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瞿曇寺花兒會

花兒·瞿曇寺花兒會

瞿曇寺花兒會同時也是當地的廟會,從農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在青海各地花兒會中規模較大、影響深遠。據考證,瞿曇寺花兒會從清道光年間瞿曇寺開廟會起,至清末民初逐漸發展成一定規模的花兒會。

信息

花兒·瞿曇寺花兒會國家級Ⅱ—20
..

簡述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瞿曇寺花兒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瞿曇寺花兒會同時也是當地的廟會,從農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在青海各地花兒會中規模較大、影響深遠。據考證,瞿曇寺花兒會從清道光年間瞿曇寺開廟會起,至清末民初逐漸發展成一定規模的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是當地民眾交流花兒的最大舞台,許多民間花兒歌手從這裡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區。
..

“花兒”是在山裡唱的情歌,多是在田間勞動、山中放牧、趕車上路、河裡淘金時,即興順口編唱的。由於是情歌,得迴避長輩與家人,不僅家裡不能唱,村子裡禁唱,平時,即使是過年過節或有什麼喜慶,也是從來不唱“花兒”的。只有到“花兒”會上,你才可以放開喉嚨盡情地唱。
瞿曇寺花兒會參與民眾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也踴躍參加。在演唱曲令上,除當地的《碾伯令》外,還有《白牡丹令》、《尕馬兒令》、《水紅花令》、《三閃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愛的“拉伊”在這裡也有廣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等,其中最能體現瞿曇寺花兒會民間特色的就是兩個陣營的對歌。
瞿曇寺花兒會還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底蘊,對花兒會的生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樂都縣是河湟地區有名的“文化縣”,瞿曇寺花兒會因而成為研究大型民俗活動與地方文化發展關係最好的典型個案。
作為有影響的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在當地發揮著促進民間物資交流、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豐富民眾生活等多方面的實用功能。

“花兒”常識

“花兒”分三類
根據“花兒”的發源地,我們可把“花兒”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河州花兒”,發源於河州地區,即今甘肅省臨夏縣,現在遍及臨洮、康樂、和政、廣和、永靖、夏河等縣,有的流傳到寧夏。
第二類叫“洮岷花兒”,在洮岷地區,即現在甘肅省的臨潭、岷縣、單尼一帶。
第三類是“西寧花兒”,發源於西寧地區,即現在青海省的西寧、湟源、貴德、樂都、循化一帶。三個地區的“花兒”各有特色。

“花兒”的形式多樣

“花兒”有句、令、調之分。“花兒”的句,要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河州花兒”與“西寧花兒”為四句一首,少數為六句一首:“洮岷花兒”一般三句為一首,少數六句為一首。六句的“花兒”又叫“又套兒”。構成“花兒”的句子編排,三個地區基本相同,大都是前半段引用典故,後半段表達感情。
..
“令”即曲名。“花兒”的令,一般為地區和民族的名稱,如“河州”令、“馬營”令、“土族”令、“東鄉”令、“保全”令等,有數十種至上百種。各地區的令又沒法統一,因而各不相同。“調”即“花兒”的歌譜。不同的令有不同的唱法,也就有不同的歌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