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1年成立江村公社,1966年更名飛躍公社,1968年復稱江村公社,1984年改鄉,時轄江村、嚴台、誥峰、沂溪、中洲、沽演、溠口、新莊、柏林、儒林10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江村鄉地處江西省景德鎮浮梁縣北隅,與安徽祁門縣毗鄰。距縣城83公里,公路西南接206國道。面積約135平方公里。截止到2009年4月,轄江村、嚴台、誥峰、中洲、沽演、溠口、柏林等7個村委會。
轄地屬黃山余脈丘陵山區,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無霜期247天,全年平均氣溫15.7℃,年降雨量1760.2毫米,年日照時間為1995小時。
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有林地近17萬畝,森林覆蓋率76.9%,活立木蓄積達45萬餘立方米,林內珍藏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和珍貴木本、藤本藥材及野生蔬菜。油茶麵積1萬多畝,可生產茶油80噸左右,嚴台俗有“油庫”之稱。山地以紅壤為主,古今都是種茶的好地方,現有茶園8000多畝,所產茶葉香高持久,滋味甘醇,嚴台村天祥茶號生產的“工夫紅茶”,在1915年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此外還盛產桐油、板栗、香菇等綠色產品。地下還蘊藏著金礦、銅礦、瓷土礦和硫磺礦等。
人口
84個小組。全鄉總人9645人,常居戶2487戶。
土地資源
擁有耕地1.07萬畝,水域面積0.25萬畝。 鄉政府駐江村,距縣城47公里。
經濟發展
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主產茶、林、糧、油、香菇等綠色產業,其特色以茶、林為主,茶葉香高持久,滋味甘醇。功夫紅茶曾獲1915年巴拿馬金獎。鄉鎮企業有茶葉精製、榨油、食品、木製品等廠。
2008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力爭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40%,財政總收入實現75萬元,比上年增長40%,實現招商引資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40%。
200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456萬元,比2008年增長20%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達2340萬元,比2008年增長30%; 財政總收入實現150萬元,比2008年增長33.3%; 實現招商引資2000萬元; 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努力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加快。
社會事業
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開工建設了嚴台至祁門縣,柏林至峙灘鄉流口的公路。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2004-2005年,投資106萬對柏川、誥峰、沂溪、中洲、儒林每等6所國小進行了改造,總面積達2141平方米。新建4個無線通訊基站,基本覆蓋了人口聚聚居區。有線電視網路聯接了大部分行政村。投資80萬元新建一所可集中供養70多人的中心敬老院。
2005年,全鄉設中學1所、國小12所,在校學生879人,教職工62人,學齡兒童入學生率100%,教育“兩基”達標。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醫療機構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6所,90%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旅遊資源
境內森林覆蓋率高,山清水秀,有保存完好的明清贛派建築群。嚴台村已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人文歷史
據景德鎮市地名志和濟陽江氏宗譜記載,江村起源於東漢光武年間(公元25-56年),古為番地,後隸浮梁長寧都。已有1900多年歷史。這個時間比“新平治陶,始於漢世”的時間還早200多年。
江村鄉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儒林、槎口、江村等地設立河西縣第三、四區蘇維埃政府,紅軍醫院,並在儒林駐紮中共河西縣委,為革命捐軀10多人。 歷史文人有:方其道從儒習醫,精其技之美句盛名,清代儒林朱兆怡,百歲建坊,時至2008年“白歲坊”猶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