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全長155-190毫米。頭部稍扁平,吻端鈍圓,吻棱不顯。犁骨齒“^”形。舌大而相連口腔底。軀幹粗壯,四肢較短;尾長與頭體長几相等。尾側扁而基部粗厚。皮膚光滑,頸褶清晰。背面及體側棕黑色,腹面桔黃或橘紅色。通體具棕黑圓斑,一般軀背有圓斑10-15排,腹面圓斑較少。皮膚特點:皮膚裸露,水生種類未角質化,陸生角質化程度低,通透性強;富有皮膚腺或毒腺,保持濕潤;且富有血管;皮膚具有重要的輔助呼吸功能。富有色素細胞,起保護、防光線和吸熱作用。肺皮呼吸。
生活習性
肥螈屬於變溫動物。棲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處。5-6月間產卵,卵乳白色,卵單生或相連,一般為30~50粒,成堆貼附在石塊下,卵膠囊外徑7.5毫米。晚期胚胎有外鰓、平衡枝和前肢芽。幼體全長70毫米時已完成變態。捕食蜉蝣目、雙翅目、鞘翅目等昆蟲。以蚯蚓、象鼻蟲、蝦、小蟹、螺類等為食。
變溫:動物代謝水平低,神經體液調節能力弱,保溫散熱能力差,體溫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休眠:環境惡化時,動物體通過降低代謝水平進入麻痹狀態,待環境改善時重新活動的現象。是對不良環境的適應。環境溫度是兩棲類生存中重要條件之一,當溫度降低到7-8℃時,大都進入冬眠狀態。環境溫度過高,則進入夏眠狀態。
分布區域
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國外分布在越南北部。
物種價值
產地民眾曾捕釣食用。色澤鮮艷且易飼養,可作觀賞動物。以往曾有批量外銷。
去其內臟後曬乾研末,以酒或開水吞服,可治療痢疾。
進化史
起源演化
兩棲類的起源和演化
古總鰭魚(骨鱗魚)—→魚頭螈(已知最原始的堅頭類)—→古兩棲類—→現存的兩棲類
兩棲動物是脊椎動物中次登入的類群,從水生到陸生的轉變不僅是脊椎動物進化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物種特點
兩棲動物初步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
(1)發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隨呼吸系統的改變,循環由單循環進化為不完善雙循環。
(2)皮膚初步角質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發。
(3)發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陸地上支撐體重及推動身體爬行。它是從總鰭魚的偶鰭發展來的。
(4)發展適應陸生的感官和神經系統,尤其聽覺器官,發展了中耳(鼓膜和聽小骨),大腦半球完全分開。
兩棲動物適應陸生的不完善的特點:
(1)皮膚角質化程度低 (僅是表層1-2層細胞輕微角質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發,所以還不能離開潮濕環境。
(2)不能在陸地繁殖,必須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體在水中發育和生活。
(3)五指型附肢較原始,四肢不能將軀體抬離地面,運動能力不強。
(4)肺呼吸不夠完善,還必須有皮膚輔助呼吸。
(5)體溫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具有休眠的習性。
化石紀錄
