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時間

潛水航母出現在二戰時期。當時的日本認為:如果能夠空襲美國本土,將對美國的士氣造成沉重打擊。但是當時的日本沒有靠近美國的軍事基地,空軍戰機的航程又不夠遠。因此,決定發展潛水航母,潛行到美國近海,對美國本土進行軍事打擊。而日本海軍認為:小規模的空襲對美國的傷害是微乎其微的,根本不能造成任何傷害。然而在完成核子彈的研究製造後,日本對美國的空襲可以造成巨大的壓力和威脅。於是日本開始研製潛水航母,並於1942年完成了潛水航母的製造,當年即投入海試,並在後來對美國進行了空襲。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級潛水航母——伊400(イ-400)級。航程14000海里,續航時間30-48天時間。由於採用了雙殼體設計,使他的橫截面看上去象一副眼鏡,因此有一個別致的綽號“眼鏡”。
在日本投降時,正好有一艘潛水航母在美國近海,日本人為了不讓美國得到潛水航母的設計資料,將航母沉入海底。但是,美國還是發現了這艘珍貴的航母,並在戰後將其撈起,在獲得設計資料並進行了一定時間的測試後,重新將其沉入海底。潛水航母在二戰時期總共製造了3艘,都是狂熱的日本人製造的。而二戰後期的美國、俄羅斯、英國也都研究過製造潛水航母的可能性。由於潛水航母載機數量少、製造費用昂貴、技術難度大,而相繼放棄了潛水航母的研製工作。
航母優點
時間進入80年代後期,美國在全球取得霸主地位,尤其是91年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使俄羅斯重新評估潛水航母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潛水航母的發展綱要,美國面對俄羅斯的挑戰也提出了自己的發展計畫,但是已經是“此航母非彼航母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航母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死胡同,龐大而笨重的船體極易遭到反艦飛彈的攻擊,因此航母的重要性已經退居次席,而將潛艇和航母的優勢結合起來,將使航母的缺憾得到彌補。趨勢預測
從各國發展概況來看,潛水航母的種種技術難題雖然已經突破,但是由於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將來不會成為主流裝備。研究計畫
俄羅斯
俄羅斯“颱風”更新計畫,該計畫實施日期不詳,根據其發展現狀:擁有成熟的潛水航母載機來看,至少已經實施了10年以上的時間。冷戰時期,蘇聯為了保持一支強大的裝甲機械化陸軍,並無意願和實力在海上與美國展開一場“航母對航母”的超級軍備競賽。蘇聯的海上策略是,以所謂遠程超音速對艦轟炸機群+反艦核潛艇狼群戰術+裝載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水面艦艇戰鬥群,聯合對美軍航母戰鬥編隊進行突擊。
據此,蘇聯海軍構想了一種奇特的戰法:派遣專門建造的潛水航母在敵人防空圈附近隱蔽待機,在蘇軍空襲兵團接近時,潛水航母突然上浮,以最快的速度起飛一小群戰鬥機對美軍的航空兵進行牽制騷擾;在對付敵人的反潛兵力時,也可以使用從潛水航母起飛的小規模機群對敵人的反潛巡邏機和直升機進行驅離。
基於這樣的考慮,蘇聯海軍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著手潛水航母計畫,它後來演變為被紅寶石設計局內部戲稱為“圓麵包”的938潛水航母工程。但955工程生不逢時,80年代末,蘇聯走向戰略收縮,而投資興建潛水航母的計畫也最終隨著蘇聯的瓦解無疾而終。
21世紀初,俄羅斯國力逐步恢復,重新燃起了建設海軍的熱情。俄海軍下令紅寶石設計局在938工程的基礎上重新開發新的潛水航母計畫,命名為983工程。
I.J.N當時用於裝備伊-400的特殊攻擊機晴嵐
I.J.N當時用於裝備伊-400的特殊攻擊機晴嵐
俄羅斯的“潛水航母”實際上就是颱風級核潛艇加裝潛水直升機和其他無人載具,完成偵察、導航、監視等非攻擊性任務,並沒有製造如日本潛水航母一般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