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1)水泉。水,水液也。泉,水潭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本穴物質為大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在本穴聚集後如同水潭,故名。
(2)腎經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經水因本穴所處位置低下而聚集之狀,只有極少的滿溢之水外傳照海穴的高位,經水的運行如從孔隙中輸出一般,故為腎經郄穴。
功能作用
傳遞水液。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補之多提插。
定位
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處。
解剖
跟骨上方;有脛後動、靜脈分布;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
臨床運用
現代多用以治療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膀胱痙攣。
配伍
配三陰交、關元主治月經不調。
附註
足少陰腎經的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