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江西省南昌電子信息技師學院、
江西省南昌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是江西省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和雄厚實力的,以培養電子信息、機電數控類中、高級技工和技師為主,同時又是一所集職業教育需求預測、職業培訓、技能鑑定、就業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國家重點職業學院。
學院創建於1978年,隸屬於江西省電子集團公司,是經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批准的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和國家重點中專學校。學校創建以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江西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萬人職業院校。學院1993年被江西省勞動廳評為省重點技工學校;1998年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1999年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晉升為江西省第一批高級技工學校;2003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普通中專,增掛校名“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5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8年4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
學院經過了近30年的建設和發展,校園面積不斷的擴大,已建成青山湖、高新開發區、昌北三個校區。學院占地面積已達100125.28平方米,建築面積94975.27平方米。青山湖校區坐落在風景旖旎的青山湖畔,環境優美;而坐落在南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校區則校園規劃合理,教育設施齊全。
學院歷來重視引進高素質人才充實教學力量,到目前為止,學院擁有近300名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和較強業務能力的師資隊伍,較好地滿足了職業教育的教學需要。學院以電子信息類為主導專業,其他專業設定也十分貼近市場;重點開設的高級類專業有電子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數控加工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等,中級類專業有機電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電子套用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多媒體套用技術、模具設計和製造、製冷與空調、電子商務等。由於學校教育質量高,管理嚴格,校風嚴謹,環境優美,社會聲譽好,吸引了包括山東、河南、廣西、福建、浙江等在內的省內外學子前來就學。近幾年來,更是出現了學校招生連年爆滿的喜人局面。迄今為止,在校學生規模已達到1.1萬餘人。
學院始終定位於為電子信息製造業培養中高級實用型技能人才,把“學校有特色、專業有特點、學生有特長”作為追求目標,實施“專業+技能、能力+素質”的教育教學模式,突出技能,強調素質;教育學生“做人為本、技能立身”,把學生培養成實用技能多、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社會實用型人才,以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學院提出“以服務學生成功就業為中心”的辦學方針,確定了辦學行為與市場零接軌的努力方向,堅持“學校圍著企業轉,知識圍著技能轉,培訓圍著市場轉”,並依託高新區內的眾多名優企業,為學生實習培訓提供良好的場所。全新的辦學理念,務實的辦學方針,培養出“技術紮實,專業過硬”的畢業生贏得了市場的好評,畢業生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我院已和一大批名優企業如富士康、愛普生、奧林巴斯、佳能、創維、上海日立等建立了輸送優秀畢業生的合作關係,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穩定率達到90%以上。學校提出的“培養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的美好願望在江西及周邊地區廣大農村逐步變為現實。
近幾年來,學院圍繞“培養一個學生,成就一個人才,致富一個家庭”的辦學理念,實施“人格教育+崗位技能培養”育人思想,探索出“訂單式培養”、“工學結合”、“人才就業培訓基地”、“產教結合”等校企合作的辦學新模式,目前學院分別與深圳奧林巴斯公司、富士康鴻準公司、中國移動公司、深圳華為公司、深圳愛普生公司等企業簽訂了“訂單式”培養協定,並開設了相應的定向班。幾年來,學院為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輸送了大批合格的適用型人才,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先後被確定為國家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養樣板基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一批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職業院校首批百所半工半讀試點學校、全國中職學校德育工作試驗基地;獲得“江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第十一屆文明單位”;校長楊樂文同志被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等五部門聯合授予“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張榮老師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學院學生在參加江西省及全國各項競賽中均獲得優異成績。
歡迎訪問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百度貼吧,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w=%BD%AD%CE%F7%CA%A1%B5%E7%D7%D3%D0%C5%CF%A2%BC%BC%CA%A6%D1%A7%D4%BA≻=post&cl=&tn=&ct=&rn=&lm=&ie=&rs2=0&myselectvalue=1&f=&pv=&z=&from=&word=%BD%AD%CE%F7%CA%A1%B5%E7%D7%D3%D0%C5%CF%A2%BC%BC%CA%A6%D1%A7%D4%BA
職能部門
黨群部門
黨委辦公室
黨委、工會辦、宣傳部、文明辦是我院根據工作需要設定的四個合署辦公的綜合職能部門和辦事機構,具有組織、協調、監督和服務等職能。
