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水力村水力村村委會駐地水力屯,距共鄉街上(鄉政府所在地香林)11公里,距碧城開發區12公里,距平果鋁都30公里,是通往鋁都的一條捷徑(途經縣屬的碧城開發區)。水力村是共和鄉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水力屯,該屯有3千多人口。屯裡“平地”面積大約3~4公傾。水力屯占有山地(土坡)面積很廣,是共和鄉的唯一的木材生產地,林業集中的地方,也成為了共和鄉稅收的一個大收入點。
水力村下屬有以下幾個屯:
1.波屯,位於水力村西北方向;再往北端是平果縣榜圩鎮,榜圩鎮是波屯的一個最主要也是路途最近的趕集集市;
2。龍谷屯,位於水力村西北方向;已通實現三通,通水通路通電;
3。彎燕屯,位於水力村東北面,是水力村海拔最高的一個屯;
4。龍福屯。位於水力村東面。是水力村民步行通往香林街的捷徑和必經之路;
它們都和隔壁(南邊)的上敏屯成環狀圍繞水力屯。
歷史
起初水力村的名字起為:上敏村,但是在一些不明的事情和一些不明的原因發生之後,“上敏”這個名字已經被隔壁的現在的上敏屯“搶”去了。所以村民們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名字“水黎”。根據是:當時村民們飲水都是到村東部的一口叫做“貓井”的泉打水(“貓井”是壯語直譯過來),人多水少,造成了黎明時分就得提著燈排隊打水的景象,故起名“水黎”。後來,村民們在書寫的時候覺得,水黎的“黎”字太過於“繁重”,就取了一個簡單的同音字“力”來代替(“黎”和“力”在壯語裡是同音同調)。久而久之,大家都接受了這個名字,正式名為:水力。
水力村,在大化縣建縣之前,行政規化屬於馬山縣政府,當時的共和鄉屬於永州管理,水力村村民上學時都是挑柴火糧食步行到永州街上。所有的官事都是在永州辦理。直到大化水電站建成後,把現在的大化縣城從都安分離出來,成立了大化縣。整個共和鄉被從馬山縣瓜分出來,歸入大化縣。至此,共和鄉更換了“父母官”,直到現在。
水力村的母語是壯話,對整個廣西來講,應該是屬於北壯。水力村村民,及大部分的共和鄉的人講的話都是同一種壯話。跟整個馬山縣及平果縣這一帶的人講的話幾乎一樣,但是跟都安縣,巴馬縣,東蘭縣,大化縣縣城附近的地方人講的話音調差別很大。這也是共和鄉歷史以來屬於馬山縣政府管的一個重要原因。
習俗
因為也是壯族的一個分支,所以村民們過壯族人的節日,比如盛大節日三月三對山歌節。但由於“外來文化”的入侵,現在的三月三已經很平常了,也不穿壯族服裝了,只有桂林附近的一些地方還保留完整的習俗。最盛大節日轉為了過年。
在村里,除了過年外,每個月都過一個節日,且都是農曆。二月初二,三月初三,清明節,四月初四依此類推。
每年會有兩個重大的安節日:春節(正月初一)和七月十四(即常說的鬼節)。
景色
貓泉
貓泉(音譯,壯文:mbojmiei),是水力村最大的一口人飲用泉。其有一百二十台階梯,呈螺鏇狀向深層地下延伸。它歷史悠久,何時挖已經無法考究,據老人們說,從這個村有人繁衍生息開始,就挖這個口泉了。它養育了水力村一又一代的子女。
敢龍洞
敢龍洞(音譯,壯文:ganmjlongz),是水力村最大的一個天然成型的岩洞。寬十丈,高五丈,從山的這一頭連通到另一頭。人站於其中,有種置身於某國機密軍事基地的感覺。內部有很多很多的深淵。丟塊石頭後,可以在30秒左右後(有時會更久)聽到第一次回聲,接著還聽到很多次聲。聽老人們說,這些洞曾經是遠古時期,土匪們“毀滅證據”的好地方,其中不乏有往裡丟活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