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歷史
始建於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一說建於唐鹹通十年(869),明洪武、萬曆和清乾隆間曾經重修。據北宋紹興十一年劉愈《東西塔記》碑刻載:“舊有寶塔,其西建於後唐之末,其東建我宋天聖間”,明萬曆二十年王典《重修江心孤嶼東塔記》碑刻載:“西塔創自唐鹹通,而東塔則自宋開寶”。
1981年東西雙塔列為溫州市第—批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人民政府又撥款修繕。
建築風格
塔系樓閣式青磚仿木構建築,中空,平面呈六邊形,7層,高32米,底徑7米。各層壺門內今尚留有十六尊石雕佛像。西塔底層邊長約3.5米,直徑約7米。三開間,每邊各層設一壺門,主門、壺門及座向一致。
遠遠望去,全身披綠的西峰山托著磚紅色寶塔,塔剎直入雲端,蔚為壯觀。就近處,江風吹動四十二個檐角的銅風鈴送聲,四周枝頭飛禽清脆的啼嗚,交響成趣。
塔每層每面均有小佛龕,內置石雕佛像,造型精緻,神態自然,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塔周圍置青石坐凳,因塔身傾斜,曾於1982年進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風格。
樓塔傾斜
史料記載,江心西塔建於宋開寶二年(969年),明洪武、萬曆,清乾隆間多次重修。明清時期修繕時使用的建築材料與宋代不同,長年累月後是會對塔身產生影響的。1982年對西塔進行過一次修繕,當時西塔塔身向東南方傾斜了1度多。傾斜主要發生在上三層,而下四層則基本保持筆直。
2005年開始,觀測江心雙塔,發現東塔沒有傾斜,而西塔依舊存在傾斜。
至於傾斜的原因,主要是由地基結構、風力以及建築材料等多方面綜合作用造成的。曾對西塔的塔基進行考古分析發現,西塔是基岩地基,建成後發生沉降造成傾斜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溫州常年受季風影響,再加之西塔坐落在江心嶼西峰山頂,風力對塔身傾斜或許會產生影響。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最初西塔的青磚之間是用黃泥砌合的,外層覆有一層蠣灰。發生傾斜的西塔上三層塔身曾使用了宋代修繕建築材料。基於這一點,專家認為,塔身發生局部傾斜,應和塔基沒有直接關係。因此,西塔現階段並無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