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江都市大橋國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幾經遷徙,現坐落於美麗的北塔河畔,占地6.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可容納80個班級,4000餘名學生,為今後的發展預留了較大的空間。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圖書館、體育館、報告廳,音樂、美術、舞蹈、計算機、勞技、書法室等一應齊全,實現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覆蓋了所有班級和學科。 目前學校有40個教學班,2121名學生,100名教職員工,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在教師群體中有一人榮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多人榮獲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揚州市學科帶頭人、江都市名校長、江都市中青年教學骨幹、江都市教壇新秀,是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多年來,大小人勵精圖治,團結拼搏,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業績,先後創建成“中國書法(寫字)特色學校”、“江蘇省實驗國小”、 “揚州市藝術教育特色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學校”和“揚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連續多年被江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在江都市綜合質量督導評估中一直名列A類學校行列。
學校簡史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頒布了“壬寅學制”後,各地陸續出現了官辦和私立學堂。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由大橋的有識之士孫香谷、袁澤山、莫子奇、袁錫仙等共同創辦起競化兩等國小,校址設在大橋中大街三聖庵內(現東風旅社),聘請清末舉人袁濟川擔任堂長(即校長)。當時設高等一級、初等二級共三個班。經費由“厘局”及法門寺捐款撥付,並向學生徵收一定的學費。課程設定為國文、算術、圖畫、體操四門,學生近百人。這就是大橋國小的濫觴。
光緒末年(1908年)徐循卿在大橋東街頭龍華寺內(現大橋醫院)獨資興辦了循序兩等國小堂,聘請程和蔭、張誠林、李未庭等人為教師,只有兩個複式班,並聘請徐蔭和為堂長(即校長)。
民國三年(1914年)競化兩等國小堂被縣接收,並改名為縣立第六高等國小。
民國十一年(1922年)縣公立大橋第六高等國小和私立循序兩等國小堂合併,並改名為江都縣立第九國小。由於當時校舍限制,全校兩高兩初和複式班分為三處,即:三聖庵設一、二複式班,敦善堂設三、四複式班,龍華寺設兩個五、六高年級班。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當時倡善舉、興教育新思想的影響下,大橋先後有江都縣立第九國小校、第四學區鄉立第十一初級國小(關帝廟內)、江都縣立競化國小三所規模較大的公立國小。
民國十六年(1927年)江都縣立第九國小改名為江都縣東二路第一國小,下半年又改名為江都縣第二學區大橋國小校,並將縣立第十一初級國小劃為大橋國小分校。
民國二十一年、民國二十二年(1932年—1933年)江都縣政府又將大橋國小校改名為江都縣第二學區(東區)標準國小。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將嘶馬、楊橋、佘板、花盪、頭橋、虹橋等19所學校組建成教育協進團,大橋國小是這一協進團里的首席學校。
日軍占領揚州後,學校臨時解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大橋國小複課。1939年新四軍民運工作組周旋同志來大橋國小組織進步學生成立兒童團,公推童德昭同學為兒童團長,中心任務是組織師生宣傳抗日救國。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17日,日軍占領大橋,大橋國小被迫解散。
日軍占領大橋後,日偽政府繼續辦起大橋國小,校址設在天后宮,學生有200多人,設四初小一高小。當時學校里的地下中共黨員陳明德組織學生秘密開展黨的活動,宣傳抗日,並轉發抗日報紙《挺進報》,並發展大橋國小的周路為共產黨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24日大橋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又續辦起大橋國小,不久發展到14個班,600多名學生,學校本部設在“徐氏宗祠” 、“普提善途”和“江西會館”三地各設一個中級部,鎮東、河西各設一個低級部。學校對貧苦學生免收書本費,基本滿足當地百姓子女的入學需求。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大橋國小在各科教學中,注意滲透政治思想和時事政策教育,學校規定每天早操後,上晨會時根據《蘇中報》、《人民報》以及政府對當前工作的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形勢、時事、政策的教育談話。與此同時學校還組織兒童團開展文藝宣傳活動,主建了歌詠隊和演唱隊深入到街頭進行演出,緊緊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另外,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在鎮東邊開闢一畝多荒地作為學生勞動鍛鍊的生產園地。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根據中共江都縣委組織部指示,建立大橋國小黨小組,其成員有周明惠(女)、王茂林、劉明等人。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7日,國民黨軍隊進駐大橋,民主政府決定大橋國小停辦。同年5月7日國民政府江都縣教育局宣布恢復大橋國小,同時將校名改為江都縣大橋鎮中心國民學校,校址設在河西龍王廟隔壁的理善堂內。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國民政府江都縣教育局在大橋辦起青龍鎮中心國小,1948年春,縣教育局將青龍鎮中心國民學校改名為大橋鎮中心國民學校,河西的大橋中心國民學校改名為大橋鎮初級國民國小校。
