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由髒發

氣色指面部與皮膚的顏色和光澤。人的氣色可反映臟腑、氣血、津液的盛衰。五臟之精氣,通過經脈充養面部與肌膚,精氣充盛,則面色榮潤光澤。《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十二經脈……其血氣皆上於面……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故望氣色重點是望面部。我國屬黃種人面色,紅潤而有光澤。每人因稟賦不同,有稍白、稍紅、稍黃、稍黑之別。 常人以原有的面色為主色,隨著四季氣候的變化而有春青、夏赤、秋白、冬黑的輕微改變,謂之客色。面色因季節氣候、工作環境、居住地區、體質強弱不同而有略白略黑的不同,但只要榮潤光澤,便為常色,也稱有氣之色,是臟腑功能正常、身體健康的表現。《四診抉微》說:“氣由髒發,色隨氣華”。無論哪種面色,皆應隱伏於皮膚之內,不過於浮露,明潤光澤,生氣內含,即為有神之色。正常面色,有色有澤,無氣之色,有色無澤、顏色浮露,皮膚焦枯,是臟腑精氣耗傷而無生氣的徵象。有色有澤的有氣之色,表明病情輕,氣血尚足,預後較好;有色無澤的無氣之色,說明病情重,精氣已衰,預後不良。

解讀

氣,指神氣、精氣,皆源於五臟。五臟精氣的盛衰和病變,會反映到氣色的變化(見《四診抉微》)。“氣由髒發”思想為中醫面色望診提供了理論依據。

望色診病歷史悠久,早在《內經》中就有詳細記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五臟生成》中則描述了五臟常色、病色、死色的具體表現。此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關於色診的記載更為豐富,為望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中醫套用

一、望色診病的原理和意義

1、望面部色澤診病的原理

面部血絡豐富,皮膚薄嫩,體內氣血盛衰變化容易通過面部色澤變化顯露出來;面部暴露充分,便於醫生觀察,故面部為望色的主要部位。

2、望面部色澤診病的意義

(1)判斷氣血盛衰:面部皮膚的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榮,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和運行情況。就色與澤而言,顏色屬陰、屬血,主要反映血液的盈虧和運行狀況,血旺則色紅,血虛則色淡,血瘀則色青紫;光澤屬陽、屬氣,主要反映精氣的盛衰,氣盛則榮潤有澤,氣虛則晦暗無華。臨床上,察澤與望色必須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2)辨別病邪性質:機體感受不同病邪,會引起體內不同的病理變化,反映在面部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改變。如面部色紅多為熱邪,色白多為寒邪,色青紫多為氣滯血瘀。

(3)確定病變部位:面部顏色之浮沉可以區分病變部位之表里,色浮主病位在表,色沉主病位在里。《內經》載有五色配五臟,根據面部五色的變化,可以區分臟腑病位所在,青為肝病,赤為心病,白為肺病,黃為脾病,黑為腎病。此外,《素問·刺熱》認為顏面不同區域分屬不同臟腑,額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頰候肝,右頰候肺,頦部候腎,因此,從面部不同部位色澤的變化,也可推斷相應臟腑的病變。臨床套用時,應以觀察患者面部整體色澤變化為主,以分部色診為輔。

(4)預測疾病轉歸:對判斷病情輕重、預測疾病轉歸來說,澤比色更有意義。《望診遵經》云:“光明潤澤者,氣也;青赤黃白黑者,色也。有氣不患無色,有色不可無氣也。”凡面色明亮潤澤、含蓄不露者為順,主病情輕淺,預後良好。凡面色晦暗枯槁、鮮明暴露者為逆,主病情深重,預後較差。

二、常色與病色

面色可分為常色和病色兩大類。

1、常色指人在生理狀態時的面部色澤。常色的特點是明潤、含蓄。中國人正常面色是紅黃隱隱,明亮潤澤,紅黃之色隱藏於皮膚之內,不特別顯露於外。這是人體精充神旺,氣血津液充足,臟腑功能正常,精氣內含而不外泄的表現。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1)主色:指人生來就有,終生基本不變的面色,屬個體素質,往往與種族和遺傳有關,又稱正色。古人根據五行理論將人的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類型,其膚色有偏青、偏紅、偏黃、偏白、偏黑的不同,皆屬主色範疇。

(2)客色:指受季節氣候、地理環境、飲食情緒、運動等因素影響,面部發生的正常色澤變化。四季氣候與面色,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赤,長夏面色稍黃,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稍黑。晝夜與面色,白晝面色略顯紅潤;黑夜面色微淡而乾。野外作業者面色偏黑;室內作業者,面色偏白;酒後易面紅目赤;飽食易面容潤澤光亮;飢餓時面色澤減而微暗。喜者易面赤,怒者易面青,憂者易色沉,思者易面黃,悲者易澤減,恐者易面白。不論面現何色,因其仍然具有明潤含蓄的特點,故屬常色。客色一般為一過性改變,排除相關因素後,即恢復原來面色。

