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果
“直流電在土中作用及其對土的物理力學性的影響”獲中國科學院1957年科學獎三等獎,“土的液化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987年四等獎。參加編著《唐山大地震震害》獲國家地震局1988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1989年二等獎。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岩土與水工建築物相互作用研究”,其中具體負責的課題“散粒體地基上土石壩混凝土防滲牆研究”獲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學進步獎1997年一等獎和水利部科技進步獎1999年三等獎、主編《中國水利工程震害資料彙編1961-1985年》內部資料,出版《土的動力強度和液化特性》科技專著。1978年被水利電力部評為水利電力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1985年被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評為全國抗震系統先進工作者,1992年被建設部授予抗震防災先進工作者稱號;1993年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1993年度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大獎。
社會評價
土力學及土壩、地基抗震學家。
生平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194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1952年獲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從事結合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水工建築物地震震害分析和抗震設計中飽和土液化問題的研究,重點研究飽和砂土的液化機理及其在振動作用下的孔隙水壓力產生、擴散和消散基本規律,初步建立了計算模式的雛型。
1966年邢台地震以後,更加集中於水工建築物地基和土石壩的抗震研究。
出版專著《土的動力強度和液化特性》,闡明了土體液化與極限平衡和破壞的區別和關係。主編了《中國水利工程震害資料彙編1961-1986》歷史性內部資料。對土工抗震問題,提出了工程措施比理論計算更為可靠和地震變形分析比穩定分析更有意義的看法。
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