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戲曲

在河北曾經流行和正在流行的劇種,有30多個,其中河北土生土長的有26個。目前全省專業劇團總計200個,從業人員約15,000多名。對中國戲曲藝術或對本劇種發展貢獻較大、較有影響的演員有近百人。其中有的馳名國內外,在中國戲曲史上有一定的貢獻。

歷史淵源

河北最古老的劇種,首推北昆及高腔。這兩個劇種,均來自南方。明末清初傳到北方的崑曲與七腔,由於長期在河北民間演出,與當地語言結合而形成新的昆、弋支派。因其藝人多為高陽和安新一帶人,故又稱高陽崑腔和高陽高腔(活動在北京的則稱京腔)。1917年王益友、韓世昌、侯益隆、陶顯庭、郝振基等組成。“榮慶班”到京演出,曾一度使崑曲在京復興。由於唱、白用北方語言,表演開朗粗獷,形成獨特風格。其劇目以歷史戲和武打戲最有特色,如《安天會》、《夜奔》、《麒麟閣》、《探莊》等。解放前夕,已瀕絕響,1957年在京建立北方崑劇院,並陸續排演了《紅霞》等新戲,使其得以保留下來。而高腔,在清康熙、乾隆之際,曾經盛極一時,民間班社林立,人民喜聞樂見。就連清王朝軍事操練,出征班師,野外狩獵,乃至節日、壽慶等無不演出。當時王公大臣甚至宮廷之中都有班社,據說極盛時上演劇目有150多個,經常上演者有30餘出。但因音高調單,漸失觀眾,已近絕響。如今僅民間花會高蹺還保留部分節目及演唱。

評價

河北梆子,也叫京梆子、秦腔和山陝梆子,系由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衍變而成。流行於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東北三省,山東、河南亦有部分地區流傳。音調高昂激越,並表現慷慨悲壯情緒。屬板腔體,主奏樂器為板胡及笛子。傳統劇目有500餘出,《金水橋》、《杜十娘》、《蝴蝶杯》、《教子》等影響較大。清末民國初還編有時裝戲近200個,可惜保存甚少。田際雲、郭寶臣、侯俊山、魏連升、劉喜奎等都是譽滿京、津及河北、東北的著名演員。 評劇,系在灤縣一帶的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吸收京、梆及皮影等音樂和表演形成的。早期稱平腔梆子或蹦蹦。1912年成兆才、月明珠等在唐山演出《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王少安趕船》等,影響極大。流行於河北農村和東北各地,後有了女演員,進入京、津大城市,擴大了影響。解放後小白玉霜、新鳳霞、韓少雲等都深為民眾喜愛。《劉巧兒》、《小女婿》、《秦香蓮》等已成為全國性劇目,評劇也成為全國性大劇種。 另外老調、絲弦、哈哈腔、平調、落子、亂彈、西調、四股弦、淮調等亦流行某一地區,定縣秧歌、隆堯秧歌、蔚縣秧歌等亦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曾流行保定一帶的橫歧調、上四調、新穎調等,目前已經絕響。唯1959年所產生的唐劇,以其新穎優美的唱腔,細膩質樸的表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