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

水口行舟

《水口行舟》是宋朝作家朱熹創作的詩,詩人運用借景抒情,對比的手法描繪了大雨過後,滿山綠樹風光美好的自然景色。感慨人生道路不會總一帆風順,搏擊風雨,才能抵達成功的港灣。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在於以自然平淡之筆,通過客體影觀的描述,寄寓著人生和事物的哲理。

基本信息

詩作簡介

原文

水口①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⑥雨一蓑②,

滿江風浪夜如何③。

今朝試④卷⑤孤篷看,

依舊青山綠樹多⑦。

譯文

昨夜,漆黑的江面飄搖著一葉孤舟,

風狂、雨驟、浪急,危機四伏。

今早試著翻開帘子看時,

兩岸依然是充滿生機的青山綠樹。

注釋

⒈水口:古稱閩關。位於古田溪匯入閩江處,居水陸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縣治於此,本世紀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電站”。

⒉扁(pian)舟:小船。

⒊蓑(suō):用草或棕編成的雨衣。

⒋夜如何:一夜的風浪不知要造成怎樣的後果。如何:怎么樣。

⒌試:嘗試。

⒍卷(juǎn):翻開。

⒎“綠樹多”亦作“綠水多”

作品賞析

宋代理學家的詩,往往純粹說理,陳腐可厭,用語則俚俗不堪,常被後世攻訐。朱熹的詩,雖然也講理,但經常能寄情於景,寓理於趣,清巧綿密,令人喜愛。這首小詩,寫乘舟在江中航行時的所見所思,直書感受,富有生活理趣。

這首詩重點在表現清晨醒來時的瞬間感想。起筆從未睡前寫起。詩人乘著一隻小船,航行在江中,晚上,下起了雨,他仍然披著蓑衣,站在船頭,觀望著夜景。船兒頂風冒雨前進著,天黑,什麼也見不著了,他回到船艙睡,傾聽著外面的風浪聲,浮想聯翩。前兩句雖是直寫經過,但頗多轉折。“雨一蓑”,很鮮明地描繪出船在雨中行走時詩人的形態,大有唐張志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及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反映出詩人隨境而安,襟懷大度。同時,詩人晚上冒雨眺望,表現出對山水的迷戀,白天的景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次句寫滿江風浪,換個角度,改用揣測語氣。又以“夜如何”之“夜”與上“昨夜”之“夜”有意相重,可見詩人這時已不在船頭,已經進艙睡覺。他在艙中,耳聽風浪之聲,因而發出這樣的疑問;通過這一問,又點出入睡後風浪又加大了許多。三、四句說自己清晨醒來,趕快捲起篷窗往外看,見到兩岸景色原來和昨天一樣,依然滿目是青山綠樹。這兩句承“夜如何”而來,看似不接,實際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蘊著很廣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這一夜的大風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見的秀麗景色改變了呢?所以詩接寫醒來就忙忙地卷篷要看個究竟。這樣一蓄勢,答案出來後,我們更能體會到他見到青山無恙,綠樹常青後的欣喜。這一心情,從“依舊”二字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青山綠樹多”又遙呼首句他冒雨賞春的迷戀之感。

詩寫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詩人對風雨的坦然及對青山綠樹經歷風雨而依舊的讚嘆,我們還可以尋繹出詩人所發揮的哲理:禁得起風吹雨打的人處變不驚,禁得起考驗的人精神不磨,勇氣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綠樹一樣。

作者簡介

朱熹(xī;1130-1200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

作者朱熹像作者朱熹像

。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漢族。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相關問題

①這首詩寫舟行江上的見聞感受,詩人情感變化,富有層次。請結合具體詞語簡析之。

“夜如何”寫出詩人心中的擔憂。

“試卷”刻畫出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

“孤蓬”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不安之深。

“依舊”則透露出詩人無限欣喜之情。

②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借景抒情,對比。

③這首詩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1)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水是永恆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會總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才能達到青山綠水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

④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描寫了大雨過後,滿山綠樹的景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