地)

如北宋名臣李綱,卒後歸葬豐樂首兜(即現在的橋頭河),是為橋頭河部分李氏之祖。另外還有李氏遷湘始祖茂隆公,官評事,五代漢時舉孝廉不就,於乾祐3年(950年)攜二子由江西吉州泰和縣徙湘鄉,卜居橋頭高山(今橋頭山村)。

和朱熹、呂祖謙齊名,並稱“東南三賢”的宋代理學大師張軾,是為橋頭河大范張姓之祖。

橋頭河株木老屋賀家及長沖賀氏的先祖雋輔公早在南宋嘉定年間就已經到了豐樂。而且只是從安化城南遷到橋頭河,其先祖達公早在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因天下大亂義憤辭官隱居,遂攜其次妻陳氏及其子應祺、應禎、應儋由江西吉州泰和縣圳上遷到了湘鄉南岸,而雋輔公為應儋之後。

而鄔姓則是橋頭河李氏最為悠久之姓,其遠祖為湖南土著,並非外遷而入。

近代亦有從寧鄉、湘鄉等地遷入而來,如龍灣村的龔姓,其先祖自清朝光緒年間從湘鄉譚市遷入此地,至今已有八代。而民國亦有從外省或外市逃難避世而入,不一而足。

橋頭河人性格淳樸務實,勤勞勇敢,亦民風剽悍,血性霸蠻,崇文尚武,讀得書打得仗......看不慣的事喜歡“夾黑”,即使老實,也絕不好欺侮,性格一來了還有點猛——跟你動刀子。當然橋頭河人是先講理的,有句俗話叫“哪個都不能會理(犯理)”因為橋頭河人是好讀書的,家家都以讀書人為榜樣,200多年前就有了觀瀾書院,清代橋頭河就出過舉人,民國時期讀大學(入黃埔軍校的就有20多位)都有很多,現代亦有考入清華北大的,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人人都以讀書為樂,以知識為榮。讀書人在一起時常好論國家大事。

文的成龍,武的成虎。在清朝就有橋頭河人反抗當地暴政的起義運動。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越南戰爭。都有橋頭河英雄兒女前仆後繼的身影。尤其韓戰,為了正義、自由與和平許多都戰死在沙場上壯烈犧牲!成為橋頭河人的精神榜樣和驕傲!

方言語言

橋頭河方言自成體系和特色,為古楚語系,為真正的湖南話。橋頭河話抑揚頓挫,音調古聲多變,辭彙多樣靈活,助詞副詞豐富。最經典的便是——“仰是橋頭河咕”(我是橋頭河的)

辭彙舉例

稱謂:

[仰(讀eng去聲) :我 ] [嗯(讀eng去聲):你] [仉(讀gi去聲):他 她。]

[咿呀:媽媽(讀mo mo)] [爺、嗲嗲:爸爸(讀bobo)] [爺老子:父親][娘老子:母親]

[0(平聲)公:祖父 ] [姆媽:祖母] [太毑: 曾祖父]

[太伊:曾祖母] [舅嘰:舅舅] [叔伊:叔叔]

[媠毑:父親的姐姐] [嫚嫚:父親的妹妹] [ 姨毑:母親的姐妹] [姐姐:讀jio jio 入聲] [哥哥:讀go go 陰平] [ 老弟:弟弟]

[卵把嘶:嬰兒] [細估嘰:小孩子] [伢嘰:小男孩]

[妹嘰:小女孩] [號衫嘎:年輕人] [嬤(讀罵)量:年輕的女孩]

[男人噶:丈夫 ] [堂客:妻子] [老母親:老人(女性)]

[老倌子:老人(男性)] [伯毑:伯母] [嬸毑:嬸母]

[崽:兒子] [ 滿崽:小兒子] [夥計:朋友]

色彩:

[興(降聲)白咕:很白] [墨黑咕:很黑的] [ 血紅咕:很紅的]

[金黃咕 :很黃的] [瓜(讀刮)綠咕:很綠的 有時也指藍色]

形容詞:

[夥多巴多:很多] [好高巴高:很高] [咕嘎貴:這么貴]

[最直咕:很直的] [霉爛咕:稀爛的] [清甜咕:很甜的]

[藥(讀亞)苦咕:很苦 的] [鮮鹹咕:很鹹的] [嚄酸咕;很酸的]

[巴甲(讀gi)咕:很澀的] [伽(讀jio)淡咕:很淡的] [乖特(讀塌)富麗:很漂亮]