主要職責是:一、在校黨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檔案及會議精神,具體組織和落實上級有關部門部署的工作、會議與活動;
二、負責黨委、工會和學院宣傳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日常事務;
三、根據黨委和工會決定安排,落實黨委、工會、學院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日程,安排、協調、落實黨委、工會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
四、負責檢查和督促各部門、各支部、各工會小組貫徹執行黨委、工會的決定、決議情況,並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黨委、工會;
五、督促與指導各支部、各工會小組工作與活動開展,協調支部之間、工會小組之間和黨群工作與各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之間關係,保障學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六、負責黨員和工會會員的教育、管理,制定黨員、工會會員發展計畫,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發展和新聘員工的審查及新會員接受工作,辦理好離校會員的轉退手續;
七、做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了解、反映職工的意見,維護其正當權益,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八、健全學院宣傳工作網路,督促校團委及相關部門按時完成校報、校刊和宣傳欄的出刊任務,圍繞學院的中心工作,抓住重大歷史契機,保持敏銳的政治頭腦,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以板報、櫥窗、廣播、區域網路等為陣地,營造健康向上的宣傳輿論氛圍,配合校辦、招生辦做好學院對外宣傳工作,協助相關部門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九、協助黨委、工會和校領導接待、受理民眾來信來訪及上級部門轉來的民眾來信,了解和督促有關部門來信來訪辦理及處理情況,並定期向黨委匯報,充分利用信訪渠道加強黨委與民眾、領導與職工的聯繫和相互間的信息溝通;
十、按照學院要求適時組織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邀請校領導通報校情,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工作,做好民主管理及校務公開工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增強學院凝聚力 ;
十一、在工會委員會的領導下維護好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發揮好工會組織的監督、參政、維護等職能作用,舉辦適合教職工特點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生活,增強職工體魄,強化職工團隊意識和愛校情結,為教育教學保駕護航;
十二、負責組織和起草黨委、工會及學院精神文明創建相關檔案工作的計畫與總結、會議紀要以及有關材料和信函,負責做好黨委、工會日常文書處理工作;
十三、負責黨費、會費的收繳、管理、上報和上繳上解工作,負責黨委、工會、黨辦印章、介紹信的規範使用和嚴格管理工作;
十四、負責指導、督促和檢查各部門兩個文明建設工作及創建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十五、負責完成黨委、工會和校領導交辦的及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十六、抓好部門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部門職工業務素質和政治素養,為履行上述職責,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計算機工程系
計算機套用工程系是我院四大教育系之一,坐落於南校區最東面的科技大樓,我系現有在校生2000人左右。現中專班開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多媒體套用技術、電子商務等三個專業;高級技工班開設有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兩個專業;技師班開設計算機網路套用、計算機廣告製作兩個專業。其中計算機套用專業為全國示範校校重點建設專業。
我系現設硬體、網路、設計、綜合四個教學團隊小組,分別承擔著計算機各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在高級網路班我系採用了先進的項目教學方法。我系現有專業教師51人,包括專職教師16人,兼職教師15人,外聘教師20人。我系教師主要以年輕化為主、知識層次高,在計算機專業技術與藝術設計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擔負著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及科研任務。現已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適應職業教育和未來發展的教師隊伍。
我系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圖文信息處理中心實訓場地,擁有24個計算機專業及多媒體實訓場地,微機總數高達1080台;四個多媒體投影教室;兩個計算機組裝實訓室;一個計算機網路實訓室;一個綜合布線實訓室;一個網路技能工作室;一個廣告技能工作室等多個專業實訓室。
電子工程系
電子工程系主要負責我院電工電子類專業的教學組織實施及管理工作,電工電子類專業是我院的老牌傳統優勢專業,是江西同類學校中實力最強的專業,至今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現已形成“傳統優勢專業+新潮流行專業+政策優惠專業”的專業群。傳統優勢專業主要有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套用、製冷和空調設備運用與維修等專業,新潮流行專業主要有汽車電子技術、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等專業,政策優惠專業主要有農村電氣技術,為涉農專業,可享受免學費的國家政策優惠。其中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套用分別為省級精品、示範專業,《電子技術》為省級精品課程。在專業教學中,採用以“5個一體化”為基礎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工作任務項目為引領,對接實際工作崗位,讓學生學到實實在在有用的知識技能。打造以“技能競賽為龍頭,電子協會和技能工作室為兩翼,日常教學為主幹”寬平面培養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成才的機會。
電子工程系現有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工業自動化控制、汽車電子、電氣運行控制、仿真設計、製冷、通信等實訓中心,總實訓操作訓練場地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實訓儀器設備品種齊全,性能先進,能夠滿足電子電工類專業學生大部分專業課程以實訓操作為主的需要。