中國科學院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朱敏、趙文金博士與英國自然博物館阿爾伯格等人在寧夏發現了距今大約3.55億年的中國螈化石。這是魚石螈類化石首次在亞洲露面,這些“四腳魚”的出現,將亞洲地區四足動物的化石紀錄提前了近1億年。 中國螈是全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第十種泥盆紀四足動物。專家認為,這一發現擴大了泥盆紀四足動物的古地理分布區域,將促使研究者重新審視四足動物起源、早期演化與擴散的已有假說。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英國《自然》和美國《科學》上發表的第八篇論文。
四足動物(即具有四肢的脊椎動物或陸地脊椎動物)的出現和脊椎動物的登入是生命進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於這次生物事件,現代陸地生態系統的雛形開始形成,地球上才有了龐然大物恐龍,才有了飛禽走獸,才有了我們人類自己。
在中國螈化石發現以前,與四足動物起源問題關係最直接的泥盆紀四足動物化石在亞洲一直是個空白。這次的化石新發現為四足動物起源問題的探討注入了新的活力,並使得魚類與四足動物之間的進化譜系變得更加完整。
相關資料
“貓兒山小鯢新物種被發現後引起眾人的濃厚興趣。不少人呼籲有關部門加強對“貓兒山小鯢”的保護。但也有一些民眾對報導提出了疑問。市民甘先生到反映,他曾在金秀大山的山溪中,發現很多像“貓兒山小鯢”一樣的“小鯢”,此外,興安、永福、資源、龍勝也有多位讀者反映,他們那的大山溝里也有很多“小鯢”。
2006年9月25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動物學會理事,廣西動物學會理事長、廣西師大教授黃秉明博士及該校兩棲爬行動物專家武正軍副教授等專家。有關專家解釋說:讀者所看到的“小鯢”,其實就是“肥螈”,是蠑螈的一種。這些肥螈適應環境及繁殖能力很強,在桂林及廣西許多大山的山溪中,都可大量找到。肥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小鯢同屬有尾兩棲動物。因肥螈外形大小、體重、眼瞼、體側縱行膚褶、膚色及生活環境,均與小鯢非常相似,一般人幾乎無法區分。
黃秉明教授告訴記者,小鯢與蠑螈的區別主要在兩個方面:小鯢的犁骨齒排列成二短列或“V”字形,而蠑螈的犁骨齒則排列成“八”字形;小鯢的腹部顏色為淺褐或灰白,而蠑螈的腹部顏色卻有桔紅色斑。據周放教授調查發現,“貓兒山小鯢”喜歡生活在暗黑色的乾淨水潭中,一般不容易被人發現。
有關專家還介紹說,目前世界上有幾百種蠑螈,數量也非常多,人工飼養容易;而小鯢目前記載的僅8種,且數目極為稀少,目前人工還不能飼養繁殖。
據專家考證,小鯢是一個距今已有3億年的古老物種,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期,堪稱“活化石”,被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列為世界“極危”級兩棲動物。而蠑螈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長腳的“山泥鰍”
泥鰍是一種常見的魚類,它們通常生活在田裡,還有一種河鰍則生活在河裡。泥鰍肉味鮮美,高蛋白低脂肪,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肴,現已進行人工養殖,大量出口外銷。 在武夷山,除泥鰍、河鰍之外,還有生活在山溝里的“山泥鰍”。
