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五市

河西五市

河西是指黃河以西地區,因今甘肅西部地區在祁連山河西走廊,故稱河西走廊地區的五個地級市為河西五市。分別為武威、張掖、金昌、酒泉和嘉峪關。

基本信息

河西五市

河西五市分別是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金昌、酒泉(肅州)和嘉峪關。

城市簡介

武威市

武威景色 武威景色

武威市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總面積33249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底,總人口192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涼州區。 武威古稱涼州,六朝時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唐初的大涼都曾在此建都,以後歷為郡、州、府治。

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是“絲綢之路”的要隘,一度成為北方佛教的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曲,西涼樂、西涼伎都在這裡形成和發展。文物古蹟有皇娘娘台新石器文化遺址、唐大雲寺銅鐘、海藏寺、羅什塔、文廟、鐘樓、雷台觀及碑刻等。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為國家文物珍品。

張掖市

張掖白塔 張掖白塔

張掖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下轄甘州、臨澤、肅南、山丹等五縣一區。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東鄰武威和金昌,西連酒泉和嘉峪關,南與青海省毗鄰,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面積40874平方公里,人口131萬(截至2011年)。民族分布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藏族等26個少數民族。

金昌市

金昌 金昌

金昌市位於東經101°04′35″—102°43′40″,北緯37°47′10″—39°00′30″。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北、東與民勤縣相連,東南與武威市相靠,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相接,西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搭界,西與張掖市山丹、民樂縣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毗鄰。

金昌市人民政府駐金川。 全市總面積8896平方公里。其中永昌縣5877平方公里,金川區3019平方公里。金昌新興的資源型城市,自然資源豐富,被稱作中國的“鎳都”。

酒泉市

酒泉 酒泉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東接張掖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接蒙古國。東西長約680公里,南北寬約550公里,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占甘肅省面積的42%,全市轄“一區兩市四縣”(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和阿克塞縣),總人口110萬人。這裡是古絲綢之路黃金地段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一片充滿神奇魅力和無限生機的熱土,著名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就在這裡。

酒泉市是河西五市的經濟商貿和交流中心,作為全國面積第三大,接壤地區最多的地級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交流中心,被授予了“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國家電商發展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嘉峪關市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距省會蘭州776千米;西連石油城玉門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枕黑山與酒泉金塔縣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相連線,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因1958年國家“一五”計畫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而興起的一座新興的工業旅遊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1965年建市,全市總面積2935平方千米,城區規劃面積26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60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30萬人,城市化率91%。

嘉峪關市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大口徑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名列全省各地州市之首。199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36個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進入全國55個人均GDP過萬元的經濟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於全國84個經濟明星城市的第64位;此後又先後獲得了“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省“無毒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諸多褒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