電子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50名,其中高級職稱10名,技師15名,來自企業的專家6名。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多名教師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其中邱黎平老師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鄧文新老師被評為“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
隨著國家信息產業迅猛發展,電工電子類專業畢業生近幾年來供不應求,我系畢業生絕大多數被推薦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從事電子產品生產加工、通信設備組裝調試、汽車內部電路安裝等崗位,畢業生就業單位部分均為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如華為通信、中興通信、珠海光聯、廣州電裝、上海滬工、創維電子等,電工電子類專業畢業生從事工種技術含量高,待遇豐厚,晉升空間大,工作環境整潔舒適。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成立於2003年,經過全系教職工的共同努力,由成立之初的招收2個班發展到近4年招生規模都在30個班以上,3次獲得學院年度先進部門的榮譽稱號。
在教學過程中,系裡採用了“項目教學法”、“團隊教學”、“訂單培養”、“一體化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通過教學課程與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相對接,承接外來產品加工和開發製造實用產品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了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學生就業後受到企業的好評,培養出來的學生同時具備較強的自謀職業和創業的能力。
學院非常注重機電工程系實訓室的建設,現有實訓基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建成“數控車削”、“普車車削”、“數控銑削/加工中心”、“模具加工”、“汽車機修”、“汽車電控”等11個實訓區,共有大中型設備200多台(套),總價值1700餘萬元,良好的實訓條件培養了學生過硬的技能水平。在近幾年舉行的江西省各類競賽中,系裡的成績均名列前茅。
經過多年的培養和積累,系裡已經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高、師資高尚的教師隊伍。在120餘名教師中,獲省級優秀教師稱號的有16人,獲國家級優秀教師的有5人,雙師型師資占比超過80%,優良的師資為教學提供了保障。
為了培養學生達到一專多能的效果,系裡廣泛開展了短期技能培訓,聘請企業專家來給學生上課,學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到更多的技能,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和就業的渠道,每年參加培訓的學生達到2000人次左右。
基礎教育中心
基礎教育中心下設文秘、會計、市場行銷和學前教育四個專業。面向全院開設語文、數學、英語、體育、思想政治、法律基礎、心理健康、就業指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多門課程。
基礎教育中心現有教職工96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25人,雙師型教師占80%。2007年以來,青年教師中的張榮老師榮獲“全國優秀模範教師”和“全國巾幗建功英雄”的光榮稱號,楊魯燕老師,李琳老師,郭小春老師獲得“江西省優秀教師”榮譽。
基礎教育中心不但在全院開展各項德育工作,而且在國家級德育競賽獲得了一、二、三等獎共18人次,省市級競賽共獲得一、二、三等獎共51人次,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體現了強大的教學實力。
為回響國家“十二五教育規劃”,基礎教育中心在前期行動導向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通過校企合作,不斷創新,培養更多的社會適用人才。
社服工程系
社會服務工程系成立於2011年9月,是學院的文科專業系。該系是學院在豐富專業門類,強攻專業內涵,不斷提高專業建設能力,不斷規範學院內部管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的工作思路指導下,從基礎教育中心分出,獨立設系的。該系主要開設學前教育(幼師)、會計、市場行銷、文秘、飯店(酒店)服務與旅遊、美容美髮與造型等六大專業。
社會服務工程系主要以年輕教師為主,教師的親和力強,教學教法創新突出,充滿活力,充滿激情,教師關係融洽,師生關係和諧,圍繞學生將來的就業,突出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實訓場地和設備先進、齊全、一流,能滿足教學需求。該系主要開設了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鋼琴基礎、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文書與檔案管理基礎、前廳服務與管理、美容營養等70多門專業課程,同時還開設了舞蹈、聲樂提高、國語培訓、點鈔等二十多項技能培訓,服務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能力。
我們的專業,學生就業好、教學方法好、教學設備好。活力、魅力是我們的本色;追求卓越,創造特色,精心育人,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年輕,我們自信,我們步伐穩健,信心百倍,我們將以出色的教學成績去兌現對學生、對家長的承諾。
部門介紹
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學生就業服務中心是負責全院技師、高級技工、中專學生就業工作的職能部門,以服務學生、服務用人單位、服務社會為宗旨,以提高學院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核心,以開展就業指導、崗前培訓和開拓就業市場為重心,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著力加強就業跟蹤服務和開拓就業工作長效機制。學院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突出服務功能,拓展就業渠道,注重社會效益,構建高效、務實、嚴謹、誠信的就業格局。學院通過“訂單式培養”、“工學結合”、“人才就業培訓基地”等校企合作的就業新模式,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學生就業服務中心通過就業崗前培訓,全面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就業穩定率和就業質量。加強對就業學生的跟蹤服務,掌握學生實習就業動態,解決學生在實習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讓每個學生都就好業。