[拉澀(讀sei)咕:很糙的] [滾壯咕:很胖的] [刮瘦咕:很瘦的]

[活(讀會)醜殺哩:很醜] [活(讀會)笑殺哩:好笑] [刺卵毛:討厭]

[拗(jiou)毛:固執] [ 腥懎:對人不好 愛惹事] [噼嘶啪啦:很髒]

[嘍空巴空:很空] [咾(lou)輕莫哩嘰:輕輕的 ] [霸得嘎嘰:悄悄地,小心翼翼的不讓人]

其他:

[嬲生:好(此詞慎用)] [要得:好] [不勝(xing降聲):不好] [做路:做事,幹活]

[起興:開始,帶頭] [ 完工:結束] [寒涼間嘰:從前] [慢點:將來 以後]

[瞕間嘰:剛才 剛剛] [ 曉得:知道] [ 行:走] [走:跑]

[行人(liang揚聲)家:走親戚] [ 打住:留宿] [ 吃酒:赴宴] [鬧人:死了人]

[頭(讀tiou)前(讀頭親): 前面] [ 背斗:後面] [ 面(men三聲)瞧(qiou):面前] [高eng:上面]

[底下(ou):下面] [達卵意:討嫌] [打漂(pou)泅:游泳] [銀個子:硬幣]

[帶渙:嘔吐] [猥瑣(wei sei)死哩:很不乾淨] [卵明堂:多事] [駕到:剛到]

[嬲卵談:閒聊 ] [發沖:生悶氣] [射(tiou)南柯子:做夢] [躲蓋角:躲貓貓]

[發佗水:警告] [架勢:準備,開始 ] [落(讀tiou入聲)嘎:丟失] [說(xiou降聲)人:騙人]

[咿喲嘎嘶:知了] [叫雞公:蟋蟀] [羊咪咪:蜻蜓] [偷油(讀亞)婆:蟑螂][麻呱:青蛙]

[嗎呱:怎么] [咕嘎:這樣] [咿嘎:這裡] [嗯嘎(en入聲):那裡]

[太不得:非常多] [下不得地:了不起]

[滴嘎嘰:很少、一點點]   [鬼嬲菩薩|鬼扯腳|鬼到哩:不可能的事情]

[嗎呱嘀:怎么辦、怎么搞] [嗎呱嘀咕:怎么回事、怎么搞的]

[擔眼夢天:漫不經心,心不在焉,主要指幹事不小心]   [熨帖或熨嘶灑哩:整潔衛生]

[嗯啊娘殺貓:你娘殺貓(罵人話,慎用)] [嗯啊外婆打赤腳:(罵人話,慎用)]

句子舉例

1、仉(讀gi)只咕到咿嘎(這裡)來。

(他經常到這兒來)

2、啲(發語詞,相當古文中的'蓋'和'夫')細估嘰莫只是咕拿者打。

(不要經常打小孩子)指家長教訓小孩

3、嗯做么子去(讀qi)哩,咿個時間咖駕來。

(你乾什麼去了,這個時候才來)

4、嗯啊屋裡是哪裡嘰咕叻

(你們家裡是哪兒的啊)

5、不曉得嗎呱搞嘀咕,咿部電視機無暇事咕哩就爛嘎哩,要喊個師傅來修下咖做得。

(不知道怎么搞的 這台電視機無緣無故就壞了,要請一位師傅來修理一下才行)

6、咿咖路活累殺哩,做不得咕苦

(這件事很辛苦,千萬不能幹)

7、咿位弟兄,請問嗯咖,到橋頭河是嗎呱行的咕?

(這位兄弟,請問你,到橋頭河是怎么走的?)

8、嗯不曉得叻,卬啊橋頭河咕蔬菜是出嘎名哩咕,尤其是啲蘿蔔,最勝哩!

(你不知道 我們橋頭河的蔬菜是出了名的 尤其是蘿蔔,最好了)

9、某某伢嘰,嗯嗎呱還待咿嘎耍叻 快啲回直叻 恩啊媽媽喊你呷飯哩!