其實,“山泥鰍”不是魚類,它的名字應叫“肥螈”,是蠑螈中的一種,與大鯢和小鯢一樣屬於有尾的兩棲動物。“山泥鰍”也像娃娃魚那樣,頭大大扁扁的,寬闊的嘴內有細小的牙齒;扁平的軀幹兩側長著四條短短的腿;終生都長著側扁的長尾巴。它身體的顏色和斑塊都很像泥鰍,身體比泥鰍大,從頭到尾大約10多厘米。所以,山民們稱它為:長腳的“山泥鰍”,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肥螈生活在武夷山中清冷的池沼和山坑裡,主要以小型水生動物和昆蟲幼蟲等為食物,其至連小小的水蚤、劍水蚤也不放過。肥螈一旦發現食物,吻端會慢慢接近,約嗅3-5秒鐘,突然張口咬住,然後閉眼吞入腹內。在繁殖季節,肥螈的食量增加,兩隻肥螈爭食現象屢見不鮮。
蠑螈科的動物
蠑螈科 Salamandridae:有尾目的1科,通常全變態,偶有童體型,均有肺,睪丸分葉,肛腺三對,體內受精。前頜骨2或1,鼻突一般左右分離,均較長與額骨相連線,無間頜骨。約有24屬80種。
疣螈屬 | 貴州疣螈 | 大涼疣螈 | 細瘰疣螈 | 鎮海疣螈 | 細痣疣螈 | |
肥螈屬 | 肥螈 | 無斑肥螈 | |
蠑螈屬 | 東方蠑螈 | 呈貢蠑螈 | 藍尾蠑螈 | 紅腹蠑螈 | 汕頭蠑螈 | 劍尾蠑螈 | |
棘螈屬 | 琉球棘螈 | |
冠歐螈 | 皮質冠歐螈 | 多瑙河冠歐螈 | 南方冠歐螈 | |
烏爾米螈屬 | 桔烏爾米螈 | 伊朗烏爾米螈 | 小點烏爾米螈 |穆什亞烏爾米螈 | |
蠑螈科 | 準中螈屬 | 北部灣準中螈 | 富鍾準中螈 | 廣西準中螈 |
小默螈屬 | 高加索小默螈 | |
山螈屬 | 庇里牛斯山螈 | 科西嘉山螈 | 丁山螈 | |
伸舌螈屬 | 金紋伸舌螈 | |
歐螈屬 | 高山歐螈 | 博斯歐螈 | 掌歐螈 | 義大利歐螈 | 理紋歐螈 | 喀爾巴阡歐螈 | 條紋歐螈 | 普通歐螈 | 加的斯理紋歐螈 | |
漬螈屬 | 粗皮漬螈 | 紅腹漬螈 | 肥漬螈 | |
四趾螈屬 | 畸趾四趾螈 | |
東美螈屬 | 條紋東美螈 | 綠紅東美螈 | 黑點東美螈 | |
真螈屬 | 黑真螈 | 勒氏真螈 | 真螈 | 科西嘉真螈 | 大斑真螈 | 義大利真螈 | 北非真螈 | |
肋突螈屬 | 歐非肋突螈 | 北非肋突螈 |
動物的世界6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些動物吧! |
蠑螈科列表
蠑螈科Salamandridae 有尾目的一科。全變態,偶有童體型,有肺,體內受精。有24屬80種,已滅絕8屬10種。廣布於北非、歐洲、亞洲東部及北美東部和南部。 | |
伸舌螈屬 | 金紋伸舌螈 |
蠑螈屬 | 呈貢蠑螈 | 藍尾蠑螈 | 劍尾蠑螈 | 東方蠑螈 | 汕頭蠑螈 | 紅腹蠑螈 |
棘螈屬 | 琉球棘螈 | 鎮海棘螈 |
山螈屬 | 庇里牛斯山螈 | 科西嘉山螈 | 撒丁山螈 |
小默螈屬 | 高加索小默螈 |
烏爾米螈屬 | 桔烏爾米螈 | 伊朗烏爾米螈 | 小點烏爾米螈 | 穆什亞烏爾米螈 |
東美螈屬 | 黑點東美螈 | 條紋東美螈 | 綠紅東美螈 |
肥螈屬 | 肥螈 | 無斑肥螈 |
準中螈屬 | 北部灣準中螈 | 富鍾準中螈 | 廣西準中螈 |
肋突螈屬 | 北非肋突螈 | 歐非肋突螈 |
真螈屬 | 北非真螈 | 黑真螈 | 科西嘉真螈 | 大斑真螈 | 義大利真螈 | 勒氏真螈 | 真螈 |
四趾螈屬 | 畸趾四趾螈 |
漬螈屬 | 粗皮漬螈 | 紅腹漬螈 | 肥漬螈 |
歐螈屬 | 高山歐螈 | 博斯歐螈 | 皮質冠歐螈 | 冠歐螈 | 多瑙河冠歐螈 | 掌歐螈 | 義大利歐螈 | 南方冠歐螈 | 理紋歐螈 | 喀爾巴阡歐螈 | 加的斯理紋歐螈 | 條紋歐螈 | 普通歐螈 |
疣螈屬 | 細痣疣螈 | 貴州疣螈 | 大涼疣螈 | 紅瘰疣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