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 王銘銘 主編 / 楊清媚 張亞輝 副主編副標題: 20世紀前期的中國敘述
ISBN: 9787510020858
頁數: 516
定價: 56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10/7
內容簡介
從晚清西學傳入到20世紀50年代之間的這一歷史時期,中國出現過大量有獨到見地的學術論著,所涉及的領域及所抵達的境界,足以使我們震撼。本書以人類學的關懷擇選論著,清晰地聚焦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科學萌芽階段的關鍵概念及多元的學術取徑。總體上,這些論著都牽涉到“民族”與“文明”這兩個20世紀中國學術中至關重要的概念。本書記述了20世紀前期26位老一輩學者的學術故事,其間,既有學者的多舛命運,同時也反映了那一時期學術發展變化的時代背景,基於此,可以一窺中國學術的發展路徑。作者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王銘銘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討了古代中國的世界觀及其現代命運的《逝去的繁榮》《走在鄉土上》《西方作為他者》,學術隨筆《漂泊的洞察》《無處非中》《心與物游》,以及人類學導引作品《人類學是什麼》(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同時主編有人類學專業期刊《中國人類學評論》。
目錄
凡例評述者簡介
導言
第一編 文明中的民族
01 進化與天演
——重讀《天演論》(1897)
02 天下果已轉變為世界?
——讀梁啓超“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
03 民族與國家
——從吳文藻的早期論述出發(1926)
04 文化、夷夏之辨與史學的道統
——讀柳詒徵《中國文化史》(1928)
05 基於民族關係史看文明形成
——讀傅斯年“夷夏東西說”(1933)
06 民族史視野下的中國
——讀王桐齡《中國民族史》(1934)
07 歷史地看民族,民族地看歷史
——讀林惠祥《中國民族史》(1936)
08 交往的歷史、“文化”和“民族一國家”
——讀馬長壽《涼山羅彝考察報告》(1940)兼及其20世紀30-40年代的民族研究
.第二編 舊傳統與新科學
09 經學與西學
——讀劉師培《經學教科書》(1905)
10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觀
——讀《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
11 發須爪中的“迷信”與“道德”
——讀江紹原《發須爪——關於它們的迷信》(1928)
12 儒學人類學
——讀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1931)
13 作為水利社會的傳統中國
——讀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
讀後(1934)
14 曾經滄海難為水
——重讀楊堃“葛蘭言研究導論”(1943)
15 社會意識中的“隱”
——“皇權與紳權”的一個補註(1948)
16 考古學中的“文明觀”與“歷史感”
——讀李濟《中國民族的開始》
第三編 遊走、描述與思考
17 顧頡剛與土地神
——1926-1927年東南沿海的“游士”與“風俗”(1927)
18 田野工作與歷史之維
——凌純聲與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
19 社區研究與民族研究的初步嘗試
——重讀費孝通《花籃瑤社會組織》(1936)
20 一個民國學者的田野行走
——任乃強和他的《瀘定導遊》(1939)
21 另一種民族志
——讀吳澤霖等《貴州苗夷社會研究》(1942)
22 山水·交遊·羅羅國
——讀林耀華《涼山夷家》(1944)
23 人心與群性的省思
——讀田汝康《芒市邊民的擺》(1946)
24 人類學的邊疆關懷
——讀俞湘文《西北遊牧藏區之社會調查》(1947)
25 西雙版納的“宗教時間
——讀陶雲逵“車裡擺夷之生命環”引發的思考(1948)
26 鄉邦無史乎?
——讀《大理古代文化史》(1949)
參考文獻
關鍵字索引
出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