(某某伢子 你怎么還在這裡玩呢 快點回去呢 你媽媽叫你吃飯了)

10、卬啊橋頭河是個不錯的地方,歡迎大家有空咕話下來咿嘎耍啊

(我們橋頭河是個不錯的地方,歡迎大家有空的話都來這裡玩呀)

長話舉例

各位兄弟姐妹,各位夥計,嗯啊好!嗯曉得卬是哪個不咯?嗯是橋頭河咕賀鵬叻!卬啊屋裡是賀家咕。我是土生土長咕橋頭河人,卬待橋中,四中畢咕業,每年子讀個年紀叻就換個班,所以割哩好多夥計,下還耍得好。割好多夥計冇得路咕時間嘰叻就喜歡談評,尤其是而今在外僑只要有空就又割夥計談起橋頭河咕評,一講起橋頭河就來嘎哩勁,尤其是橋頭河咕土話子,一講起就活笑殺哩,當正咕有味!卬記得嗯陣(那時)卬在漣源讀書咕時間嘰,只要割哈卬啊橋頭河咕一講話,講得快嘀嘎嘰,仉啊(讀gi a)漣源咕就聽不懂哩。不曉得卬啊待講么子咕。割待日語差不多一樣!

細時間嘰卬啊屋裡住待橋頭河街上,嗯陣卬看見咕下是啲石板路,還看見好多老倌子保留民國時間嘰咕習慣,只咕聽待仉啊翻古,卬也只咕去河邊頭咕弄子裡亂供,嗯種感覺就割待而今咕湘西鳳凰差不多,只可惜橋頭河咕人冇待保持傳統建築咕心裡,中鋪街塘灣街石灣街新浦街咕嗯啲老鋪子下拆個凌光,而今冇得幾架老鋪子哩,路也下鋪待水泥,一點老街咕感覺咖冇得哩,對一個古鎮來講真咕是造孽。今日恰好冇得路,上網百度橋頭河,看見橋頭河咕詞條太簡單哩,就幾個字,趁么子咕咖冇得,恰好我以前蒐集哩點資料,所以把仉整理一下就傳到百度百科高里,由於手高里資料不是太多太詳細,所以難免有啲地方有出入,請(讀qio)嗯啊莫見笑啊。卬搞咿咖路整整版版搞嘎一日哩。假設嗯是橋頭河咕,有更加好咕歷史資料咕話,嗯就補嘎上去。

卬啊下是橋頭河咕,在外僑要發狠咬牙,讀書咕發狠嘎讀書,賺錢咕發狠嘎賺錢,當官咕好生點當官,不要到外僑亂搞!也不要做啲鬼扯腳咕路!堂堂正正咕做人!成功哩也不要忘嘎橋頭河,儘自嘎咕力量也為自嘎屋裡咕家鄉做點貢獻!

七星街咕才胖子補幾個字到咦噶。

洪源古大腦殼在乙噶也補哩幾個字幾。

古今名人

易朝貴

(公元1840~1915),橋頭河鎮水源村人。17歲投軍,19歲入清兵右營。攻剿安慶有功,記六品軍功。1860年,隨部攻克赤岡嶺、菱湖,克復安慶,因以把總選用,戴藍翎。1862年,參加克復江岸各城隘戰事,以守備儘先補用,並換戴花翎。同年陰曆十一月,疊復沿江城隘,時在水師,出力尤多,以都司儘先選用,並加游擊銜。1863年,率部力保蕪湖、金柱關二城隘,克復灣沚、黃池,以參將儘先選用。1864年,克復九伏洲,肅清江面,以副將儘先選用,並賜給強勇巴圖魯稱號。是年克復金陵,著交軍機處,遇有總兵缺額,另旨簡放。1865年,調辦陝、甘,委帶楚軍南字前營馬隊。1867年,安定靖遠,扼守慶陽、涼州,剿捕于靖寧、安定、皋蘭,因功著交軍機處記名。是年陰曆十一月,在張家川、華亭縣剿除大股義軍,因受提督封典,誥封振威將軍。1868年,借補長江水師湖口鎮標饒洲營左哨都司員缺,新授督帶楚軍南字左營步隊。1869年,統帶靖海等營,協辦甘肅軍務。1875年,借補參將。1880年,藉口高堂年老奉養需人,解甲回鄉。1915年,病逝。

