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區位優勢

傳說故事

很久以前,在永隆山脈的西邊山腳下,有一條小溪由上向下,順山溝流去。小溪兩邊是萬傾順坡良田。小溪由無數條田溝匯集而集,當它流經玉頭溝時由於是深谷,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池塘。平時,基本上小溪沒有多少水。在山洪暴發時,谷口以下的水流不走。以上的水就堵在了谷口以上,洪水泛濫成災給當地的農民造成重大損失。洪水泛濫成災,當地的農民認為是是得罪了老天爺和山神。因此,人們就在池塘的山頂上修了很大的一座廟。廟內有很多菩薩,天上、地上的各種神像樣樣齊全。而且,還在廟堂門口塑了神馬,掛了大鐘。如遇大雨神馬就四向人們報信,神鍾就自然的響個不停。如果是天干,只要田裡的莊稼沒有水了,神馬就會用腳蹬大鐘,天上立即出現烏雲,就會下雨。從此,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不過,廟裡就是沒有和尚,人們稱為“無人廟”。但廟內一年四季終日煙火不斷,不知過了多少年。
有一天,在永隆山脈的東面一個較高的山峰埡口邊。有一個砍柴的老頭,在一座小山上頂砍柴時。突然,看見有一個小洞並從裡面冒出大約一小碗大米來。他百思不得其解。晚上,他躺在床上左思右想。最後,他認為這是神仙、菩薩顯靈和天老爺天恩。聯想到這是不是與西面谷口山頂上我修的“無人廟有關”。經過一番考慮以後他覺得:哪邊廟裡沒有和尚守廟,這是不是神仙在預示我要在這裡修座廟貢奉他們,才給我送大米來。他最後:決定出家,上山修廟當和尚。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就喊了幾個人上山伐木修廟。到了接近煮中午的時間了,哪個小洞又冒出來一小堆米來。他就把冒出來的米,捧起來給大家煮飯吃。奇怪的是煮的飯剛好夠他們修的幾個人吃。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沒有幾天功夫龐大的一座廟宇就修好。奇怪的是,廟裡不管來了多少人,只能夠大家吃一頓飯的米。從此,各方香客澤絡不絕,香火更是終年不斷。人們從此也把這個埡口稱為冒米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