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文廟

江陰文廟

江陰文廟位於江蘇省江陰市人民中路196號,廟宇始建於北宋景祐三年(1036),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祭祀完善孔子的祠廟,舊時儒學教官衙署所在地。江陰文廟,總體布局採用中軸對稱的宮殿式,仿照山東曲阜孔廟的風格建造,是江陰文化古城的標記。由於江陰文廟是江陰古城的儒學聖地和江陰科舉時代的最高學府,所以江陰居民歷來有大年初一到文廟“走三橋”,以求“鴻運高照”的習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江陰文廟江陰文廟
始建於北宋初年的乾興、天聖年間(1022-1023年),後經元、明、清及民初五十多次擴修,成為蘇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文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景佑重建文宣王廟記》碑載,宋初在江陰觀風門外就建有文廟,供學子肄業其中。景佑三年,知軍范宗古因文廟離監獄太近,特將文廟遷到城內軍治東南,就是現今的廟址。南宗紹粉年間,建講堂,設軍學,立義廩,修東西序,拓泮宮,建御書閣,先賢祠,文廟已具相當規模。

元、明、清三朝迭遭兵燹,江陰文廟不斷修葺。元時,江陰稱州,軍學改為州學。知州張獻、李師善、翟諒相繼修學宮,增築君子堂,池上建“霄月”、“光風”兩亭,供學者休憩,規模比宋時擴大一倍。至正十二年(1352),泰州張士誠派髙郵義軍攻江陰,廟學被毀。明初,江陰降州為縣。洪武二年,太祖詔諭中書省:“宜令郡縣皆立學校”。於是,全國各地紛紛建廟興學。
學宮以“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被封為江陰侯的吳良,在原址恢復廟學。

洪武十五年(1382),江陰縣庫撥田租六百石為師生俸廩及春秋二祭之費,後定製設倉於學,歲收糧米三百六十石。嘉靖二十四年(1545),有學田九十三畝十一分一厘。文廟依靠田租收入和社會賢達的捐贈供學宮師生一伙食及廟學修葺。

洪武三年至三十年,知縣吳志遠、王衡、蔣宥先後建講堂、戟門、廨舍、射圃。宣德六年(1431),江南巡撫周忱、知縣朱應祖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君子堂、時習、日新二齋。天順門年知縣周斌購地拓學。

弘治七年(1494),知縣黃傅購民房,建名宦、鄉賢二祠。正德二年(1507)知縣劉紘依照洪武二十六年的“左廟右學”規制大修廟學。

明倫堂江陰文廟
嘉靖十年(1531),奉詔改文宣王廟為“先師廟”,大成殿孔子像改為木主神位。十二年,知縣李元陽在觀德堂正前南建啟聖公祠,祀孔子父叔梁紇。以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程(顥、頤)和朱憙之父配享。

崇禎十年(1637),學政倪元珙對文廟所有殿、堂、門、廡、階礎、墉垣進行整修。

公元1644年,清王朝人關後,同樣把尊孔崇儒放在重要的地位。自順治至光緒的二百六十四年間,修廟共二十餘次。

順治二年(1645)八月,江陰義民抗清守城被屠,城內僅倖存50餘人。文廟除大成殿、明倫堂外,其它建築均遭到嚴重損壞。

順治九年至康熙年閭,先後有七次修葺。雍正四年(1726),知縣祁文瀚倡捐整修,邑人楊名時(時任吏部尚書仍管雲南巡撫事)捐千金大修,使正殿、齋、樓得以改觀。

乾隆二年(1737),知縣蔡樹大興土木,擴建明倫堂,奉例擴啟聖祠為五王殿,造“金聲”、“玉振”東、西兩坊以節行人。又浚河池,修橋、垣。形成了以殿、堂、閣、祠、池、橋為主體,齋、廡、廨、圃、庫、亭、坊、河配套的左廟右學嚴謹格局,周垣近2000米(合378畝)。嘉慶、道光年間,在多次修葺中又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至此,文廟規制大備。)

鹹豐十年,太平軍占領江陰城,文廟又遭戰火破壞。自同治六年至光緒五年,以12年時間全面復建,耗銀46670兩,除尊經閣未重建外,余均按原樣恢復。因廟學規模宏大,各縣前來問禮者不絕。清末廢科舉,興學堂,縣學終止。