盧天放

盧天放(公元1899-1927年),字惟掌,又名金吾,橋頭河桂花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次年赴蘇聯學習考察,1922年元月回國。2月,在長沙由毛澤東、夏曦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鏇受黨派遣回安化工作,任教於橋頭河觀瀾書院及縣甲種師範,以教員身份在學生中宣傳革命思想,在知識分子中秘密發展中共黨員。不久,被選為安化縣議會第二屆常務議員。1924年1月,盧天放在縣城組織“安化縣追悼列寧逝世大會”,公開宣傳馬列主義,號召人們學習蘇聯經驗,進行革命鬥爭。3月,孫中山逝世訊息傳到安化,盧天放撰寫了《中山先生革命史》專文,並為追悼大會撰寫輓聯:“政治的侵略其害甚巨,經濟的侵略為禍更深,列強壓迫若此,幸有先生宣傳反對;破壞的革命已告完成,建設的革命尚未實現,我公遺訓猶在,誰為後起光大發揚。”5月,盧天放與劉肇經、姚炳南等12人在縣城東華閣成立中國國民黨安化縣黨部,盧任常務委員。1926年4月,中共安化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盧任執委。當時的工作重點轉向農村,盧下到藍田等鄉村,秘密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協會。

“馬日事變”後,許克祥部張據武營開進安化,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土豪劣紳反攻倒算。盧天放與姚炳南率縣執委及農民自衛軍轉移至樂安橋。自衛軍主任姚適存叛變,帶大部分槍枝向敵人投降,局勢惡化。盧天放化裝去武漢尋找黨組織,在鸚鵡洲不幸被捕,解回長沙,備受酷刑,堅貞不屈,於1927年農曆7月13日被槍殺於長沙南門外刑場。

龍滌波

1905年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今漣源市)橋頭河鎮。1925年7月考入黃埔軍校,1926年3月經入伍生升學考試合格編入軍校第四期步科第二團第六連學習,同年10月畢業後,歷任黃埔軍校第六期第一總隊第十二中隊少校區隊長、第八期步兵第一隊隊副。1933年,龍滌波任中央軍校第十期入伍生團第十連連長。1934年,龍滌波任第十期第一總隊(總隊長陳聯璧)步兵大隊(大隊長范振亞)第三隊隊長。1936年,龍滌波任憲兵司令部第三旅補充團團附。1937年,龍滌波任憲兵第十三團團長,駐昆明。當汪精衛從南京派了一個代表到昆明被憲兵十三團查獲扣留以後,龍雲派兵把這位專使搶了過去,蔣介石為了敷衍龍雲的面子,將龍滌波撤職,改派彭晉仁任團長。1946年,龍滌波任第十六軍官總隊少將副總隊長、總隊長。1947年,龍滌波任第十軍官大隊少將大隊長。1949年,龍滌波到台灣後,在“國防部”軍情局工作,以少將軍銜退役,定居在社子島忠誠二村。2001年,龍滌波在台灣病逝,終年96歲。

李萼樓

民國時期資本家,光緒年間出生於橋頭河株木村。在長沙湘潭一帶做實業發家,家資巨富,在家鄉捐建當時全安化(當時橋頭河為安化豐樂鄉)最好最先進的國小——萼樓國小,惠及桑梓,澤被鄉人。

顏家龍

1928年1月生,橋頭河石狗人, 著名書法家。1948年肄業乾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1949年參加工作。曾任湖南日報社美術組長、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等職。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在中央大學及浙江美術學院進修期間,曾從師於傅抱石、潘天壽等名師。書法先習於歐陽詢,以求骨法洞達、體勢端莊。繼而主功行草書,對王羲之、米芾、黃山谷等名家墨跡研習至勤,尤得力於李邕之《麓山寺碑》。其書法既凝重厚實而又飄逸灑脫。

蕭育軒

原名蕭毓輝。1937年出生於湖南漣源橋頭河。作家,中共黨員。1956年畢業於瀋陽電力技工學校。歷任湖南鯉魚江電廠、金竹山電廠工人,湖南婁底地區文學專乾,《主人翁》雜誌副主編,《新疆人物報》總編,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專業作家。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亂世少年》、《山水依依》、《三怪客》,短篇小說集《迎冰曲》、《客從西方來》、《戰冰凍》等。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文版本,並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亂世少年》獲全國首屆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二等獎。

