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編 者:沂水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編纂人員:王祚厚 主編 李貴友 段維德 張家朴 李長森 副主編
出 版:濟南齊魯書社
時 間:1997年
書 號:ISBN7-5333-0638-4
其它信息:500冊 1364千字 878頁 彩圖 18碼 108.00元
圖書概述
沂水縣修志始於明代。明嘉靖《沂水縣誌》由沂水知縣李如楫主修,未刊、已佚。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 公鼐主修《沂水縣誌》,共6卷,未刊,早佚。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知縣黃臚登主修《沂水縣誌》,共2冊,約6萬字,是沂水現存最早的縣誌。道光七年(1827)沂水知縣張燮主修《沂水縣誌》,共10卷,18萬字。民國23年(1934)縣長張里元纂修《沂水縣誌》,後因戰亂志稿遺失。
新編《沂水縣誌》1983年1月始修,蒐集資料1500餘萬字,五易篇目,四易其稿,於1997年11月出版。本志上限始於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發端;下限至1990年底,部分史事延至1995年底。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人物、附錄、編後記外,全書31卷,依次為:行政區域、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電業、交通、郵電、商業、糧油、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管理、城鄉建設、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軍事、民政、人事、勞動、教育、科技、衛生·醫藥、體育、文化、廣播·電視、風俗·宗教、方言。
沂水概況
沂水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沂山南麓,臨沂市北部。隋開皇十六年(596) 改東安縣為沂水縣,沿用至今。因沂河流經境內而得名。此後沂水縣境域又多次變動。1990年,全縣總面積為2434.8平方千米,轄10鎮、21鄉。
沂水縣是個山區大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62.5%。其山脈多為沂山、蒙山山脈。北部沂山南側的泰薄頂,海拔916.1米,為縣境最高峰。境內大小河流622條,其中沂河為山東省第一大河。北部的跋山水庫,為山東省第三大水庫。地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乾冷,雨雪較少。1990年,全縣人口1107917人,漢族占99.55%,還有回族、滿族、藏族、朝鮮族、白族、高山族、壯族等16個少數民族。沂水縣物產豐富,現已探明礦藏32種,以鐵、花崗岩、石灰岩、鉀長石、石英岩為主;是全國花生生產基地縣、百強縣;烤菸享譽省內外;蘋果、山楂、板栗、核桃、柿子、桃等乾鮮果品豐富。沂水酸棗仁產量居山東省第二位,是全國酸棗仁生產基地縣。
沂水縣是農業縣,農業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地瓜、花生、黃煙等,畜牧業以豬、羊、牛為主。199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3.7664億元,是 1978年的2.89倍、1949年的11.9倍。
改革開放後,全縣工業生產和鄉鎮企業獲得快速發展。1990年,全縣形成食品、紡織、建材、化工、裘革、冶金等14個門類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企業達7929個,工業總產值7.3258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6%。主要產品100多種,有13種產品被評為省級以上優秀產品。
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程度的提高。1990年城鎮居民人均收人1754元,比1980年增加1.7倍;農民人均收入507元,比1980年增加4.5倍。城鄉存款5.038億元,比1980年增加6.08倍,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
1990年,全縣有省、縣、鄉公路28條,總里程546.11千米,村村通公路,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輻射狀交通網。郵電機構有30處,郵路總長度3113.5千米,城鄉電話總容量4120門,初步建立起現代化的郵電通訊網。
沂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有屬舊石器晚期的南窪洞遺址,新石器晚期的乾洞遺址,著名的齊長城遺址等。新中國成立後,教育文化事業獲得更大發展。l990年全縣有普通中學67所、中等師範1所、職業中學5所、國小1230所、幼稚園44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廣播電視台、電影院等文化設施基本齊備。
沂水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委、分局曾駐此。《大眾日報》在此創刊,八路軍山東縱隊在此成立,沂水一度是山東革命根據地的領導和指揮中心。羅榮桓,徐向前、洪濤、黎玉、張經武、朱瑞、王建安等均曾在此戰鬥工作。抗戰時期,在中共領導下,沂水人民奮勇抗日、支持抗日。發生在沂水的重大兵事就有9次,先後成立了11支抗日人民武裝,有3170名青年參軍,966人為國捐軀,並湧現出模範軍屬王步榮,擁軍支前模範李強德,“沂蒙紅嫂”祖秀蓮和“戰鬥模範村”李家峪,“叢山密林的紅堡壘”南牆峪等典型代表。解放戰爭中,又成為山東解放區的重要根據地,全縣出錢出力出人支援解放事業,有11926人參軍,2474人壯烈犧牲,支前民工有27萬人次。粟裕、陳毅在沂水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沂水縣人民為民族解放、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貢獻。
圖書獲獎
新編《沂水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