1949年2月江都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正式批辦江都縣大橋國小。(將鎮內所有國小合併)本部仍設在徐氏宗祠,西分部設在龍王廟,東分部設在原龍華寺內新建的校舍。
1949年12月大橋國小建立全縣第一個中國少年兒童隊。1950年在天后宮增設一個低級複式班。50年年末全校師生投入到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動中,涌躍參加“捐飛機大炮”、寫信慰問“最可愛的人”的活動。 1952年撤銷東分部,校舍移交給縣師資培訓班。西分部單獨建校,校名為大橋鎮鎮揚民辦初級國小。1953年暑期,鎮揚民辦初級國小又併入大橋國小。
1955年大橋國小五丁中隊舉辦的“一定要解放台灣”主題活動全過程被《江蘇教育》刊登報導,這箇中隊又向全國少先隊發出倡議書,“為軍烈屬做事”,該倡議書全文被《文匯報》刊登,這箇中隊成為全縣第一個紅領巾班,其工作經驗總結《一個紅領巾班的成長》被中國青年出版社編為小冊子全國發行。1958年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將大橋國小學生創作的百首兒歌編入紅領巾小叢書,書名為《自己寫自己唱》。 1966年大橋國小改名為育紅國小。
1969年學校下放到大隊辦:分為大橋國小、童興國小、勝利國小,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
1972年暑假後,大橋國小招收一個國中班。
1981年童興、勝利兩國小又併入大橋國小,改名為江都縣大橋區中心國小。全校有30個班級,1465個學生,60多個教職工,其規模是解放前的五倍。
1982年在學校本部翻建一幢三層的教學樓,計15個教室。 1982年大橋國小單獨建立了黨支部。第二年辦起了“培智班”2個。
1983年在學校本部校門東又翻建一幢二層教學樓,計6個教室,1988年又在學校本部校門西翻建一幢二層教學樓,計6個教室。
1983年大橋國小被團中央、全國婦聯等8個單位評為“全國紅領巾讀書讀報先進集體”。
1984年四⑵中隊被團省委評為“功勳中隊”,少先隊員左江被評為“功勳隊員”。由於近兩年來大橋國小少先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卓有成效,1985年獲團中央“創造杯”3個,省優秀獎5個。
1986年大橋國小楠木廳被列為江都市“二級文物保護建築”。
1988年大橋國小少先隊大隊被省團委表彰為“紅旗大隊。聘江都縣委書記呂振霖同志(現任江蘇省水利廳廳長 )為少先隊校外輔導員。
1975——2002年大橋國小先後創辦了紡織配件廠、紙繩廠、金屬絲網廠、毛巾被廠、印刷廠和製鞋廠,為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福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96年四年級學生朱春祿被評為全國十佳好少年,去北京參加少代會,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朱春祿同學身殘志堅的優秀事跡被全國十多家報紙專版報導。
1998—2004年先後撤去馬場、蔡新、新塘、楊墅、卞岔等國小,併入大橋國小。 2000年大橋鎮政府集全鎮之力決定將大橋國小異地重建,在童興村的地段上征地25085平方米興建了一所前後兩幢四層鎖形的教學大樓,共有四十多個教室和多功能教室。2001年9月整體搬遷到東園路新校址。
2002年——2003年成功創建成“揚州市合格中心國小”“江都市寫字教學特色校” “揚州市綠色學校”和“揚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2004年大橋國小百人書法現場受到教育局領導和與會同志的一致好評。
2004年以揚州市第一名的高分通過專家組驗收,創建成為“江蘇省實驗國小”。 2006年創建成為“中國書法(寫字)特色學校”和“揚州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2007年被江蘇省教育廳表彰為“江蘇省文明學校”。
2007年6月1日揚州市委書記季建業同志視察大橋國小,並與師生共同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揚州電視台及相關媒體作了專題報導。
2002年—2009年在江都市綜合質量督導評估中連續7年榮獲A類學校,連續7年被江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雙文明”、“三個文明”先進單位。 2001—2008年先後被表彰為江都市“平安校園” 、“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師表工程建設先進單位” ;榮獲“優秀黨支部”、“先進團支部”、“先進基層工會”、“揚州市少先隊紅旗大隊”、“揚州市優秀家長學校”、 “江都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如今沿江開發氣勢磅礴,濱江科技城建設如火如荼,2009年一所嶄新的校園在白塔河畔拔地而起,校園占地近百畝。教學樓、辦公樓、體育館、圖書館、報告廳、少年宮,校舍造型優美,錯落有致,連廊相接,運動場地綠草成蔭,景觀花園鶯歌燕舞,美不勝收。其規模及設施省內領先,蘇中一流。 一百載含英咀華,一百載滄桑砥礪。新的大橋國小在鎮黨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下,廣大教職員工勵精圖治團結拼搏,正邁著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更加輝煌的明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