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永修丫丫戲發源於江西省四大名鎮之一的吳城鎮,距今有360多年歷史的丫丫戲是在江西採茶戲與外來戲種融合基礎上形成的永修地方戲。該戲以打擊伴奏為主,唱腔、念白均為地方方言,以其唱腔悠揚悅耳、表演生動活潑而深受當地農民民眾喜愛。
文化特徵
(一)單純以打擊樂的形式伴奏,具有區別於其他戲種的獨特性。“丫丫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即小鼓、大鼓、小鑼、大鑼、大鈸,後來根據劇情和人物需要又增添了雲鑼、低音小鑼、大堂鼓等。表演前,開場為擊打鑼鼓,用來渲染氣氛,開場鑼鼓節奏非常簡單,只反覆用到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咚咚;
(二)唱腔沿襲傳統民間戲曲特色,劇目多由傳統劇目改編而成。“丫丫戲”的劇目形式最初為單曲專用、一曲多用、多曲連用、男女通用的形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男女分腔、男女分用的板腔體形態。其板式非常豐富,有:嘆板、悲板、還魂板、平詞、急板、花腔、小調等等,且大都是在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如:平詞《三寶記》中的《我來接你進大朝》、《三女圖》中的《我夫不將我認》、嘆板《方卿戲姑》中的《小方卿在花園夢中睡醒》、悲板《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這一回我不能回歸》、還魂板《三寶記》、急板《金蓮送茶》中的《罵聲金童瞎眼睛》、花腔《桃花嶺》中的《我今打坐桃花嶺》、《方卿戲姑》中的《等只等三天后接你團圓》和小調《賣棉花》中的《奴家本姓陶》等等。四分音符:咚咚;二分音符:咚—。演出時,大部分時間主要停留在唱腔上,鑼鼓呼應演唱,唱到一定的時候來下鑼鼓聲或者演唱拖腔之後來下鑼鼓,不能與唱腔重疊,整個演出過程重唱腔輕伴奏,甚至有時一場戲一唱到底,樂器伴奏只是用來點綴整場節目的。因此,“丫丫戲”的鑼鼓伴奏始終處於陪襯的地位。
(三)語言具有典型的贛方言特點,而且多是口頭語白話。“丫丫戲”的主要唱腔、念白都採用永修本地方言,旋律的起落表述都與當地方言緊密相連,演唱過程中加入具有地方色彩的襯詞“嘞、唉、啦、呀”等,如:《賣棉花》片段中的《奴家本姓陶》的唱詞“奴家(嘛)本姓陶(餵)(咿呀咿呵喂)”;《梁山伯與祝英台》片段中的《請出來小九妹好做定奪》的唱詞“我(呀)二人說起來美不美(喲嗬嗬),鄉(呀)中(嘞)水(吔)”;《門口竹子節節高》片段中的《烏金記》的唱詞“門(那)口(餵)竹(餵)子(呀)節(嘞)節(勤)高(哇),狂(呀)風吹散(咯呵)紫(餵)羅袍(餵)表(餵)家(哪)鄉”等等,這些襯詞都是當地人講話時常用的口頭語,觀眾聽起來顯得尤為清新親切。
傳承現狀
近年來,永修縣成立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組織工作人員尋訪老藝人,廣泛收集丫丫戲的歷史資料、詞、曲、譜,並把丫丫戲傳承人吸收到鄉鎮文化站工作, 鼓勵丫丫戲民間藝人帶徒授藝。縣文化部門還利用節假日、農閒時期舉辦農民丫丫戲文化藝術節,既繁榮了農村文化,又擴大了丫丫戲的影響力。如今,20多個農民業餘劇團成為永修縣農村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去年該縣編排了《七層樓》、《黃婆井的傳說》等劇目,榮獲省第二屆民間藝術農民小戲二等獎,使瀕臨失傳的民間傳統劇種丫丫戲又重煥生機。
脫胎於明末贛北板凳戲,距今有370多年歷史,因其女角全部由男童女扮,頭扎兩個丫丫發鬃,漸漸自成一派,人稱永修“丫丫戲”。2014年8月,經文化部審定批准,永修“丫丫戲”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填補了永修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