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寧,E.

沙里寧,E.

沙里寧,美國現代建築師,1910年8月20日生於芬蘭一個藝術家家庭,父親G.E.沙里寧是建築師,母親是雕塑家。1923年全家移居美國。沙里寧於1929年赴巴黎學習雕刻,一年後返美。1934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系,翌年遊學歐洲,回美國後,在父親的建築事務所工作。1950年,父親去世,他獨自開業。1961年9月1日卒於密西根州。1962年,美國建築師協會追授他金質獎章。

正文

沙里寧,E. E·沙里寧1910年8月20日生於芬蘭一個藝術家家庭,父親是建築師,母親是雕塑家。1923年全家移居美國。沙里寧於1929年赴巴黎學習雕刻,一年後返美。1934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系後,在父親的建築事務所工作。1950年獨自開業。 

雕塑建築師沙里寧受母親影響喜好雕塑,後學建築,成為負有盛名的有雕塑風格的建築師。他的作品富於獨創性,不落前人窠臼,甚至在自己的前後作品之間也都難以找到相同的痕跡。沙里寧著手每一項建築創作,都竭力探索理想方案。他在50年代創作的一個個作品使崇拜者讚嘆不已,使評論家困惑不解。沙里寧一生中沒有形成自己定型的建築風格,而是在不斷創立新的風格。他說:“惟一使我感興趣的建築是作為造型藝術的建築,我刻意追求的也正是這個。”他對待建築創作的態度和所留下的富於變化的獨創性作品,影響深遠。
主要作品  1939年他同父親合作,在華盛頓史密斯學會美術館設計競賽中獲一等獎,但因故未建。1940年父子合作又設計了伊利諾州克羅島國小,這是一座平面舒展開敞、尺度適合學童的單層建築,獲得廣泛好評,對戰後國小校舍設計很有影響。他們父子合作的作品多為小型建築,但通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1948~1956)是個例外。這個建築群有25幢建築物,環繞一個規整的人工湖中有帶雕塑特點的水塔
促使沙里寧走上獨特發展道路而名聞世界的是聖路易市傑斐遜國家紀念碑。這座高寬各為 190米的外貼不鏽鋼拋物線形拱門,造型雄偉,線條流暢,象徵該市為美國開發西部的大門,獲得1948年設計競賽一等獎,此碑於60年代建成。他在1952年設計了麻省理工學院禮堂和小教堂(1955年建成),禮堂採用只有三個支點的八分之一殼作屋頂,教堂為圓形磚砌建築。1958年為耶魯大學設計了冰球館,採用懸索結構,沿球場縱軸線布置一根鋼筋混凝土拱梁,懸索分別由兩側垂下,固定在觀眾席上。建築造型奔放舒展,表達出冰球運動的速度和力量。他最令人驚奇的作品要算紐約甘迺迪機場的美國環球航空公司候機樓(1956~1962,見彩圖)。建築外形象展翅的大鵬,動勢很強;屋頂由四塊現澆鋼筋混凝土殼體組合而成,幾片殼體只在幾個點相連,空隙處布置天窗,樓內的空間富於變化。這是一個憑藉現代技術把建築同雕塑結合起來的作品。被普遍認為是他的傑作的,還有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候機樓(1958~1962,見彩圖)。大樓為懸索屋頂,跨度45.6米,長度為 182.5米,人流則沿縱向行進。跨中屋頂低矮,下設辦理登機手續等一系列管理用房;跨端空間高敞,供旅客集散之用。結構形式與功能結合妥善,輕巧的懸索屋頂象徵飛翔,與結構本身的特點合拍,顯得十分自然。塔台頂上有一個像佛教寶剎似的球狀物,批評者認為與整個建築不協調。

他最令人驚奇的作品是紐約甘迺迪機場的美國環球航空公司侯機樓,建築外形象展翅的大鳥,動勢很強;屋頂由四塊澆鋼筋混凝土殼體組合而成,幾片殼體只在幾個點相連,空隙處布置天窗,樓內的空間富於變化。這是一個憑藉現代技術把建築同雕塑結合起來的作品。他的另一傑作是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候機樓。大樓為懸索屋頂,跨度45.6米,長度為182.5米,人流沿縱向行進。跨中屋頂低矮,下設辦理登機手續等一系列管理用房;跨端空間高敞,供旅客集散之用。結構形式與功能結合妥善,輕巧的懸索屋頂象徵飛翔,與結構本身的特點合拍,顯得十分自然。 
沙里寧是一個將建築的功能與藝術效果真正完美結合的建築家,他獨特的藝術想像力和建築思想以及留下的雕塑性非常強的作品,對後來的建築影響深遠。
沙里寧,E. 沙里寧,E.
 
沙里寧,E. 沙里寧,E.
 
沙里寧,E. 沙里寧,E.

配圖

沙里寧,E. 沙里寧,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