譚談

1944年4月出生,橋頭河人,著名作家。1959.07-1961.07,為湖南省漣源縣楊梓鋼鐵廠學徒、金竹山煤礦工人。1961.07-1968.05,任解放軍步兵365團戰士、陸軍122師政治部創作員。1968.05-1979.04,任湖南省金竹山煤礦、漣邵礦務局宣傳幹事。1979.04-1984.07,為工人日報社駐湖南記者站記者,湖南日報社記者、編輯。1984.07-1985.06,任瀟湘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湖南省文聯專業作家。1985.06-1989.01,湖南省作協常務副主席。1989.01-1995.06,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1995.06-1996.12,湖南省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1996.12-2001.12,中國作協第五屆主席團委員,湖南省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1996.05-1999.07掛職任湖南省婁底地委副書記)2001.12-2007.07,中國作協第六屆、七屆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2007.07至今,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副主席。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中共湖南省委第五、六屆候補委員及委員。

發表作品有長篇小說《美仙灣》、《橋》;中短篇小說集《光陰》、《採石場上》、《山女淚》、《男兒國里的公主》、《罪過》,散文集《太陽城》、《兒子·情人·我》、《愛之族》、《生命旅程》。其中《山道彎彎》獲全國1981年-1982年優秀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風雨山中路》、《山野情》均獲中國首屆烏金獎,長篇自傳體文學《人生路彎彎》獲全國第四屆青年讀物優秀圖書獎,中篇小說《山霧散春》、《你留下一支什麼歌》獲全國第一、二屆烏金獎。

九大景色

橋頭河是一方美麗神奇的土地,錦秀田園,氣候宜人,鍾靈毓秀。四面群山懷抱,蜿蜒清秀的湄水河似一條藍色的玉腰帶纏繞其間。橋頭河秀山麗水,有著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雖說不能與張家界、黃山等名山媲美,但山水景色,以她“小家碧玉”似的美妙姿容,使那些身臨其境的人們,怡怡自樂,盡情領略她的神韻,她的姿容,她的靈氣,她的古樸。曾任清朝兩江總督的陶澍,就面對橋頭河迷人的風光景色,情不自禁的寫下《橋市泛舟》,吟唱出心底由衷的感嘆:“明朝處處啟雲關,放舸清漣第幾灣。十里好嶧鶯館靜,半江新水鴨欄閒。堤楊帶雨枝全綠,林筍經風籜已斑。自笑桑前三宿戀,推篷時望過來山。”這就是橋頭河八大景點的真實寫照。

鳳嶺晨曦

位於橋頭河的東部邊陲,有一線奇峰異突的山脈,幾座連綿相疊的峰巒走勢,仿佛經神工鬼斧般的雕飾,宛若一對鳳凰從地而起,展翅騰飛,直奔天穹,蔚為壯觀,故名鳳凰嶺。特別每到盛夏時節,一輪紅日從嶺間噴薄而出,更是巧妙神奇,瑰麗無比。這是造物主對橋頭河情有獨鐘的恩賜,築造了一座曠世絕倫的永恆雕塑——雙鳳朝陽。這是興旺的圖騰、吉祥如意的象徵。鳳凰嶺,曾是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的戰場。1949年6月,由聶昭良率領的人民解放軍湘中一支五團,將湘西匪特武裝尹立言部全部圍困在鳳凰嶺,一夜激戰殲敵1000多人。如今,戰場硝煙已散去,你可以眺望滿山蒼翠和歲月的煙雨風塵。

蘆茅山水

在橋頭河西部,有一片美妙的山水田園。四周是一圈連綿起伏的山林竹海,野花爛漫,宛若彩屏。山腳下,村落有致,炊煙繚繞。中央是一片坦坦蕩蕩的田園,阡陌縱橫,稻菽麥浪,嫩綠金黃,隨風翻湧。秀麗的湄水河自北入南蜿蜒流轉在田園之間,兩岸堤楊垂柳,婀娜多姿,碧水掩映,無限嬌媚,更為奇妙的是,北有獅子崖,南有虎形山,綠草茵茵,如織如繡的月牙花洲相襯點綴,相得益彰,妙不可言。南面的蘆茅山林,峰巒競秀。林木參天,花草繁茂;林中棲鳥,歡歌和唱,悠揚悅耳;常被晨霧暮靄瀰漫籠罩的山河,如披輕紗,格外妖嬈,秀美宜人,置身其中,可盡情感受藍天白雲的飄逸,綠樹藍花的和諧,傾聽山鳥啾啾的甜叫,流水嘩嘩的歡笑;也可走上草灘,在綠毯似的草地打個滾,添幾分野趣,幾分童真;也可走進細沙覆地,孵石琳琅的沙灘上,著一身泳裝,翻幾個跟斗,來一場沙浴,更是妙趣橫生。