民國後,文廟建築歸縣中學使用,數度受到兵擾。70年代起,因改建校舍開闢人民路,文廟建築群有一部分被拆毀。所幸廟內的主要建築物保存得較為完整,經過精心修繕,已重現昔日的風采。

建築格局

江陰文廟江陰文廟
江陰文廟,總體布局採用中軸對稱的宮殿式,仿照山東曲阜孔廟的風格建造,是江陰文化古城的標記,也是江陰古城的儒學聖地和江陰科舉時代的最高學府。其位於江陰市區繁華的人民中路北側。

新中國成立後,文廟建築在縣立中學使用中得到保護。七十年代因翻建校舍、拓修大街,石坊、照壁、欞星門、崇聖祠等先後被拆毀,所幸大成門、東西翼房、大成殿、明倫堂、東、西廡房等主體建築和泮池三橋尚存。但終因年久失修,風雨侵蝕和人為改建等原因,大部分已破敗不堪,岌岌可危。

修復後的江陰文廟占地8356.5平方米,南北縱深169.58米,總建築面積3830平方米。從欞星門到明倫堂,次第三進。主體建築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附設建築分列左右,對稱排列,氣勢恢宏。

廟內景點

欞星門

江陰文廟欞星門江陰文廟欞星門
現存文廟南端的第一道大門,叫欞星門。靈星即天田星,是傳說中管天田的神。古人祭天,先祭靈星,以祈五穀豐登。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始置靈星門”。因孔子倡導的儒學被歷代統治者奉為國學,後人將“靈星”之名移於孔廟之門,意為像尊天一樣尊孔。

修復後的江陰文廟欞星門東西長13.5米,高6.6米。斫石六柱,沖天柱式。三門均安設朱紅柵欄,左、右接牆垣,垣旁各置“一應文武大小官員至此下馬”碑。石柱前後用石抱鼓夾抱,額枋兩面為篆書陰文“欞星門”三字。額枋上層刻月兔和金烏圖,反面為“日”、“月”字,意寓孔子的德行與日月同輝。

據史料曲阜孔廟的欞星門柱久為木質,直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改石質,而欞星門江陰文廟的欞星門至少從明代起就已經使用石柱式,可見江陰文廟的“規模髙於其他郡縣”一說是完全有依據的。
據瘠乾隆《江陰縣誌》載,舊時欞星門在南,依次還有文廟石坊、金聲玉振坊、玉帶河、廟左右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照壁及魁星石,與中街相通。後來,欞星門以南建築因各種原因先後被拆除,玉帶河被填。1995年重建欞星門時,根據實際條件,比原址北移了數十公尺。

泮橋

泮池泮池

泮橋是文廟前泮池上的橋。文廟前有“泮水”,狀如半月形的水池,亦稱泮池。泮橋一律為三座石拱橋組合而成(亦稱三橋),以示享受王禮。孔子是春秋未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論語》是孔子儒學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學說自漢武帝以來被歷代封建帝王所尊崇,被奉為兩千多年道德、文化的正統,詔令天下各郡縣都應建立文廟。孔子本人死後亦被歷代封建皇帝加封:“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聖者,王也。”孔廟規制享受王禮,“文武官員到此一應下馬”的巨型石碑立於文廟牌樓門外兩側。

泮池

江陰文廟前的泮池為東西長44米,弓高為17.7米的半月形水池,泮橋為三穿九洞石拱橋。江陰泮橋橋長17.7米,中孔跨徑為6.5米,兩邊孔跨徑為5.0米。中間正橋寬3.3米,東西兩輔橋寬2.76米。正橋與輔橋之間的間隔為1.8米。主橋略高於輔橋。
古時封建帝王尊崇孔子,推崇儒學,每年要舉行祭孔典禮。其規格之高場面之隆重,等同王禮。舉行祭孔典禮時,皇帝和大臣及官員走正橋,侍從和儀仗隊走輔橋,規制之嚴不得逾越。全國各州府縣亦仿照。

泮橋為青石結構,主拱圈、側牆均為青石砌築,橋面和橋攔亦為青石鋪設架構,體現明代建築風貌。其主橋拱圈還保留了數塊宋代建橋石材,其特徵是褚紅色多孔花崗岩。橋攔柱為青石鐫刻的蓮花頂,造型樸實精美。泮池的攔桿柱為褐黃色花崗岩鐫刻的蓮花頂,造型與橋攔柱相同。主橋正中橋面鑲嵌“鯉魚跳龍門”石雕一塊,寓意“仕途高升”。兩側輔橋正中橋面各鑲嵌一塊‘水鏇’吉祥石雕一塊,與江陰的其它古橋所嵌‘水鏇’吉祥石雕相似。

