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沃勒斯坦是世界體系理論的創始人,他的多卷本專著《現代世界體系》集中討論了三個主題,即:世界體系的形成、運作及基本趨向。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較深刻地揭示了經濟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的危機,是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理論新範式。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在對資本主義分析和世界體系未來展望時帶有局限性和歷史悲觀主義色彩。伊曼紐爾·沃勒斯坦(1930- ),在西方學術界被稱為“新馬克思主義”學者,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的傑出教授,擔任國際社會學協會主席等數十項學術職務。他發表的一系列論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演變的專著,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當今西方學術界,把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為一個世界體系的歷史來研究,已經形成一個國際性學派。沃勒斯坦就是這個學派的核心人物。
世界體系理論簡述
世界體系理論興起於70年代,其標誌是美國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於1974年出版的《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16世紀資本主義農業和歐洲世界經濟的起源》。在20世紀50、60年代,以帕森斯為代表的現代化理論家認為,西方已開發國家所經歷的道路正是不已開發國家要重複的道路,即現代化就是西化、美國化。這種“西方中心論”遭到了眾多的反對,其中“依附論”和“世界體系論”就是兩種主要的回應。與“依附論”把國家作為研究單位不同的是,“世界體系”理論將世界看作一個整體,通過對政治、經濟和文明三個層次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心——半邊緣——邊緣”結構的發展變遷和運作機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非常有必要研究和借鑑“世界體系”理論,更全面地解讀當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矛盾、困境和發展趨勢,同時更清晰地看到作為“反體系”力量的社會主義的前景。“世界體系”理論:概念與理論淵源
什麼是世界體系?沃勒斯坦認為,“世界體系是具有廣泛勞動分工的社會體系,它具有範圍、結構、成員集團、合理規則和凝聚力。”①(第1卷,P15)判斷社會體系的標準有兩個:一是這個體系內的生活是獨立自足的;二是這個體系發展的原動力是內在的。國家、民族、種族集團都不是完整的體系。依照這個判斷標準,迄今為止,只存在兩種不同的世界體系:世界帝國和世界經濟體。世界帝國是一個控制大片地域的單一政治體系;而世界經濟正好相反,它只是一個自成一體的經濟網路,沒有統一的政治中心。帝國是五千年來世界舞台的恆久特徵,政治集權既是它得以形成的原因,也是其最終消亡的根源。因為:政治集權能憑藉暴力(貢品和賦稅)來保證經濟從邊緣向中心流動;但是,這種政治結構所必需的官僚制度吸取了過多的利潤,尤其當壓迫和剝削引起反抗從而擴大了軍事開支的時候。當現代世界的社會成就、技術進步、生產方式的發展消除了過於累贅的政治上層建築的“浪費”,從而大大增加了剩餘價值從低階層向高階層,從邊緣到中心,從多數人向少數人的流量時,世界帝國的歷史使命就宣告終結,現代世界經濟體系的序幕在16世紀拉開了。沃勒斯坦的研究就由此處展開。其邏輯假設是:資本主義是一個歷史體系,它有周期性,趨向是衰退。②(P72)“世界體系”理論的產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其創始人沃勒斯坦早年曾從事戰後非洲發展研究,在長期調查研究中他認識到,60年代西方現代化理論將發展看作是開發中國家單個發展的局限性,以及假定存在一個普遍發展模式的不可行性。這一經歷成了沃勒斯坦從事“世界體系”研究的內在動因。就理論及研究方法淵源而言,世界體系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受多種社會理論的影響。在研究方法上,沃勒斯坦借鑑了法國年鑑派長時段、大範圍的研究,融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地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於一爐,創建了“多學科一體化”①(第1卷,P11)的研究方法。在理論淵源上,沃勒斯坦借用了布羅代爾“經濟世界”的概念,吸收了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捷耶夫的長波理論,從馬克思那裡繼承了有關資本積累的政治經濟學和階級分析法,又借用了依附論的中心—邊緣模型和外因論分析,並從現代化理論中吸取了一定的內因論發展觀。另外,結構功能主義也對世界體系理論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世界體系”論的基本觀點
世界體系理論的最大特點是以世界體系為基本分析單位。沃勒斯坦認為,人類歷史雖然包含著各個不同的部落、種族、民族和民族國家的歷史,但這些歷史從來不是孤立地發展的,總是相互聯繫形成一定的“世界性體系”。尤其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以後日益擴展,“直至覆蓋了全球”,①(第1卷,P1)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超然於世外。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沃勒斯坦常常用“世界體系”代稱“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世界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15世紀末16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開始以西北歐為中心,形成“世界性經濟體系”,即“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沃勒斯坦認為,世界體系有兩個構成成分: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是以世界範圍的勞動分工為基礎而建立的,在這種分工中,世界經濟體的不同區域(中心、邊緣、半邊緣)被派定承擔特定的經濟角色,發展出不同的階級結構,因而使用不同的勞動控制方式,從世界經濟體系的運轉中獲利也就不平等。①(第1卷,P162)三種角色中缺掉任何一種,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獨立國家的形成以及國家體系的出現,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與以前具有單一政治結構的世界帝國之間相區別的重要標誌。在勞動分工和資本積累的作用下,出現了世界經濟中心區的強國和世界經濟邊緣區的弱國,強國之間相互競爭便形成了歷史上的霸權國家,弱國對強國的不滿便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的“反體系運動”。從16世紀到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共出現了三個霸權國家:16世紀中葉的荷蘭、17、18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中葉的美國。“問題在於,稱霸是短暫的,一個國家一旦成為霸權國,它也就開始衰落。”①(第1卷,P38)由此引發整個世界格局的一系列巨變。世界體系的結構