十里畫廊

流經鎮中心的十里湄水河段,既具灕江的清秀美,又有秦淮河的熱鬧氛圍。勝景迭出,一景串著一景,稱為十里畫廊。岸邊綠樹成行,花木繁茂,岸上鬧市與村莊錯落,莊上炊煙繚繞,雞啼犬吠,繁華鬧市,古鎮與田園村莊和諧地融為一體。清秀的柞樹灣、峻峭的獅子崖、幽野的寶塔腦、神奇的滑石灘、歷史久遠的古石橋、錯落別致的沿河建築、宏偉壯觀的石拱長廊,白雪翻卷的攔河壩,蔥翠的寶台山,有形有景,形隨心轉,景與意遷,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朦朦細雨中看湄水河,別有一番享受。朗日那一眼清秀、亮麗、淡雅、怡美的湄水河畔,會被絲絲霏雨所籠罩,如煙霧瀰漫,一片朦朧,十分妖嬈嫵媚。堤楊垂柳,鋪宇亭閣,輕舟拱橋,忽明忽暗,若隱若現,虛虛幻幻、飄飄渺渺,恍若置身海市蜃樓之中,心花綻開,情思涌動。

石橋長廊

修建於1995年的橋頭河新大橋,堪為湘中一絕——石拱長廊。它是橋頭河人創造的一道人文景觀。不僅結構宏偉壯觀,而且很有特色,如嬌健的長龍橫臥於碧水之上,全長285米,寬18.6米,大小拱孔七七四十九個,純石材構築,是湘中地區最大的石拱橋。景色十分壯美。佇立其中,清晨能觀看到鳳嶺晨曦,暮時又能欣賞到仙峰夕照。還可領略到長灘鯉躍的奇妙,也可感受到湄河煙雨的神秘。是輕舟盪月的最佳之處,融五景於一體,是理想的觀景台。

利涉古橋

橋頭河鎮東,有一名橋,曰“利涉橋”,據修橋碑記:湄水經橋頭時,“夾岸岩,中多巨石,怒濤洶湧,河勢溢險。病涉者多使以舟楫而漂流,往來每有滅頂濡首之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邑人張元氣為首與龍、吳、李、聶各姓捐資,眾又分募於新、邵、湘等地,張家父子更是“誓罄家藏,以濟其事”,始修橋於斯,名利涉橋,取便利眾人涉渡之意。後因石工不善而坍圯,其後裔張氏兄弟“另擇良工,採石圖新,躬親督率、拮据勤勞,食用不敢於公”,又賴邑侯勸諭,李、聶、吳、龍諸人鼎力相襄,於乾隆三年(1738年)冬再次告竣。不料又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被洪水沖毀,同治三年(1864年)眾捐款復修,歷時五載落成。古人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橋頭河傳為佳話。

利涉橋橫跨湄水,共六墩五拱,高10米,長80米,寬8米,純系大料石建成,結構嚴密,質量堅固,至今130多年仍巍然猶新。1971年,擴建為公路橋,仍基本保持原狀,僅搬掉橋上兩邊榨石,各放寬一米作行人道,加花欄,橋面鋪混凝土,載重量為汽13-拖60噸,是貫通漣源市域與省會,連線新、邵、湘、寧等縣市的重要橋樑。

行宮香火

橋頭河鎮龍灣村,有一殿宇,名“南嶽行宮”。傳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和十二月十六,是聖母和聖帝的生日,這座行宮是專為過生日而修建的,每年的這兩日,聖帝和聖公聖母必來此宮“顯聖”。於是,方圓幾十里的善男信女們,在這兩日紛紛來行宮燒香拜佛。據該殿負責人介紹:這兩天,人特多,多達數萬人。1998年,行宮收到信士捐助的“功德錢”達20餘萬元,靠近殿宇的橋頭河鎮新鋪村,幾乎家家都經營香火、鞭炮,其耗資子巨、香火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南嶽行宮遙望衡岳,近接仙峰,左鄰橋鎮,右靠湄江,萬山環拱,雄踞楚南。據碑載,該殿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當地賀國恂、聶玉齋為首,資材鳩工,艱難修成。行宮為小四合院,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磚、石、木結構,蓋小青瓦,正面門廳,外牆塑眾多彩色浮雕,從中門進入,上層為戲台,戲台藻井施彩繪,兩邊廂房為兩層木房,供僧、尼居住,後是大殿,神龕供有聖帝鍍金巨像,下設供桌並有許多蒲團,殿旁掛古鐘一座,同治六年冬月鑄造,系紫華峰九天玄女殿之物。1995年,當地和周邊村民捐資18萬元,對行宮進行了整修,並在廟後擴建“觀音殿”、“聖公聖母殿”300平方米,宿舍120平方米。

