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古

汪古

汪古族(蒙古語:Onggud ,西里爾蒙古文:Онгууд) ,是金元時期陰山以北的民族,或譯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拉施都丁《史集》解釋說:金朝皇帝為了防禦蒙古、克烈、乃蠻等族,修築了一道大牆,蒙古語叫unkuh,交給該族守衛,因此得名汪古。

由來

Wanggu(onghut)

變化過程

起源

唐會昌元年(841),回鶻為黠戛斯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於陰山地區。故其貴族與高昌回鶻一樣,以卜國可罕為始祖唐末,此部同李克用率領的沙陀部關係密切,能有部分沙陀人融合,因此又自詡為“晉王”“沙陀雁門節度”(即李克用)的後裔。後臣屬於遼。金滅遼,又臣屬於金,在此期間,又吸收了一些從西域內遷的回鶻人、亡遼的契丹人,以及鄰近的漢族和西夏人。繼回鶻之後,韃靼族在漠北稱雄,漠北諸族一概被稱為韃靼,汪古在唐、五代史書中也被認為是韃靼“別部”。但汪古的基本成分是由操突厥語的各族人結合而成,容貌和面的習俗同蒙古人有明顯差別,故遼、金時稱他們為白韃靼,以區別於蒙古語族的韃靼或黑韃靼。元朝將汪古列入色目人中。

12世紀末,淨州以北的邊牆建成,汪古族主攝叔、阿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繼為金朝守邊,稱北平王1203年,成吉思汗滅克烈部,乃蠻太陽汗遣使約汪古一起對抗蒙古,阿兀思將太陽汗的意圖報告成吉思汗,並發兵會合蒙古軍同攻乃蠻。成吉思汗以阿兀思自動歸附,乃任命他為五千戶汪古人的首領,許嫁以女兒阿海公主,並相約兩家世代通婚,敦交友之好,互稱“安答”(anda,契交)、“忽答”(quda,親家)。

阿兀思長子不顏昔班、侄鎮國、次子孛耀合相繼襲位,稱北平王,娶阿拉海公主。孛耀合次子愛不花娶忽必烈女,至元間稱為丞相,主汪古族事。愛不花長子闊里吉思繼任,元成宗鐵穆耳時,受封高唐王,娶成宗女,鎮守西北邊境,被篤哇軍俘虜後遇害。其弟術忽難襲高唐王,又進封王、趙王。術忽難傳位闊里吉思子術安,術安娶泰定帝姊。從此,汪古族主相繼襲爵趙王。

分布

汪古族原住邊牆以外,其中心為黑水(今內蒙古達茂旗艾不蓋河)附近的按打堡子。蒙古滅金,又據有淨州(今內蒙古四子王旗城卜子村)、砂井(今四子王旗紅格爾公社)與集寧(今內蒙古察右前旗巴彥塔拉公社土城子)等地。按打堡子在元代建起城池和王府,初稱新城,後改名靜安,又改德寧(今內蒙古達茂旗鄂倫蘇木)。集寧、德寧、淨州和砂井元代都升為路,各領一縣,是趙王的直屬領地,由他自選官吏治理。

汪古人和汪古領主的屬民也散布在陰山以南和中原廣大地區。元代還有幾個著名的汪古家族。淨州馬氏於金末遷開封,在金、元兩朝世代任官,其中馬祖常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按竺邇出身陰山邊塞,因出征甘陝四川等地有功,任征行大元帥。其孫趙世延,官至御史中丞,中書平章政事。鞏昌另有一支汪氏,世襲鞏昌等路便宜都總帥。

主要經營

汪古族主要經營畜牧業。少數人會種秫,元代出現了專業的“種田白達達戶”。元朝在汪古族領地設定驛站,開闢了木鄰(morin,蒙語意為馬)驛道,通往漠北;又設榷場、和糴所和官倉。集寧、德寧、淨州和砂井等地,因處於交通要道,官民貿易發達,形成了一些城鎮和村落。從各城鎮的遺蹟判斷,當地已有燒制磚瓦、陶器和冶鑄銅鐵等手工業部門。

文化水平較高

汪古族處在不同文化的各民族之間,許多人通曉多種語言文字、文化水平較高,有人專以充當通譯人為業。汪古人多信奉聶斯托利派基督教,取基督教名,墓石刻十字和敘利亞文銘文,專設管理諸路也里可溫總管府治理。汪古族主也扶持佛寺,尊禮高僧,同時又崇尚儒家,集寧、淨州、德寧城中都建有孔子廟,設有學校。闊里吉思曾建萬卷堂收藏經史。

遷徙

元亡,末代趙王汪古圖降明,也有不少汪古人遷至內地。

遼金年間,遊牧於陰山長城一帶汪古族中部分貴族尚自稱是沙陀後裔,奉晉王李克用為先祖,元朝建立之後一部分隨克烈,乃蠻族西遷到中亞,後逐漸融入蒙古族。

現狀

今天汪古族以汪古特氏的姓氏主要分布在蒙古民族的各個民系之中,以今赤峰地區各旗分布最多,內蒙古東部取漢姓王、汪、穆,西部取漢姓文,王。除此之外中亞一些突厥民族中也存在汪古族,是蒙古軍隊西征時留下的後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