大成門

大成門大成門

大成門亦稱戟門,是通向文廟主體建築大成殿的大門。宋初名“儀門”,宋崇寧三年(1104年)因大成殿得名為大成門。江陰文廟的大成門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8年)門闊14米,深10米,門基為石雕須彌座。舊時,逢祭孔大典或帝王通行才開啟,平時常人出人開啟兩旁的金聲、玉振兩掖門。

1996年修復時,仿曲阜孔廟式樣,大門上方懸清雍正皇帝題書的“大成門”豎匾,大門兩僳懸其御書對聯: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大成門左右兩翼,各面闊四間,進深六架,乾後年間為名宦、鄉賢祠。現為銷售錢幣、字畫、文房四寶、旅遊紀念品等文化商品的場所。

大成殿

大成殿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大成殿原名文宣王殿、宣聖殿。宋崇寧三年,徽宗趙佶取孔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成之意。下詔更名為大成殿。
大成殿建築為欲山頂,重槍,抬梁式屋架,器宇軒昂,宏敞肅糝。面闊五間(16.2米),進深十架(12.28米)、高15米。殿內塑孔子、四配、十二哲坐像。
在大成殿重檐正中懸掛“大成殿”貼金匾額,“大成殿”三字相傳是淸雍正皇帝親筆手書。重檐正脊飾園形雙龍戲珠圖,兩端以皇宮規制飾龍吻,垂脊塑龍、獅、馬、牛等傳統吉祥物。
大成殿內的梁、枋有百餘平方米的彩畫,距今已一百餘年。95年修復時聘請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對彩繪進行了化學保護。
大成殿內外懸有兩塊匾額,兩副對聯。殿內正中是清康照皇帝玄燁題書的“萬世師表”,南面懸掛清光緒皇帝題書的“斯文在茲”匾額。兩楹懸雍正御書聯“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乾隆御書聯:“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乘萬世繼亮舜禹湯文武作之師。”都是褒揚孔子的辭語。據縣誌載,江陰曆代祭祀儀式至為隆重,文武官員履職江陰,例必到文廟行香。因規模宏敞,“鄰邦問禮者踵相接也。”
大成殿的東西兩側,有廂房40間,長70米,屋面花脊黑瓦,長廊紅柱方磚,十分雅朴,給人以寧靜、簡潔的感覺。古時,東廂中段七間叫東廡,祀先賢三十九位,先儒二十六位;西廂中段七間叫西廡、祀先賢三十八位,先儒二十六位。
兩廡是祭祀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只供木主(即牌位)無塑像。他們大都是儒家學派中的著名人物。如左丘明、董仲舒、諸葛亮、韓愈、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文天祥、顧炎武等。這些先賢先儒們,可以說人人都有過非凡的經歷,他們的一些思想至今還影響著現在一代人。
兩廡之南相向各三間,舊為祭樂器庫。東為祭器庫,西為樂器庫,均為舉行祭祀儀式的重要禮器倉庫。
兩廡之北相向各八間,舊為學宮部分。東曰時習齋、教諭廨;西為日新齋和訓導廨,是秀才學習和教諭、訓導的辦公用房。舊時,教諭廨和訓導麻的東西方向還有書房和生活起居用房各十餘間。
96年修復開放後,文廟管理部門充分利用東、西廂房和明倫堂、月台等空間舉辦各類展覽和活動,現已成為江陰市的展覽中心,受到各界的歡迎和支持。
修復後的大成殿正中神龕內,供奉頭戴十二旒之冕,手執鎮圭,身著十二章之服,坐髙2.8米的孔子塑像。神態“溫而厲,威而猛,恭而安。”坐像前供奉孔子的牌位,髙1.4米,寬0.75米,邊緣雕鏤五條金色盤龍,騰雲駕霧,栩栩如生。牌位正中,紅底金字,上書“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壯嚴肅穆。
孔子塑家兩側是髙2米的“四配”坐像。左為復聖顏回,述聖孔伋。右為宗聖曾參,亞聖孟軻。再兩側為“十二哲”:東位西向依次是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西位東向依次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
“四配”、“十二哲”均頭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執躬圭,塑像均坐於木製描金神龕內。