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熟悉了解學生實習就業需求,掌握學生實習就業前的基本信息。
2、分析國內、國際就業形勢,了解就業市場用工需求,結合學院辦學層次、學生所學專業,開發學生實習就業市場,落實學生實習就業崗位。
3、開展學生實習就業前崗前培訓,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4、根據學生個人實際情況及用工單位招聘條件,組織學生參加面試,組織錄取學生辦理離校手續,按用工單位要求,安全、準時護送學生到達就業單位。
5、建立健全學生實習就業跟蹤服務體系,做好學生實習就業跟蹤服務工作,解決學生在實習就業工作期間遇到的各種困難,提高學生實習就業穩定率,做好學生再次就業服務工作。
6、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用工關係。
7、統計學生就業率及就業穩定率,分析學生實習就業存在的問題,為學院教育教學改進提供素材。
8、按ISO9000標準整理學生實習就業相關材料,並建立就業信息化管理。
就業崗前培訓:
組織學生參加實習就業崗前培訓,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什麼是就業,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就業意識,增強團隊精神和吃苦精神,樹立安全第一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服從意識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教育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適應新環境和克服工作、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適應現代企業一線生產、管理崗位需要的、會學習的勞動者。學院每年都要按《學生就業崗位培訓實施方案》對二年級學生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崗前培訓,讓學生真正理解“時刻問自己:什麼是就業;時刻看自己:我準備好了嗎”。
就業跟蹤服務:
學生外出實習就業有專門老師護送到單位,採取“一對一”的跟蹤體系,跟蹤服務老師經常和用工單位、就業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了解實習就業學生的基本情況,每一位就業學生都有一張跟蹤服務卡,詳細記載學生個人信息資料,學生在外遇到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為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在外實習就業也感受到學院的關懷和溫暖。
校企合作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檔案精神,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產教結合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實現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現根據我院實際情況,遵循職業教育基本規律,以適應我國現代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為原則,建立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密切協作、相互促進、互利共贏的機制,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根本目標,達到提升我院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學生成功就業的目的,我院於2004年在全省職業院校中率先成立了校企合作部,由1名副校長主管,部門下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及科員6名,主要負責開拓學生實習與就業市場,提高學生實習與就業的專業對口率、實習與就業穩定率、家長滿意率;推行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力度與質量,與企業建立互利共贏、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校企合作部積極主動地開展學院與企業之間各種的合作模式,拓寬學生的實習與就業渠道,更好地滿足我院學生的實習與就業需求,從而實現校企雙方“在合作中謀求雙贏,在創新中謀求發展”的共同目標。我校開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即時就業、訂單式培養、定向培養、半工半讀、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等模式。
我院校企合作實習與就業單位幾乎涵蓋了國內知名的IT企業、機械化製造業、電子製造業和第三產業。實習與就業學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
長期與我院合作的單位有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中興通訊有限公司、鴻超準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先進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廣州電裝有限公司、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三一重工集團、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滬工集團、崑山滬士電子有限公司、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330餘家。我院每年學生就業率高達99%以上,專業對口率90%以上,就業穩定率高達93%以上。
校企合作部的工作理念
校企合作部的工作理念—— 做人講誠信 做事講責任 幹事講精神 成事講思路
一、校企合作部總體工作目標:
保質保量地完成我院學生的實習與就業服務工作,確保學生實習與就業的安置率為100%,其中專業對口率不低於80%;切實做好頂崗實習期學生的實習管理、跟蹤服務及實習與就業返校學生的再次推薦等工作,確保學生實習與就業的穩定率不低於88%;拓寬校企合作的層次和模式,提升學院實習與就業的品牌和質量,確保定向培養班數量占全校班級總數的1/3以上。
二、校企合作部主要工作職責:
1、拓寬就業渠道,廣聚就業信息,根據各專業的專業特色和就業需求,與省內外知名企業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係,確保我院各專業學生“好就業、就好業”。
2、負責開展就業學生跟蹤服務及就業後返校學生的接待、管理及再就業安排等工作。
3、做好合作企業與相關教務部門的溝通及聯繫,協助專業系制訂定向培養學生的培訓方案和教學計畫,積極開展合作企業的特色培訓。
4、制定學生實習與就業前的崗前培訓目標及培訓計畫,並根據計畫要求安排培訓課表和培訓教師;創新學生實習與就業前的崗前培訓模式與內容,為學生成功就業打好基礎。