雲塔雄姿

在離鎮中心一公里遠的南部龍灣村的湄水之濱,矗立一座建築十分精工、又很壯觀的寶塔,名為梯雲塔,取其如天梯可直通雲端之意而命名。清光緒甲申年(1884)初修建。塔成八角形,高七層,達44米。塔內成圓形,有木梯螺鏇而上,上下互不碰撞,塔身各層翹角,均懸銅鈴,共48個。風吹鈴響,“叮呤叮呤”,清脆悅耳,優美動聽,為方圓百里的一大勝景。春夏秋冬、四時八節,均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攀登遊覽。

梯雲塔是革命先烈盧天放從事革命活動的場所,又是湘中武裝起義的策源地,盧天放曾題七律一首於塔壁:“梯雲高聳入天蒼,幾立巍巍氣宇昂。湄水蜿蜒如玉帶,仙峰秀麗似霓裳。天公有意河山美,造化無能黎庶康。借問征途何處覓,男兒奮志勿傍徨。”以譴責國民黨摧殘革命,號召同志奮志鬥爭,革命到底。非常遺憾的是,梯雲塔拆毀於那動亂的年代,現僅存遺址。

輕舟盪月

在盛夏酷暑之夜,搖劃輕舟,蕩漾漂游於湄水河,可休閒享樂。濃郁蒼翠的沿河兩岸花木,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情舒暢坦然;五彩斑斕的萬家燈火,灑落河面,如同白晝;習習河風,徐徐拂來,白天炎熱和緊張工作的煩躁於勞累頓消,特別是每當皓月凌空,與情人竊竊私語,悠然划行,船頭,輕輕揚起水浪,船尾悠悠蕩開碧波,灩灩地涌,柔柔地動;粼粼波光,點點倩影,柔柔亮月,水面薄霧如紗,和伴悠揚悅耳的漿聲,這種境界,如仙、如夢、如幻。

觀瀾書院

觀瀾學堂是清朝時的舊學堂,當時由安化鄉賢(當時橋頭河屬安化)兩江總督陶澍親筆題寫“觀瀾書院”,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抗日戰爭時期,長沙一師附小遷來後占用了它。觀瀾學堂的大門正對湄水,上有石刻“觀瀾學堂”四字,大門內左右是校工住房及總務、儲藏室等,進去是一方院,右邊是走廊,左邊是廁所,中間通道兩側栽有果樹。再往裡,通過兩邊是教師宿舍的過道,裡面是方形的小操坪,是每天早晚會和聚會的地方。操坪兩側是教室,正前方是教師辦公室,其後一圈都是教室。右側教室外面,土圍牆圍著運動場,牆外就是農民的水田。整個學校布局完整緊湊,面對青山綠水,不失是一處風水很好的學府。

據一位從橋頭河讀書出來的的教授回憶:“一師附小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終身難忘的。當時只有300多學生,每天一早上學,先在小操坪里按班列好縱隊,唱朝會歌,歌詞大概是:‘同學早,老師早,早上起來讀書好,努力讀書學問高,將來為國立功勞。’隨後,校長或教導主任簡短講話,即各回教室上課。兩節課後又到小操坪作課間操,完了再去上課。下午上完兩節課後,又在小操坪聚會,唱晚會歌,大意是:‘功課完畢,暫時休息,或打球,或遊戲,同學再見,老師再見,明日早晨再相會。’星期一到星期六,幾乎天天如此,但每星期六都有各種內容的周會,每學期都有一次較大型的文藝晚會。每學期有一次春遊或遠足,有一次遠足到了我家石旗莊。同學們在石旗莊看到了農夫耕田插秧,看到了美麗的田園風光,還爬山採花摘野果,玩得個個開心。學校還經常舉辦各種文化體育比賽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組織學生上街宣傳抗日。一師附小的老師大多是第一師範畢業的,教學規範,敬業踏實,學生尊師勤學,教學質量是頭等的,學生畢業後多升入長沙一中、長郡等名牌中學。