明倫堂

明倫堂明倫堂
江陰文廟的明倫堂歷來為講學、習儀的地方,門廳上懸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手跡仿件“明倫堂”橫匾,黑字白底,兩側則是借用清代南菁書院(今南菁高中)的第二任院長黃以周題給南菁書院的對聯:
“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於吳會;九百里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
因後人錄墨有誤,其“茅蕝”一詞被誤抄成了“茅蓴”。那何為“茅蕝”呢?《漢典》上解釋為:古擯相者習朝會之儀,束茅而列,以表位次。《國語·晉語八》:“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韋昭註:“蕝,謂束茅而立之,所以縮酒。”王引之《經義述聞·國語下》:“《晉語八》‘置茅蕝,設望表’韋註:‘蕝謂束茅而立之,所以縮酒。’案:會盟無縮酒之文,韋注非也,當以賈說為長。竊謂置茅蕝者,未盟之先,擯相者習儀也。習儀則必為位,故以茅蕝表之。”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古人常說的“茅蕝表禮儀”。而“茅蓴”一詞則未有過。
又,此聯的作者楹柱上題的是黃體芳,實則應為黃以周。大概因二人“關係”頗近,故有此淆。百度一下二人生平如下:
黃體芳(1832—1899),字漱蘭,號蓴隱,別署瘦楠、東甌憨山老人,人稱“瑞安先生”,瑞安縣城(今羅陽鎮)人,鹹豐元年(1851)舉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初授翰林院編修,後累官至內閣學士、江蘇學政、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曾創辦江陰南菁書院。其曾為南菁書院題聯云:“東林講學以來,必有名世;南方豪傑之士,於茲為群。”
黃以周(1828—1899),字元同,號儆季,又號哉生,定海廳(今舟山)紫微鄉(今屬定海區)人。黃式三子。幼承父教,以“傳經明道”為己任,是晚清一位純粹的學者儒生。清同治九年(1870)舉人。時,江南學政黃體芳在江陰創建南菁書院,聘以周任講席15年,江南不少學者多出其門下。
清代學士吳恭亨在《對聯話》(卷二題署)中亦有舉證:又,黃漱蘭體芳題南菁書院聯云:“東林講學以來,必有名世;南方豪傑之士,於茲為群。”又,定海黃以周聯云:“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於吳會;九百里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均若堂堂正正。該聯應為定海黃以周所題。

兩廂

“宋代的學校,可以分成地方學與中央學兩大類。地方學又有書院與州縣學兩者”⑤即書院為民辦性質,政府給予—定的幫助,州縣學則是公辦,費用由政府支持。仁宗時,州縣學已經大興。慶曆四年(1044),仁宗詔令:“州若縣皆立學。……由是州郡奉詔興學,而士有所勸矣”⑥至神宗時(1068-1078),全國大多數郡縣都有學了。

據現存史料分析,江陰的官辦縣學,當在熙寧至元豐二年間(1068-1079),從僅存的《元豐縣學開河記》和《大觀新建學門記》可知當時縣學之一斑。這在無錫地區是最早的。
約在宣和二年(1120)後,因方臘暴動,金兵南下,國內戰事不斷,文廟逐漸廢為營屯。

南宋建炎初,江陰復置軍。紹興三年(1133),知軍崔頌因廢稍葺,以縣丞莫份攝教事。五年(1135),知軍王棠因江陰學者已達240人,請命於朝,建“誠身”、“遜志”、“進德”、“育英”講堂四齋,以左儒林郎范雩為軍學教授。其後,立講堂,創義廉,建西序。孝宗淳熙(1174)後,在學廳之東建射圃(後改為貢院)。紹定元年(1228),知軍顏耆仲重修東序,拓泮宮外門,修御書閣、先賢祠。乾道、紹定間,又重修廟學。時稱欞星門“柱石壯偉,丹堊鮮明”泮宮城樓“華匾新題,映照霄漢”,東西齋序“整飭邃嚴”。有宋一代,江陰廟學一體,初具規模。科考中取進土計277人,可謂科名大盛。