根據資本積累、技術以及勞動分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存在三重結構:中心、邊緣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半邊緣。中心國家是那些在世界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依靠先進技術和工業產品控制支配其他國家的國家;邊緣國家指那些不得不以出口自然資源和初級產品而受控於中心國家的國家;而半邊緣國家指那些既可以某種程度上控制邊緣國家,又在某種程度上受控於中心國家的國家。沃勒斯坦的三級結構說是在依附理論的中心——邊緣結構模型基礎上,創造性的填充進一個“半邊緣”結構而形成的。因為,從現實來看,中心——邊緣兩極結構模型不符合存在大量中間形態國家的現實狀況;從理論體系來看,兩極結構也必然導致大量尖銳的矛盾衝突,危及體系的穩定性。
世界體系的整體發展規律
通過對16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分析,沃勒斯坦提出了世界體系的整體發展規律:周期性節律和長期性趨勢。周期性節律是世界經濟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內在矛盾所引發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擴張——收縮周期性循環。在康德拉捷耶夫的長波理論基礎上,沃勒斯坦指出,世界體系的長波每40-50年重複一次,每一周期的停滯期都給世界體系中生產格局的重組提供了機會和動力,並為下一周期的擴張做準備。周期性節律不僅使世界經濟體系內部發生相對的位置變動,而且也提供了世界體系長期發展趨勢的基本動力。長期性趨勢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廣度和深度上的不斷擴展,在達到極限後最終將自行消亡。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狀態與發展過程都是這兩種規律在該局部地區的綜合反映,也是受其決定的結果。
世界體系理論的國家觀
首先,世界體系決定國家發展。沃勒斯坦認為,一個國家或社會在世界體系中地位的升降以及何時和如何升降,除自身努力的影響外,主要是由世界體系的發展周期決定的。每到世界經濟向上和向下運動交替的時期,邊緣、半邊緣國家就有了升遷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世界體系的金字塔型的三極結構是固定的,即一些國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伴隨著另外一些國家地位的下降,所有國家同時發展以及個別國家和社會的單獨發展階段都是不存在的。其次,國家對世界體系也有影響。一方面,國家是世界體系的載體,是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關鍵要素。“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出現後,占據統治地位的社會勢力為維護和發展自己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國家。中心地區的君主們通過建立官僚制、發展軍事力量、建構合法性、促進國民的一體化等途徑極大的強化了國家機器,使國家在資本積累和管理剩餘價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③(P48)另一方面,國家行為影響世界經濟體系的微觀布局。國家不是一個單純的政治概念,國家機器、政體結構以及各種政治運行機制實際都是圍繞特定經濟目標設定的,其基本職能是通過干預市場運行來促進資本積累,影響收入分配。因此,國家不是守夜人,而是參與者,它直接介入經濟領域,協助資產階級進行剝削。世界體系的文明衝突
沃勒斯坦認為,產生於16世紀歐洲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本來也是一種特殊文明,但隨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全球範圍的擴張,這種“特殊文明”通過社會科學和意識形態被逐漸普遍化,並且在普遍化的過程中異化為一種維護“中心”利益的意識形態工具,其實質就是實現中心國家文明模式的普遍化,最終導致世界性的文明衝突。②(P3)對“世界體系”論的幾點反思
目前方興未艾的全球化運動對於資本主義來說,正是“資本主義第一次接近成為一種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已成為一種真正的全球現象”,“它的運動法則、它的矛盾正在普遍化——商品經濟、資本積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潤的邏輯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④(P276)這就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矛盾在政治、經濟、文明三個層次展現得更加清晰。“世界體系”理論迎合了這一需要,以整個世界而不是單純的已開發國家為研究對象,為分析當代資本主義提供了一種理論新範式。然而,作為發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儘管世界體系理論與現代化理論和依附理論相比有諸多的進步之處,但依然存在著一些不盡完善之處。首先,世界體系論對現代化的理解失之片面。發展理論以現代化為基本研究對象。在沃勒斯坦看來,現代化等同於資本主義化,而資本主義化就是資本支配下的經濟剝削關係的擴展。但事實上,資本主義化除了工業化、世界性的經濟剝削和兩極分化,還包括政治制度、社會結構、文化觀念、歷史傳統等方面的重要變遷。
其次,世界體系論的“結構決定論”(外部因素決定論)過於僵化。世界體系論認為,世界體系本身固有的整體發展規律決定著其構成要素的單個國家在體系中的地位變動。這種觀點顯然與一些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有差距。作為發展理論,這種整體研究法忽略了具體國家不同歷史對期的特殊發展過程,忽視了對具體國家發展道路的探討,缺乏實際套用性。
再次,世界體系理論對經濟體系與政治體系的相互關係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沃勒斯坦認為,國家在世界體系中的經濟地位決定它的政治地位。這一觀點有悖於現實,如在二戰後發展迅速的日本就被稱為經濟巨人、政治侏儒;前蘇聯在政治和軍事上堪稱世界霸主,但在經濟上尚不能說已進入中心國家。因此,儘管資本主義對於民族國家的產生具有決定性意義,但政治系統也有其自身的發展邏輯,不是完全由經濟決定的。對此,吉登斯的批評是“沃勒斯坦的觀點包含著一種令人生厭的功能主義和經濟化約論的綜合。”⑤(P206)
