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說唱道情

河東說唱道情

河東道情,起源於古河東,分布於山西晉南一帶及黃河兩岸。源於道教,它是過去道士傳播道義,唱、吟的一種形式,後人稱“道曲”、“道歌”、“仙樂”。

河東說唱道情起源

河東道情,起源於古河東,分布於山西晉南一帶及黃河兩岸。源於道教,它是過去道士傳播道義,唱、吟的一種形式,後人稱“道曲”、“道歌”、“仙樂”。

分區

1、河東說唱道情(鹽湖區)

運城市鹽湖區(原運城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秦、晉、豫三角地帶,古稱河東,是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人傑地靈,物化天寶,在沿襲相傳的歷史長河中,保留了珍貴的民族民間說唱藝術——河東說唱道情。
河東道情,起源於古河東,分布於山西晉南一帶及黃河兩岸。源於道教,它是過去道士傳播道義,唱、吟的一種形式,後人稱“道曲”、“道歌”、“仙樂”。由於在過去是以地攤說唱的形式演唱,故稱“河東說唱道情”。
清朝中葉是河東說唱道情活動的昌盛時期,在河東一帶廣為流傳。光緒三年(1877年)長江府村李天才,將河東說唱道情傳播於河南省西部、陝西省和甘肅省的部分地區,為河東說唱道情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河東說唱道情演出時,常以五至八人為一班(俗稱八仙班),多用於祭祀、祝賀、喜慶等。其特點:一、演唱時為坐唱,說唱兼備,先說後唱,以唱為主;演唱用地方官話,很具有地方風韻。二、詞本以長篇和中篇為主。三、唱腔屬曲牌體,唱腔的基本形態和旋律走向是激進與跳躍並存。四、音樂屬燕樂七聲音階徵調式。五、演奏以漁鼓、簡板、四胡、分分(碰鈴的一種)、三才板為主,藝人們吹、拉、彈、唱樣樣兼之。2006年,“河東說唱道情”被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河東說唱道情(永濟)

永濟道情有兩個流派。東路道情是以卿頭鎮曾家營村為代表(包括卿頭、王杜、土樂、高淮、三婁寺等村)稱曾家營道情。西路道情是以韓陽鎮為代表(包括辛店、王店、王家店、盤底、韓家莊、七社等村)稱韓陽道情。
永濟道情劇(曲)目內容豐富,唱詞通俗易懂,聲腔屬板體和曲牌體並用,另外還吸收有民間小調,主要組成部分是“皂羅袍”、“耍孩兒”在調式上有宮、徵之分。宮調以“3”、“6”為主音,多表現明快豪放、喜悅的情懷,徵調則宜表現抒情、憂傷、規勸、溫順的思緒。
曲牌主要有《分手》、《大救駕》、《滿庭芳》、《樂逍遙》、《漁翁》、《鬥雞嘴》、《龍虎鬥》、《愁腸曲》、《吊死鬼》、《風擺柳》、《滴淚巾》、《拜新年四季花》等,主要伴奏樂器為四弦、笛子、三才板。
主要劇目:《堯訪舜》、《煞娘家》、《小姑賢》、《隔門賢》、《恩仇記》等,現代劇目主要 《嶺南風雲》《 開園時節》等。
永濟道情源於道教。它是通過又吟又唱的形式,勸化人尊老愛幼、扶正祛邪、助人為樂、勤儉持家、揚善棄惡、改惡從善,在宣傳教義的同時,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特點

河東說唱道情在說唱時以長篇為主,中、短篇為輔。長篇以二十四孝、修仙學道為主,中篇短篇主要反映忠義、廉恥和民間生活瑣事。中、短篇多歌頌傳統道德、忠孝節悌、禮義廉恥及民間生活瑣事等。河東說唱道情舊時的演出場地多為村鎮的街巷、祭祀或祝賀的一些場所。說唱時要擺一張八仙桌放兩把椅子,上首坐的是漁鼓、簡板,四弦,其餘人皆坐板凳。開唱前都有一定的演唱行規與習俗。如“還願”由樂班主用韻白高誦還願誦詞:“祭獻香茶五果,明燈寶燭一堂。居家發願慶吉祥,蒙神福祿早降。香在爐中燭在台牞花在瓶中四季開,果在盤中隨時獻,奉請眾神赴宴來。”
河東說唱道情是一種古老的曲藝形式,它的唱腔被藝人稱做“環口句”。演唱特點是“一環三波”牞即每首曲牌為三段牞每段後“起波”,即“幫腔”“眾和”的形式,每次起波後一般都演奏一首器樂曲牌。藝人們在演唱時有一種特殊的發音方法,真假嗓子相結合,多用假嗓子唱(高音),用假嗓子的地方較多。發出的聲音尖亮清脆,當地土語叫“乾碗十三”。此外,還有獨特的行話,如吃飯(首米)、睡覺(碎根)、趕路(載溝)、有人請唱(也就台格)、定弦(寫平)、開始唱(列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