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永州市金洞林場位於湖南祁陽縣南部,屬於南嶺山系陽明山脈。東靠常寧縣,東南與桂陽縣毗鄰,南與新田、寧遠縣接壤,

自然地貌
該林場地貌主要成土母岩以砂岩、頁岩、碳質板岩為主,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該地屬中亞熱帶東南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3-17.7℃,年均日照時間。為159.9小時,年均降水量為1600-1900mm,金白河貫穿全境,水量充足、水質清澈。
資源概述
物種資源該林場境內森林茂盛,物種多樣,據調查有高等植物210科,1557種。種子植物中有木本植物98科,654種。有屬國家保護植物銀杏、紅豆杉、鍾萼木、傘花木、吉赤皮青岡、古圓櫧、古楠木等56種。該林區內陸生脊椎動物19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1種,如林麝、雲豹、白頸長尾雉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林場全場總面積635平方公里,近100萬畝,其中國有林面積37.7萬畝,集體林面積43.2萬畝,劃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17.88萬畝;擁有森林蓄積量268萬立方米,其中商品林蓄積223萬立方米,生態公益林蓄積45萬立方米,林分類型以杉木人工林為主,林場分類屬商品型林場,始建於1954年,是一個省屬市管大型國有林場。
永州市金洞林場充分發揮林區資源優勢,積極打造旅遊基礎平台,生態旅遊業蓬勃發展。至2006年,金洞林場每年的遊客人數達10萬多人次,旅遊門票收入突破1000萬元,林農僅旅遊業人均純收入就增加230元以上

金洞林場旅遊資源豐富,林場把發展生態旅遊作為重中之重的戰略舉措來抓,投巨資改善林區的路﹑訊﹑電等設施條件。在服務設施上,投資近1000萬元建起了金洞賓館,為旅遊接待提供了很好的場所。同時,林場始終堅持“特色”理念,創優知名項目,打造響亮品牌,形成特色旅遊。自2002年開始,林場先後開發了金洞漂流﹑柯爾沁滑草場﹑歐亞激情溜索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讓旅遊資源優勢逐步轉化成經濟優勢,並帶動了林區的交通運輸﹑餐飲服務﹑商貿流通﹑農產品加工等各行各業的日益興旺。
經濟概述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林場1984年以來,實行“以場管鄉,場鄉聯營”的管理體制,轄6鄉1鎮,6個分場2個工區,73個村(居)委會,場部設17個科室和4個臨時機構,下屬8個經濟實體單位,人口8.6萬。幹部職工2963人,其中退休職工864人。2006年林場完成造林13620畝,中幼林撫育85263畝次,經濟總收入3082萬元。
在計畫經濟時代,該林場經濟穩步增長,自上世紀90年代中下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木材代產品的增多,原木滯銷,林場產業優勢和管理體制的弊端日益凸現,銀行債台高築,生產資金不能到位,職工工資拖欠達半年之久,金洞林場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1999年6月,時任祁陽縣常務副縣長的李培生就任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場黨委書記,拉開了林場深化改革的序幕。通過改革內部經營管理形式、改革勞動人事等多項措施,從根本上整頓了管理秩序,僅從管理上直接節約資金600萬元。至2004年底,全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7億元,比1999年增長80%;2004年林場國有財經收入達到4134萬元,比1999年增加2296萬元;銀行存款由1999年初的6.2萬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1000萬元;職工、林農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林區固定資產投入不斷提高,林場綜合實力也不斷提高。李培生也獲得了十大國有林場管理獎稱號。
金洞漂流自駕車路線:
高速:經衡棗高速在祁陽白水出口下,往常寧方向前行至金洞河漂流
國道:沿322國道經祁陽縣城往祁陽白水方向轉白金公路至金洞河漂流
距離:桂林到金洞230公里,路程3個半小時;長沙到金洞260公里,行程近4小時
金洞漂流搭乘車路線:
汽車:祁陽縣城搭車往牛頭山、桐子山、東江、灑北灘、土坳方向等各路車都可以抵達
鐵路:搭乘湘桂線列車到祁陽站下車,轉乘汽車至金洞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