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儺舞

永靖儺舞

永靖儺舞戲俗稱跳會,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傳統民俗舞蹈。目前主要流傳於小積石山一帶的楊塔、王台、紅泉等鄉村。永靖儺舞隊由會首、旗手、鑼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組成。四名會首,一般都是跳會的能手。他們身著八卦衣,手握“開天斧”,走在隊形最前面。旗手們頭戴紅纓韃帽、身穿長袍彩服,隨著會首的方位變化,口中不時地發出“好好呀呀、好好呀呀”的喝聲。鑼鼓奏“舞會”音樂。旗手的隊形變化有“三回九轉”、“跑大圈”、“跳方陣”等。

起源

儺,由來已久,《論語鄉黨》說:“孔子見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階”,可見其對儺的敬重。《續修導河縣誌》載:“遇豐年,則扮演社火,即鄉人儺之遺意。”清康熙時汪元綗有詩云:“社鼓逢逢禳賽時,青旗白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齊唱迎神舞拓枝。”詩中描寫的正是儺舞戲的盛況。

另據明《河州志》記載和永靖民間傳說:古時,永靖黃河以南地區氣候涼,無夏糧。每當河北地區麥熟時,河南的吐蕃人乘天黑之機,渡河來搶收麥子。當地人便想出一個對付的辦法:戴上牛頭馬面的面具來進行嚇唬,吐蕃人見之以為是神兵天將相助,慌忙逃回南岸,再也不敢來搶收麥子了。從此,每當豐收年景,這裡形成了戴面具跳會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儺是一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民間藝術,保存著許多古老的風俗,是進行人類學、宗教學、文學、歷史學等學科研究的“活化石”。永靖儺舞,與遺存於四川、雲貴地區的儺文化非常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點。

臉子(面具)有劉備、關羽、張飛、周倉、曹操、蔡陽、呂布、貂蟬、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陰陽、猴、老虎、牛、馬及紅、綠二鬼等24面。面具是儺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民諺云:“松樹灣的《武將》、焦家廟的《殺虎將》、三角廟的《獨戲》、果園四廟的《四不像》。”這說明永靖儺舞戲表演的劇目豐富,形式多樣。從其演出的內容可分為歌舞型、戲劇型、雜耍型3種。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鑼鼓伴奏為表現形式,有《斬貂蟬》《二郎降猴》《方四娘》等。戲劇型用人物之間的道白及簡單唱腔展開故事,交戰時用鑼、鼓、鈸助威。每劇演出時間較長,保留著早期戲劇的雛形。主要劇目有《五將》《李存孝打虎》《出五關》等。雜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諢,內容幽默可笑,觀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趕過雨》《莊稼人》《小鬼》等劇目。

現狀

永靖儺舞鍾黃河三峽之靈秀,展現出華夏民族的古風。2005年,永靖縣儺舞表演隊應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組委會邀請,赴南昌表演,榮獲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展演銀獎,並在藝術周大型民間藝術踩街活動中獲優秀表演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