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誌

沂源縣始建於1944年,歷史上未修過志。 1990年轄6鎮、11鄉,678個行政村、1039個自然村。 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730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2.3%。

沂源縣始建於1944年,歷史上未修過志。新編《沂源縣誌》1982年10月始修,共蒐集文字資料1700萬字、 口碑資料100餘萬字,於1995年9月定稿付印。本志上限1944年(部分內容至清代) ,下限1990年底,部分內容適當下延。全書設: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經濟管理、農業、林業、工業、商業、糧食、交通·郵電、財稅、金融、城鄉建設、黨派群團、政權·政協、政法、軍事、民政、人事·勞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醫藥·衛生、風情習俗、人物等26編。
沂源縣位於山東省中部沂蒙山區。 1944年5月由沂水、臨朐、蒙陰縣部分地域組成, 總面積1732.13平方千米。因地處沂河源頭而得名。最早的山東人“沂源猿人”即孕育生長在沂源。元朝至民國時,沂源為沂水、臨朐、蒙陰三縣屬地。1944年建縣後,先後隸屬中共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和沂水專區臨沂專區、臨沂地區行政公署,1990年1月1日劃歸淄博市。沂源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層巒疊嶂,峰秀谷幽,有山頭2075個,河流1600條。境內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1990年轄6鎮、11鄉,678個行政村、1039個自然村。有漢、回、蒙古、藏、滿、壯、朝鮮族7個民族,計56786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0.44%。 境內礦藏資源較多,有鐵、金、銀、銅、鋅、煤炭、石膏、鋁礬土、鉀長石、石灰石、石英石、方解石等。生物資源豐富,主產小麥、玉米、地瓜。沂源的土特名產黃煙、蘋果、花生、蠶繭久負盛名。家畜、家禽品種繁多,其中沂蒙黑山羊聞名全省。野生動植物有上千個品種,其中沂源全蠍全省產量第一,享譽全國。沂源景色秀麗,歷史悠久。有著名的“沂源猿人”化石遺址、上崖洞舊石器遺址;有中儒林墓葬群和一批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有東安古郡治所和古齊國長城遺址;有荊山寺、棲真觀、神清宮、織女洞、隋唐摩崖造像等古蹟;有山東第四高峰魯山森林風景區及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群。傑出人物有明代吏部尚書杜澤、河南按察使江孔燧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沂源人民有12749人參軍,有1768人為國捐軀。 1990年, 全縣農業總產值16529萬元;糧食總產148254噸,比1978年糧田面積減少13%, 總產量增長7%;果品總產量3.9萬噸,比1978年增長79%。全縣林木覆蓋率由1978年的21%提高到32.3%, 被國家評為造林綠化先進單位。沂源工業起步較晚,1949年, 全縣工業產值僅10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730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2.3%。已形成採掘、電力、機械、建材、化工、玻璃、造紙、紡織、製革、塑膠、服裝、食品等18種行業的工業體系,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1333家。 1953年,全縣第一條公路博沂路建成通車,翌年開通長途電話。1990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568.8千米,擁有客、貨車2447輛,年客運量105萬人次,貨運量113萬噸。全縣有郵電局、所19處,郵路總長257千米,郵電業務總收入286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沂源縣教育事業逐步建立起由幼兒教育到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到業餘教育的教育體系。1990年,縣城建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和文博圖書檔案機構。鄉(鎮)建有廣播放大站、 文化站、電影放映隊等。1978年至1990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項,其中有41項為省市級獎。 新編《沂源縣誌》重點突出了沂蒙革命老區特色,在政權政協、黨派群團、民政、軍事等編章重點記述。在《軍事》編中,重點記述了沂源人民抗擊日偽的事跡及解放戰爭中的南麻戰役。自然地理編重點記述了作為沂蒙山腹地的沂源縣的地貌、山崮、河流、自然資源等特點。《沂源縣誌》在農業、林業等編,詳細記述了沂源縣在新中國成立後,大力開展造林綠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種植果品、花椒、黃煙、藥材等經濟作物的情況。 沂源縣既是革命老區,同時又是貧困山區縣。志書翔實地記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採取綜合措施,對沂源縣進行扶貧開發的事例。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6元。 沂源雖然是山區農業縣,但工業也有自己的特色。志書在記述這些內容時,重點表現由“大躍進”時上馬的一批工業企業,在20世紀60年代國家進行經濟政策調整時,實事求是地保留了一批企業,後來這批企業成為全縣的經濟支柱。在工業編中,沂源悠久的採煤業的發展變化情況記述的也較有特色。 新編《沂源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