2、病色指人在疾病狀態時的面部色澤。病色的特點是晦暗、暴露。晦暗,即面部膚色枯槁晦暗而無光澤,是臟腑精氣已衰,胃氣不能上榮的表現。暴露,即某種面色異常明顯地顯露於外,是病色外現或真髒色外露的表現。如實熱證見滿面通紅,即為病色外現;腎病患者出現面黑暴露,枯槁無華,即為真髒色外露。病色可反映不同性質、不同臟腑的病變。觀察病色的關鍵,在於分辨面色的善色與惡色。

(1)善色:指患者面色雖有異常,但仍光明潤澤。說明病變輕淺,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多見於新病、輕病、陽證,其病易治,預後較好,故稱善色。如黃疸患者面色黃而鮮明如橘皮色,即為善色。

(2)惡色:指患者面色異常,且枯槁晦暗。說明病變深重,臟腑精氣已衰,胃氣不能上榮於面,多見於久病、重病、陰證,其病難治,預後較差,故稱惡色。如鼓脹患者面色黃黑而晦暗枯槁,即為惡色。

臨床上,如果患者的面色由善轉惡,說明病情加重;由惡轉善,說明病情好轉。

三、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為赤、白、黃、青、黑五種,分別見於不同臟腑和不同性質的疾病。《靈樞·五色》認為:以五色分屬於五臟,其對應關係是“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質,則“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這種根據患者面部五色變化以診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稱“五色診”。

1、赤色:

主熱證,亦可見於戴陽證。

面色紅,多由邪熱亢盛,或虛火上炎,或虛陽浮上,面部脈絡擴張所致。

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多因外感邪熱與臟腑陽熱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脈絡擴張,氣血上涌所致。

兩顴潮紅者,屬陰虛證。多因陰虛陽亢,虛火上炎所致。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泛紅如妝,游移不定者,屬戴陽證。多因陽氣虛衰,陰寒內盛,陰盛格陽,虛陽浮上所致,屬病重。

2。白色

主虛證(包括血虛、氣虛、陽虛)、寒證。

面色發白,多由氣虛血少,或陽虛寒盛,氣血不能上榮於面部所致。

面色淡白無華,唇舌色淡者,多屬血虛。多因血不上榮所致。

面色㿠白者,多屬陽虛。多因陽虛無力行血行水所致。

面色蒼白者,多屬亡陽、氣血暴脫或陰寒內盛。因陽氣暴脫,脫血奪氣,面部脈絡血少,血行遲滯兼血郁所致;若陰寒內盛,血行凝滯,亦可見面色蒼白。

3、黃色

主脾虛、濕證。

面色發黃,多由脾虛機體失養,或濕邪內蘊,脾失運化所致。

面色萎黃者,多屬脾胃氣虛,氣血不足。因脾失健運,氣血化生無源,機體失養所致。

面黃虛浮者,屬脾虛濕蘊。因脾運不健,機體失養,水濕內停,泛溢肌膚所致。

面目一身俱黃者,為黃疸。其中面目黃而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乃濕熱為患;面目黃而晦暗如煙燻色者,屬陰黃,乃寒濕為患。

4、青色

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驚風。

面見青色,多由寒凝氣滯,或瘀血內阻,或疼痛劇烈,或筋脈拘急,使面部脈絡血行不暢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屬寒盛、痛劇。多因陰寒內盛,經脈攣急收引,不通而痛,以致面部脈絡拘急,氣血凝滯。

久病面色與口唇青紫者,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或肺氣閉塞,呼吸不利。

突見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涼脈微者,多為心陽暴脫、心血瘀阻之象,可見於真心痛。

面色青黃者,可見於肝鬱脾虛,肝脈瘀阻。

小兒眉間、鼻柱、唇周發青者,多屬驚風。多因熱閉心神,筋脈拘急,血行瘀阻所致。

5、黑色

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

面色發黑者,多因腎陽虛衰,寒水內盛,血失溫養,脈絡拘急,血行不通所致。

面黑而暗淡者,多屬腎陽虛。因陽虛火衰,水寒不化,濁陰上泛所致。

面黑乾焦者,多屬腎陰虛。因腎精久耗,陰虛火旺,虛火灼陰,機體失養所致。

眼眶周圍發黑者,多屬腎虛水飲或寒濕帶下。

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四、望色的注意事項

1、知常達變,綜合判斷:望色時須把患者的面色與其周圍人群的常色相比較,局部色澤變化,與其自身對應部位的正常膚色進行比較。因病情複雜、面色與病性不符時,則須觀察患者體表其他部位組織的色澤,並結合其他診法進行綜合判斷,以免造成誤診。

2、整體為主,榮枯為要臨床望色,應將五色主病、望色十法、五色善惡、面部分候臟腑等各種望色方法相參運用。並應以患者的整體面色為主,以榮潤含蓄或晦暗枯槁作為判斷病情輕重和估計預後的主要依據。

望色診病時還要注意光線、晝夜、情緒、飲食等因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