觀瀾學堂在湄水左岸,站在學堂門口,能看到河水向西南繞過滑石灘向東流去。一漲大水,波瀾壯闊,漫過滑石灘,故曰“觀瀾”。名如其實,作為清代就有的學堂,據說培育了不少讀書人,出過一些文化名士。

觀瀾學堂現改為橋頭河鎮中學,繼續為家鄉培養人才。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橋頭河採掘、鑄造業相當發達。已探明原煤儲量5518萬噸,另有鐵、矽,滑石、石灰石等多種開發價值較高的礦藏。

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便在橋頭河成立了中央直屬企業——橋頭河煤礦。職工和家屬達兩萬多人。

工業發展

橋頭河工業歷史悠久。據《安化縣誌》記載,清代橋頭河就已經出現了鑄造廠,主要製造日用鐵器,產品由湄水下湘江再出洞庭湖。

民國時,由於橋頭河水運發達,碼頭主要集中在石灣街,塘灣街一帶,船隻達兩百餘艘。所以字號湧起,商賈雲列,米市、藥鋪、醫院、發電廠、鐵器、銅器、百貨等應有盡有。

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便成立了橋頭河煤礦,後來又成立了漣源化工廠。改革開放後,國企在橋頭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的企業有:老保溫杯廠、新保溫杯廠、礦山機械廠、傘廠、鎖廠、燈泡廠........那時下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到九十年代後期便逐漸衰退倒閉。

新世紀橋頭河迎來了民企潮,現在全鎮已有民營企業46家。投資上千萬的有香港景龍(湖南)有限公司、湖南鴻力化工廠、澳大利亞硬質合金廠等;百萬規模的有鵬盛木業有限公司、年加工5萬噸的湘中蔬菜加工廠、湘中煙花爆竹有限公司等。

商貿活動

橋頭河素有“小南京”之稱,是七星、渡頭塘、龍塘、湄江等多個鄉鎮的商品集散地。歷史上與寧鄉、湘鄉、安化商貿交往密切。全鎮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向周圍鄉村輻射的貿易體系。鎮蔬菜基地產業結構調整卓見成效。

橋頭河土壤富含硒元素,特別適宜蔬菜生長。主要盛產的蔬菜有:蘿蔔、白菜、青椒、尖椒、包菜、茄子、苦瓜、冬瓜、南瓜、西紅柿等百多個品種。”橋頭河的蘿蔔一上街,藥店老闆要收攤;橋頭河的蘿蔔不放油,筷子夾起兩頭流。”這句俗語在解放前就流行在三湘大地,可見橋頭河很著名,所產蔬菜很著名,所產的蘿蔔更著名。

2002年橋頭河被列為省九大蔬菜基地和放心菜基地,種植面積3.8萬畝,年產蔬菜32萬噸以上。銷售網點遍布廣東、深圳、懷化、婁底等。此外,投資400萬集農業生產、休閒、旅遊於一體的農業科技園、蔬菜種子基地、千畝桑蠶基地、四千畝花椒基地等項目蓬勃發展,前景廣闊。

城鎮建設

橋頭河城鎮建設起步較早,發展迅速,居全市之先。方興路、橋西路環繞城區,兩側門面開發有序。橋南路亮化、綠化、美化等配套工程齊全。城區工業、生活用水用電充足。橋西路和方興路樣板街及兩路交叉路口標誌性建築的即將建立,朝陽路、新二橋的規劃,展示了極富內涵的橋頭河古貌換新顏。社會事業繁榮

交通通訊

國道207線、省道華雷線、橋祖線穿境而過,婁漣高等級公路沿西面延伸,新大橋架通南北,方興路、橋西路、交通路、橋南路環繞城區,鐵路漣鋼專用線直達該鎮,境內公路通至村組,電話普及千家萬戶。

文體事業

全鎮共有市屬高中1所,初級中學4所,國小24所。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0%,文化、體育等各項活動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機構逐步健全,綜合預防、保健、治療能力不斷增強。

“橋頭河大門四面開,笑迎賓客八方來”,古老而文明的橋頭河正以全新的姿態,竭城歡迎海內外各界有識之士前來共謀發展,同創偉業。

機構設定

石狗管理區4121112派出所4542110

桂花管理區4511248株木管理區4111528

黨政辦4542401計育辦4543877

財政所4544199國土所4541256

民政所4544088合管站4541500

獸醫站4542434

政務中心4542401建設站4542321

中心學校4542363

衛生院4542387廣電站4542460

電力站4544110

自來水廠4544321

百度地圖

地址: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