文廟碑刻

景祐重建至聖文宣王廟記(范仲淹)
吾夫子之道也,用則行,而天下治;舍則藏,而天下亂。得其門者,若登其泰山;涉其流者,若示諸泗瀆,鑽仰何待,隆喴以時。得者得之,失者失之,譬覆載之仁,無待於報,照臨之明,不求其助,蕩蕩乎唯道為大,如斯而已者也。若夫袞其服,廟其神,豈吾聖之心哉?蓋後之明王,尊道貴德而不敢臣,故奉之以王禮,享之於太學,昭斯文之宗焉,仍命五等鹹得祀之。
成均博士范公宗古之守江陰也,謹明明,挺至誠,黥豺狼之凶,禮芻堯之善;廢典皆舉,積訴鹹辨;清風以下,人則笑歌,陽春之來,物自鼓舞。居一日,命諸秀前席而言曰:“吾之斯來,職在共理。綱紀之設,胡取廢墮。至若嚴戟署,崇使館,維城之門,維川之梁;百貨之藏,九年之廩,諸僚之局,浮民之宇,刑訊之室,關榷之會,皆增其制度以取新焉。而富有之家,繼請輸緡五百萬,為共財之助。賴斯民之知,勸以濟厥功,惟先師之堂,前置未顯,鄰於諸郡獄,黷斯甚矣,豈奉嚴之意耶?然重於改作。”子大夫謂之何哉?諸生拜而謝曰:“惟公之言,惟土之望,盍請遷焉。”
乃命司禁陳公蒙吉奉成其事,于軍前南隅,藉高明,審面勢,擇工之善棟材之良,登登丁丁,不月而成。堂焉巍煥,廊焉徘徊,大廈斯清,高門有閌;乃聖乃賢,儼乎其位;阼階以進,依然金石之音;彝器以新,燦乎俎豆之事;既嚴既翼,以享其時;禮樂行乎廟中,風教行乎化下;乃歌乃頌訟,以樂以成。
公又命曰:“二三子服斯文,履斯道,存誠顏閔之際,致化唐虞之上,協吾聖之教也,豈徒廟為哉!”諸生復拜而謝曰:“請事斯語矣。”命仲淹書之以識其實。
景祐三年五月二十日,高平范仲淹記。

廟宇重建

江陰文廟江陰文廟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撥亂反正的重大決策,使全黨的工作返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接著,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徹底平反冤假錯案,第三代領導集體倡導弘揚中國先進文化,給江陰文廟重展風采準備了條件。

1988年完成老校舍的舊房翻新,在文廟的正門處,建造了一座民族形式的新校門,修建、新建的總面積超過1萬1千平方米;同時投資整修文廟的戟門、東西廡、名宦祠等,使之“古為今用”,成為校長室、接待室等;泮池和三橋,進行了疏浚和整修,復建了欄桿;淪為“危房”的大成殿,則用鋼柱支撐。

1993年,完成建築面積接近2萬平方米,明倫堂和文廟東面的校舍,則從“市中分部”晉級為獨立的“暨陽中學”,並重新朝東建造了校門。

1993年市政府於成立了以市長為首的文廟修繕委員會,把修繕文廟列為江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之一。

1995年,耗資數百萬元,進行全面整修:最南端重建三開間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屋架的欞星門,六根石柱、三對朱門,兩側重豎“下馬碑”;進門為泮池和三穿九洞橋,原來的水泥欄桿都改成為石欄,池北甬道由磚路改建為大塊石路,而硬山頂的戟門和左右各四間“致齋所”,原來已被用作為學校行政用房,現在都恢復古老的原貌,門是門、檻是檻;進入戟門,就可看到氣勢恢弘的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歇山頂、重檐、抬梁式屋架,高12.6米,殿內梁、棟、額、枋,都恢復彩繪,並供奉上前所未有的孔子等往聖先賢的系列塑像;殿前月台,長19.5米、寬10米,按上了青石欄桿、磚石台階;左右兩旁東西廡,原來做了生活用房,現在都恢復原貌,安裝朱紅落地長窗,與戟門的左右兩翼一起,圍成一個廊廡式的大院;殿北的明倫堂,原屬書院規制,損壞不大,現在修葺得煥然一新,既成為文廟的組成部分,又是暨陽書院的遺存建築,堂前左右,本來是書院的時習齋和日新齋,現在也恢復舊貌,與明倫堂圍成第二個大院。一口古井,修建了欄圈和欄桿,並在南面矗立起閻應元、陳明遇和馮厚敦“三公”神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