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區不同、習俗各異、語言多樣,往往獨樹一幟,各有千秋,使“花兒”的演唱更加豐富多彩。一次“花兒會”,吸引方圓數縣的民眾,少則超千,多則數萬,會期延續數天。傳統的“花兒會”是民眾自我娛樂的極好時機。一年中“花兒會”,從農曆二月二的互助威遠鎮的擂台會開始,之後是哈拉直溝三月二十七至三十的毛荷堡“花兒會”,四月初八樂都王家莊老爺山的“花兒會”。但規模較大的多在五月以後,僅端陽節就有民和峽門、樂都中壩、化隆昂思多3個會。六月更是高潮期,從月初到月末,一個接一個,六月六、六月十五前後同一時間就有民和七里寺,大通老爺山、祁家寺,互助五峰寺、丹麻,樂都水峽和瞿曇寺,平安夏宗寺,化隆雄先及貴德河陰等。各地“花兒會”的日期都是固定的。但地區不同,各有特色。互助的以當地土族為主,唱的是土族“花兒”;民和的回族為多,唱“回族花兒”;樂都則多是漢、藏族,化隆的回、漢、藏都有,既唱“花兒”,又唱“酒麴”,有的歌手兩種都唱。一般的一男一女、一問一答地對唱,依次獻唱,爭魁奪首。
相關詞條
-
青海花兒會
“花兒”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廣大地區的民歌,譽為大西北之魂,是國家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團結的象徵,人類罕見的文化現象,2009年9...
西北五省 民和七里寺 樂都瞿壇寺 互助丹麻場 大通老爺山 -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是指青藏高原大坂山與積石山之間,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由東往西依次為湟水流域的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西...
概述 文化積澱 宗教寺院 民族風情 河湟風景 -
花兒·老爺山花兒會
老爺山花兒會是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老爺山舉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動,它產生於明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伴隨著“朝山浪會”活動,從以娛神...
信息 簡述 大通老爺山花兒會簡介 青海首屆老爺山原生態花兒會 -
花兒·瞿曇寺花兒會
瞿曇寺花兒會同時也是當地的廟會,從農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在青海各地花兒會中規模較大、影響深遠。據考證,瞿曇寺花兒會從清道光年間...
信息 簡述 “花兒”常識 “花兒”的形式多樣 -
花兒·七里寺花兒會
七里寺峽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南古鄯鎮境內的小積石山麓。在這裡舉行的花兒會至少已有百年歷史。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八方民眾盛裝舉傘結伴而來,六七萬人云集峽...
信息 簡述 六月六“花兒會”相約七里寺 -
青海花兒
“花兒”是一種山歌,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的廣大地區以及新疆的個別地區。幾百年來,聚居在青海東部地區的漢、回、撒拉、土等民族,各自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花兒...
介紹 產生地域 流派 曲調 其他相關 -
丹麻場花兒會
丹麻場花兒會:是青海省土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的一種社會活動日。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這裡。河灘及其附近一片小小的樹林子,是唱花兒的主要場所。...
簡介 起源 -
寧夏花兒
“花兒”又稱“少年”,是流傳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區的一種民歌,實際上是一種高腔山歌。在“花兒”對唱中,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
簡介 花兒劇 花兒之鄉 主要劇目 藝術特點 -
臨夏花兒
臨夏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2004年10月19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中國花兒之鄉”稱號。花兒是流行於甘肅省臨夏、甘南、岷縣等地...
概述 流派 花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