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沙彌
沙彌,原語可能出自龜茲語的 samane 或 sammir,或于闐語的 ssamana。意譯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惡行慈,覓求圓寂的意思。在佛教僧團中...
雲岡石窟藏品 簡介 據典 十戒 法同 -
沙彌尼律儀
梵語沙彌尼。此翻息慈女。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云勤□女。亦云求寂女。律儀者。十戒律諸(二十二種)威儀也。 沙彌尼律儀是女人剃髮學佛修行證道的...
要略 正文 -
沙彌律儀
梵語沙彌,此雲息慈,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律儀者,十戒律諸(二十四種)威儀也。沙彌律儀,是比丘戒之根,是菩薩戒之源,初發心...
簡要 原文欣賞 -
沙彌十戒
沙彌的生活軌範,共有十條守則,名為沙彌十戒, ①不殺害有情:此與素食思想雖有關聯,但卻並不等於規定素食,而是規定不得殺生。 ②不偷盜他人財物:乃至一針一...
條例 沙彌十戒 其它 -
沙彌尼
龜茲語為 Samanen,未滿二十歲出家的女子,受過沙彌十戒後,稱為沙彌尼。出家男子稱“沙彌”。
釋義 分類 -
僧官制度
僧官制度,是封建社會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務的制度。始於後秦,以後歷代因之。所設立的僧官有僧正、僧主和僧錄等。僧正的職責是“自正正人,克敷政令”以各...
起源及任務 歷史發展 相關僧文 -
名字沙彌
佛教術語,二十歲已上為沙彌者,以其為可作大僧之年歲故也。 行事鈔下四曰:“從二十至七十,名字沙彌。 ”同資持記下四之二曰:“名字者本是僧位,緣未及故。
-
法顯[東晉名僧]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高僧,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人。 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
人物生平 背景 著述 人物貢獻 人物軼事 -
僧璨
僧璨(約公元510年-606年),又作僧粲,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圓寂,生年及事跡不詳,為中國佛教禪宗三祖,曾跟隨二祖慧可學佛數年,後得授與衣缽為禪...
簡介 師承 貢獻 弟子 著述 -
僧團
佛教術語,意指由佛教出家僧侶所組成的團體,也可用於泛指所有的佛教僧侶(出家人)。
種類 源流 制度 成員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