最後,世界體系理論陷入歷史悲觀主義與懷疑論的泥沼。沃勒斯坦認為,雖然世界體系具有自我調節機制,這使得它能在500年間度過一次次的危機,不斷鞏固和完善,然而,它本身固有的不平等和由此引起的各種緊張關係始終不能消除,致使它如今已進入“混亂的告終”①(第1卷,中文版序言)時期。於是一種具有更高生產效率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的新的世界體系將取而代之,這就是“社會主義世界政府”①(第1卷,P348)。但是,新體系究竟什麼樣,如何產生,沃氏卻認為難以預測。由於他對未來體系設計的模糊性、空想性和不可控制性,導致沃勒斯坦在否定之後無所立論,懷疑之後無所創新,最終陷入了歷史悲觀主義。
世界體系理論的學術價值
儘管存在不足,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所包含的豐厚的學術價值卻是不容否認的。例如,他提出獨特的經濟周期理論,即從政治視角看經濟現象:“資本主義經濟擴張引起供過於求的周期性危機的原因在於,供給取決於單個的企業家(對他們來說,擴張時期增加產量就預示著獲取厚利的前景);而需求則決定於群體(通過政治機器調節收入分配)。在既定的世界範圍的分配狀況下,只要生產不斷擴大,遲早會爆發經濟危機。要有兩方面的努力才能消除這種背離。其一,收縮、停止或減緩不斷擴大的生產;其二,重新安排收入的分配,以增加全球性需求,最後才得以出現一次新的擴張。”①(第1卷,P130)比起單純的經濟分析,沃勒斯坦把“政治機器對收入分配的調節”納入到經濟周期的考察中,顯然解釋力更強。再如,沃勒斯坦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動力的分析也富有新意。相對於不少西方學者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動力歸結為產權私有和“小政府、大社會”的自由市場競爭,沃氏依據詳實的史實提出不同看法:“現代世界體系的早期,國家在歐洲世界經濟體中起著經濟中心的作用。……在整個現代時期國家權力持續增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看來需要並促進了這一增強中央集權與國內控制的長過程,至少在中心國家是這樣。”①(第1卷,P136)這一觀點與“守夜人”的國家觀形成鮮明對照,對西方國家的集權傾向作出了合理的詮釋,同時也揭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就是一個最大的剩餘價值的“吸收器”。在沃勒斯坦的著述中,象這樣具有獨到見解的分析隨處可見。正因如此,在80年代,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既已享譽西方學術界,至今他仍是這一世界性學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整體性、巨觀性、綜合性的理論視野;“多學科一體化”的研究方法;以及一系列宏闊而敏銳的充滿現實感的獨特觀點,都使得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學者不得不在他們的研究中一再引述沃勒斯坦的觀點,即使他們未必贊同他。雖然研究的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演變規律,但是沃勒斯坦對於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大國一直予以重視。他在為中文版《現代世界體系》所作的序言中真誠的指出:“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將會在決定人類共同命運(的歷史進程)中起重大的作用。”正如沃勒斯坦所言,作為世界大國,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中國在許多重大的國際事務中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作為後發展國家,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是如何利用世界經濟體系使本國經濟得到持續高速發展。自從1840年,中國被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強迫納入到國際條約體系以來,以中國為中心的傳統東亞朝貢體系被徹底分化,資本主義的擴張使封閉保守的中國被迫捲入世界體系的邊緣。新中國成立後的曲折發展,進一步使中國認識到積極的順應時代潮流,漸進的推行改革開放是實現現代化的必行之路。放眼世界,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正迅速向一體化方向發展,使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形成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而社會主義國家也不可避免的要捲入到這一體系之中來。這個體系的實質就是世界性的市場化。因此,中國為了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生存,就必須加入到世貿組織中來。世貿組織是一個全球性的貿易協調組織,它的所有原則都是圍繞著開放市場、平等競爭展開的。這對我國的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但同時也要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遊戲規則”有利於中心國家的情況下,如何“與群狼共舞”又確保自身安全,是當前學者們熱切關注的主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更需要中國。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為中國的發展研究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新視角,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① 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②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
③ 布羅代爾.資本主義的動力[M].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7。
④ 埃倫·伍德.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還是資本主義[A].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C](張世鵬等編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⑤ 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M]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