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造型精美、結構巧妙的古塔,在我國已成為不可多得的獨特景觀。如果說輝煌壯觀的故宮,氣勢磅礴的長城是中國古建築的大手筆,那么造型各異的古塔就是中國古建築吸收外來文化的傑作了。在中國古代小說作品中,塔往往被賦予神奇的力量:托塔李天王用手中的寶塔降妖伏魔,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鎮在雷峰塔下……久遠的神話故事為塔抹上了層層神秘的色彩。可以說,古塔以種種耳熟能詳的方式,深深存在於每個人的視覺與精神中。古塔還以其挺秀優美的姿態,點綴著祖國的大好河山。許多塔已成為某一城市、某一地區的象徵。概述
河源龜峰塔位於源城的龜峰山,處於東江與新豐江交匯處,因其建在一個酷似大龜的獨立山頭上而得名。龜峰塔創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歷來被列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東江第一塔”美譽,是廣東省首批公布的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龜峰塔平面為六角形,首層外壁邊長為5.4米,牆體厚為3.3米,塔心室邊長1.6米,通高42.6米。塔正門向東,塔外觀為七層,內為十四層,一明一暗,有如竹子,節節上升,層層收分。各層設有杉木樓板加鋪方磚。其中暗層有穿牆上下兩個門,四個佛龕;明層有一門通往另一層平台,另有五個門孔通往外邊平座欄桿。平塔屬青磚結構,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層狗牙磚疊墊出挑,出檐較其它塔寬而厚。平座設有木欄桿,每層六角均有角柱,柱間飾橫架欄額相聯,是典型的宋代仿木樓閣式磚塔。每層塔檐現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當滴水,角梁下懸掛銅鐘。龜峰塔經870多年的風雨侵蝕,台基被塵土堆積埋沒,塔檐與平座崩塌,瓦面無存,塔內各層原有木樓板亦已毀盡。1989年,河源建市後,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以“修舊復舊”、“不改變文物原貌”為原則,市政府著手重修。由鐵鑄覆盆、寶瓶、九級相輪及寶珠等組成的塔剎,就是維修時設計的。
淵源
據《河源縣誌》記載,龜峰塔為明代知縣陸大觀建造,但在同一縣誌“藝文篇”中卻記載有元代詩人謝天與吟詠龜峰塔的詩:“屹屹孤峰萬古名,浮圖高聳入秋晴。望中如似昂天筆,倒寫雲箋雁字橫。”據此證明,龜峰塔在元代就已存在。民間還留傳該塔為神仙所造,並有“河源塔無頂”的傳說。但據有關專家考證,龜峰塔原有塔頂,只是因為“鹹豐三年壬子,龜峰塔崩第一級”(見《河源縣誌》)所造成的。縣誌所記的“崩第一級”即是原來的塔頂。1 989年修復前,在塔腔第六層發現的一條大橫樑,就是建塔時用來承托塔頂的實物見證。從首層塔身外面的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周圍出土的柱礎石可以證實,該塔原有副階存在,即首層六角深出4米木樑塔檐,俗稱“塔裙”。1989年修繕過程中,在第六層發現0.40×0.40米的承托剎桿柱的梁枋構件。在第三層西面和北面分別發現刻有“紹興二年壬子十一月廿九塔磚”、“紹熙四年十二月廿一”紀年的銘文磚;在第七層北面出檐牙磚還發現刻有“萬曆三十年修”紀年的銘文磚。這兩塊銘文磚不但解開了該塔創建實際年代的千古之謎,而且還證實了明代萬曆年間曾重修過一次的史實。而承托剎桿橫樑的發現,是進一步證實龜峰塔原有塔頂的實物依據。一般來說,有塔必有廟(寺),龜峰塔也不例外,其附屬建築“龜峰廟”也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市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深有感嘆:“龜峰廟從古至今一直香火很旺,有許多外地遊人來到龜峰塔觀光,他們大都是衝著龜峰廟來的。”
承載著870多年風霜的龜峰塔,顯莊嚴雄偉,瑰麗秀拔。登上該塔憑欄四眺,河源市區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