5、嚴格按我院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國家重點職業院校及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院的要求,做好本部門校企合作相關信息及學生實習與就業服務信息等資料的收集、歸檔與整理工作。
6、及時對實習與就業困難,或有特殊原因而未實習與就業的學生提供諮詢服務並做好跟蹤記錄;及時處理學生在實習與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無重大事故發生。
7、認真對待學生和家長的來電、來訪,及時解決學生在實習與就業過程中反映的各種問題。
校企合作模式簡介
1、定向培養或訂單式培養模式
招生前學院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定向培養或訂單式培養協定,新生入學時經合作企業面試錄取後組成“訂單”培養班或“定向” 培養班。企業錄用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鈎,實現了學院招生與企業招聘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畫、課程設定、實訓標準;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課、專業基本技能由學院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合作企業完成,畢業後繼續在該企業工作,實現教學、實習與就業無縫對接;具體形式可設有定向培養班、企業冠名班、企業訂單班等。
2、工學結合或半工半讀模式
該模式為學生在學院進行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學習,再定期到合作企業接受職業、工作技能訓練。校企合作部根據相關專業的教學與培養要求,與合作企業開展廣泛密切的聯繫,掌握企業的用工需求及實習崗位與專業的對口性,簽訂工學結合或半工半讀辦學協定,以確保學生工學交替的實習崗位。同時,派實習指導教師對在企業實習期的學生進行跟蹤管理,從保障學生實習安全、確保學生實習內容、維護學生取得合法報酬、遵守國家有關法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服務,以確保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工作的健康開展。工學交替周期由校企雙方共同決定,一般為每學期、每季度或每月進行“工”“學”輪換。
3、教學見習模式
學生通過一定的在校專業技能知識學習後,為了解合作企業的產品、生產工藝和經營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勞動紀律教育,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到合作企業對企業工作過程和生產、操作流程等進行現場觀摩與學習;如有條件可安排學生實地參與相關工作、親自動手製作產品、參與產品管理,較為系統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識,有效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該模式的實施期一般為1—2周。
4、頂崗實習模式
“2+1” 頂崗實習模式即學生入學後,在學院學習2年時間,第3學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學院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職業人。學生在校期間主要是進行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在企業實習期間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當頂崗實習結束考核合格後,學生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可以與實習單位簽訂工作勞動契約,繼續在該企業工作,從而走上工作崗位,完成從學院到企業的過渡。這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種比較常見也比較成熟的模式,其優點是學生便於管理,頂崗實習時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完成學院與企業的過渡比較順利。
5、產教結合模式
利用學院的實訓基地開展“產教一體化” 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將學院實訓教學基地辦成一個生產型實訓基地,即基地既是學院的實訓課堂,又是產品生產車間。變消耗性實習為生產性實習,實習產品就是生產成果,教師就是師傅,學生就是工人,而且以生產帶動實訓教學,在為學生實訓提供真實現場環境的同時,形成了教育與產業緊密結合的互動機制,實現了教學服務企業,企業帶動教學的雙贏局面,同時還體現了企業獲利、學生勞動獲得收入的“雙贏”原則。另外,學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企業共同建立教學實踐基地,推動了校企緊密結合,使學生在企業實踐中了解到企業管理理念,結合實際訓練,強化操作能力,豐富了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為學院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的生產和管理隊伍找到了方向。機械加工類、電子技術類專業擬採用這一模式。
6、合作經營實訓基地
企業可以利用學院實訓設備、場地和實習學生,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大利潤;學院可以藉助企業生產投入和技術指導,減少教育成本;學生可以提前接觸生產過程,更早、更好地由學生向職工的角色轉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7、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學院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與特點,聘請合作企業的行業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參與學院專業教學計畫的制定和調整,與學院專業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以此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的實施方案,並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學院專業教學計畫和實訓計畫,協助學院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同時學院每年聘請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專家來校為學生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儘早為實習與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校企合作特色
