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方誌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8月1日)
精裝: 72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1226785
條形碼: 9787801226785
尺寸: 26 x 18.8 x 4.4 cm
重量: 1.7 Kg
內容簡介
《河北省志·第79卷:文化志》記述有史以來至1993年年底以前河北省文化藝術事業興衰嬗變及其主要成就。本志內容涉及範圍,以河北省1993年年底以前所轄地、市及省直文化藝術部門為主,並根據行政區劃的變動,特別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因河北省地處晉察冀、晉冀魯豫根據地和冀察熱遼解放區,敘述範圍略有突破。
本志使用的統計數字,主要採用河北省文化廳(局)的統計數據,以及各地、市和省直文化藝術單位統計上報數字。數字書寫及紀元表述,按1986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公布的《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執行。
本志表述歷史階段的詞語,使用的“新中國成立”或“建國”前後,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以數字標註的“××年代”,系指公元20世紀內的年代。
本志資料來源廣泛(主要資料來源已列入本志《編後記》),經核實後載入,一般不註明出處。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管理機構及文化建設
第一章 革命根據地時期
第一節 晉察冀邊區
第二節 晉冀魯豫邊區
第三節 華北人民政府
第二章 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文化管理
第一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第三節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第四節 十年動亂時期
第五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
第三章 新時期的文化市場管理
第一節 文化市場
第二節 領導機構
第三節 管理與整頓
第四節 管理法規
第二篇 戲劇
第一章 河北戲曲發展概況
第一節 清代以前古典戲曲
第二節 清代的近代戲曲
第三節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戲曲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當代戲曲
第二章 戲曲劇種及其著名演員
第一節 河北梆子
第二節 評劇
第三節 絲弦與老調
第四節 平調、落子與花鼓落子
第五節 秧歌系列
第六節 皮影戲與唐劇
第七節 賽戲(賽賽)
第八節 南鑼、黃驊漁鼓戲、漁家樂、傀儡戲
第九節 小落子、東路二人台、蔚州弦子腔
第十節 哈哈腔、詩賦弦、羅羅腔(笛子調、官佐調、橫岐調、上四調、新穎調、二八調)、碰板調、賢寓調
第十一節 河北亂彈、四股弦、羅戲、二呼嚕
第十二節 高腔、崑曲(北方崑曲)、京劇
第十三節 豫劇、河南曲劇、墜子戲、懷梆、懷調、大平調
第十四節 呂劇、東路梆子、柳子戲、南詞調、北詞兩夾弦
第十五節 晉劇與西調
第三章 戲曲職業演出團體
第一節 河北省直戲曲職業劇團
第二節 地、市、縣戲曲職業劇團
第四章 新型戲劇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話劇、歌劇
第二節 社會主義時期的話劇、歌劇
第五章 新型表演藝術演出團體
第一節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演出社團
第二節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前後組建的文工團
第三節 專業化的話劇、歌舞劇院團
第四節 專業化的文工團、藝術團
第五節 河北話劇界著名演員
第六章 創作與研究
第一節 戲劇創作、研究機構
第二節 主要劇目及主創人員
第三節 戲劇研究成果(部分)
第四節 河北省歷屆戲劇匯演(戲劇節)及參加華北地區和全國戲劇匯演
第三篇 曲藝
第一章 曲種及藝人
第一節 當地曲種及主要演員
第二節 外來曲種及主要演員
第二章 書目
第一節 傳統書目
第二節 新編書目
第三章 演出
第一節 演出團體
第二節 演出活動
第四章 創作與研究
第一節 新書創作
第二節 藝術研究
第四篇 雜技
第一章 雜技種類及著名藝人
第一節 地面雜技
第二節 高空雜技
第三節 魔術
第四節 仿聲口技
第五節 丑角滑稽
第六節 馬戲
第二章 雜技團隊及人員培訓
第一節 雜技班社
第二節 抗日雜技團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地方雜技團隊
第四節 河北省雜技團
第五節 人員培訓與理論研究
第三章 雜技之鄉及國際東方雜技賽場
第一節 雜技之鄉——吳橋
第二節 國際東方雜技賽場——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
第五篇 音樂
第一章 民歌
第一節 民歌品類
第二節 舊時民歌的表現內容
第三節 新民歌
第二章 民間器樂
第一節 鼓吹樂
第二節 鑼鼓樂
第三節 吹打樂
第四節 絲竹樂
第五節 獨奏樂
第六節 咔戲和吹歌
第三章 戲曲音樂
第一節 傳統戲曲音樂
第二節 戲曲音樂改革
第四章 曲藝音樂
第一節 西河大鼓音樂
第二節 樂亭大鼓音樂
第三節 其他鼓書音樂
第五章 宗教音樂
第一節 道教音樂
第二節 佛教音樂
第三節 基督教、天主教音樂
第四節 伊斯蘭教音樂
第五節 儒教音樂
第六節 類宗教音樂
第六章 近當代音樂
第一節 清末民初的近代音樂
第二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音樂活動
第三節 社會主義時期的河北音樂
第六篇 舞蹈
第一章 民間舞蹈
第一節 種類
第二節 獨具特色的舞種
第二章 舞蹈團隊
第一節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舞蹈隊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舞蹈團隊
第三章 舞蹈活動
第一節 舊社會的舞蹈活動
第二節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舞蹈活動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舞蹈藝術及舞蹈家
第四節 舞蹈匯演及藝術評比
第五節 舞蹈人員培訓
第七篇 美術
第一章 繪畫
第一節 中國畫
第二節 其他畫種
第二章 雕塑
第一節 古代雕塑
第三章 壁畫
第四章 民眾美術
第五章 民間美術
第六章 工藝美術
第七章 隊伍建設和事業管理
第八篇 書法篆刻
第一章 歷代著名書法家及碑貼墨跡
第二章 書法篆刻組織及其活動
第九篇 攝影
第一章 隊伍建設
第二章 攝影活動
第十篇 民眾文化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二章 民眾文化管理
第三章 民眾文化活動
第四章 民眾文化學會及其學術研究活動
第十一篇 圖書館
第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圖書館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化系統公共圖書館
第三章 部門圖書館
第四章 業務培訓與學術研究
第五章 藏書家、圖書館事業家
第十二篇 電影發行放映
第一章 電影發行
第二章 電影放映
第三章 電影宣傳與隊伍建設
第四章 電影經營措施
第十三篇 演出場所與演出管理
第一章 新中國成立前的演出場所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演出場所
第三章 經營管理
第十四篇 藝術教育與文化科技
第一章 新中國成立前的藝術教育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藝術教育
第三章 文化科技
編後記
附表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