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南財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是河南財經學院勞動經濟系,成立於1989年,同年招收勞動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後於1993年更名為勞動人事系。

簡介

為整合河南財經學院公共管理類教育資源,提高公共管理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快全院學科專業建設步伐,院黨委2005年8月29日研究決定,由勞動人事系全體教職工生、文化傳播系公共管理專業師生、經濟學系行政管理專業師生共同組建—河南財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實力

公共管理學院現有勞動經濟學碩士點一個,本科專業四個: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另有一個科研服務機構,河南財經學院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服務中心。承擔著碩士研究生、本科生、成人函授教育和全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考前培訓任務。
公共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31人,在師資隊伍中正副教授9人,省級專家2人,90%的老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博士和在讀博士6人,碩士生導師6人,另聘6名省內外專家、學者為我院的名譽教授。迄今為止,公共管理學院的教職工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二十餘項;共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15項。
公共管理學院現有國家統招本科生近1100人,研究生兩屆共8人,本專科成人函授在校生200餘人。學生在全國全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屢獲殊榮,共獲得國家級獎勵3項,省級獎勵8項。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全院前二名,就業區域大多分布在省內外各大中城市,畢業生考研成功率每年都在 20%左右。
公共管理學院勞動經濟學碩士點簡介:
勞動經濟學碩士點現有:勞動力市場與就業、勞動關係研究、薪酬管理與社會保障等三個研究方向。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熟練掌握勞動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本專業較高理論造詣,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政部門、經濟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工作,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公共管理學院本科專業簡介: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與經濟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能在政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高能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薪酬管理、勞動就業概論、社會保障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勞動人事統計學、社會保障會計學、財政學、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化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套用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以及國家機關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組織行為學、行政學、人力資源管理學、公共政策學、管理經濟學、管理倫理學、公共管理案例、公共關係學、公文寫作、市場學等。
行政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具有較高政治理論素質,掌握現代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管理、經營、策劃、調研、交際能力,可以勝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一般行政管理工作或從事行政管理學方面教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學、公共管理學、公共經濟學、公共政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領導科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需要的,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政部門、經濟管理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薪酬管理、績效及培訓、勞動仲裁、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務輸出等管理和具體操作工作,以及在學校、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績效評估、社會保障學、勞動就業學、勞動法學、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測評、人力資源統計學、人力資源會計學、勞動心理學等。
公共管理學院是河南財經學院成立的第一個由系改院的教學單位。我們將在院黨委、院行政的直接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念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興院的第一要務。並在實際工作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