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龍竹

毛龍竹(D.tomentosus Hsueh et D.Z.Li),分布於雲南滄源,生於海拔850m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毛龍竹(D.tomentosus Hsueh et D.Z. Li) 
【命名來源】:[Journ. Bamb. Res. 8(1): 34.f.9. 1989]
【中國植物志】:9(1):169
【組中文名】:麻竹組
【組拉丁名】:Sect.Sinocalamus
【亞屬中文名】:麻竹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Sinocalamus
【族中文名】:牡竹族
【族拉丁名】:Dendrocalam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稈直立,或有時攀附於相鄰樹木上,高20m,徑9-12cm,梢頭下垂;節間長29-42cm,微轉銀白色;基部近10節稈環上具一圈氣根;節內具毛環。稈籜早落,革質,初時下部綠色,上部呈黃褐色,密絨毛,疏被刺毛,在黑褐色絨毛塊中間因有銀白色絨毛塊而呈豹斑狀;籜舌高5-7mm,背面有黑褐色刺毛;籜葉外翻。
花枝無葉,其節間長1-2.5厘米,一側具溝槽,全體密被灰白色絨毛,每節著生6-8枚假小穗,緊密聚集形成小球狀,其直徑為7-11毫米,在球狀簇叢的下方附托有數片棕褐色小形苞片;小穗含4或5朵小花,寬卵形,長5.5毫米,寬4.5毫米,先端鈍;穎1或2片;外稃長4-5毫米,寬4-6毫米,具多脈,背腹兩面均被微毛;內稃長4毫米,背部2脊上疏生纖毛,脊間寬1毫米,先端鈍或有凹缺;花絲短,花葯黃色,長2.5-3毫米,先端尖;雌蕊全長6毫米,柱頭單一。果實未見。

分布

雲南滄源,生於海拔850m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