1、通過“三進、三轉”的培養模式,建立了現代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體系。“三進、三轉”即企業文化進校園、企業管理進課堂、生產管理進基地;辦學圍著產業轉、課程圍著企業轉、技能圍著崗位轉。該模式加強了校企雙方合作的力度,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了學生、學院、企業三方共贏的局面。
2、建立工學結合實習基地,實現資源共享,互利雙贏局面。我院充分教學資源優勢及知名度與國內知名企業強強聯手,雙方共建工學結合實習基地,實現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的合作辦學模式。我院分別與江西聯創電子有限公司、鴻超準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武漢完美網路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簽定了工學結合協定,並開設了相應的工學結合培養班。
3、推行“1+1+1”教學模式,使培養的學生更受企業歡迎。即第一年在校學習專業技能基礎知識;第二年,根據企業要求選拔並組建定向培養班,結合定向企業相關的崗位技能、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要求,設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實行專業技能人才的定向培養;最後一年頂崗實習。
4、實行訂單式培養,實現學院與企業的無縫對接。新生入學後,經合作企業的選拔組建訂單式培養班,學院與企業一起制定訂單式人才培養目標及計畫,雙方簽定訂單式人才培養協定。在校培養1.5—2年後,學生全部進入該企業專業對口崗位實習,畢業後學生繼續在該企業相關崗位工作。
5、加大定向培養力度,把面試企業錄取合格的學生組成短訓班,進行崗前強化培養。將企業考核與面試後錄取的學生組成定向短訓班,根據合作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對頂崗實習前的學生開展全方位的崗前培養,快速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打造符合現代企業特定要求的高素質員工。學生到崗後上手快、適應性強、穩定性好,為學生今後在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學院榮譽
1 第九屆全國 中等職業學校 “文明風采”競賽全國決賽組織獎 | 學校獲獎 |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組織委員會 | |
2 | 2012年11月 | 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 第四屆文明風采競賽省屬學校團體一等獎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
3 | 2012年9月 | 2011年度江西省公共機構節能達標單位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公共機構節能領導小組 |
4 | 2012年5月 | 江西省第九屆技能競賽節省屬學校組團體獎一等獎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
5 | 2012年4月 | 2011年度“省國資委系統五四紅旗團委” | 學校獲獎 | 共青團江西省國資委工作委員會 |
6 | 2012年4月 | 江西省省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7 | 2012年3月 | 人社部一體化課程改革試點院校 | 學校獲獎 |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8 | 2012年3月 | 2011年度全省技工院校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9 | 2012年3月 | 2011年度江西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
10 | 2012年2月 | 2011年度江西省 中職學校 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團省委學校部省大中專研究會 |
11 | 2011年12月 | 2011年度南昌市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南昌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
12 | 2011年12月 | 2011年江西省首屆 振興杯 職業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13 | 2011年11月 | 第八屆全國 中等職業學校 “文明風采”競賽全國決賽組織獎 | 學校獲獎 |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組織委員會 |
14 | 2011年10月 | 2011年招生工作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建材集團公司 |
15 | 2011年10月 | 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 第八屆技能競賽節省屬學校組一等獎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
16 | 2011年10月 | 江西省第三屆 中等職業學校 “文明風采”團體一等獎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
17 | 2011年9月 | 2010年全省職業教育學車和信息報送先進集體 | 學校獲獎 | 江 西省教育廳 |
18 | 2011年6月 | 全省高校第二屆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優秀社團”—— 青年志願者協會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共青團省委 |
19 | 2011年6月 | 全省高校第二屆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優秀社團”—— 廣播播音 協會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共青團 省委 |
20 | 2011年6月 | 2011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建材集團公司 |
21 | 2011年5月 | 2010年度優秀五四紅旗團委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建材集團公司 |
22 | 2011年5月 | 江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省普法辦 |
23 | 2011年3月 | 南昌市第十三屆文明單位 | 學校獲獎 |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 |
24 | 2011年2月 | 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教學組織獎 | 學校獲獎 | 全國技工院校技 能大賽組委會 |
25 | 2011年1月 | 2010年度全省技工院校先進單位 | 學校獲獎 |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