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毛澤東紀念園位於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毛澤東故居斜對面500米處。總投資4000萬元,占地370餘畝。該景園選取毛澤東革命生涯中各個重要時期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按縮小比例建造,分清塘村色、南湖航影、索橋金秋、紀念堂以及綜合遊樂區五大景區。除東門、南門兩個門樓外,園內複製的主要景點有28個。該園曾被評為湖南省最佳公園和湖南省最佳游景點。
建園背景
韶山與井岡山、遵義和延安並列為全國四大革命紀念地。1994年,韶山被國家批准為重點風景名勝區。“兩地”(革命紀念地、風景旅遊地)特色是韶山的最大市場,也是韶山最大的政治資源和旅遊資源。如何充分利用兩種資源,把政治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把知名度轉變為開放度,立足旅遊開發,成為韶山經濟發展的主要課題。毛澤東同志100周年誕辰過後,韶山村黨總支經過慎重研究,大膽支持該村建築公司與湖北黃岡一企業聯合建造毛澤東紀念園,把毛澤東一生中學習、居住、工作和戰鬥過的有代表意義的處所,依照毛澤東的生活軌跡,按原物1:1或1:2的比例保真建築,濃縮地還原於一個生態公園中。紀念園最初定名為“毛澤東之路景園”。景園的構思顯然受到了全國許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縮景觀的啟示。1994年2月動工,整座景園只用了一年的時間,1995年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建築結構
韶山毛澤東紀念堂是該園的主體建築,整個建築依山而上,由一個四合院組成,其建築錯落有致,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毛澤東紀念園東門門樓,就像毛澤東的名字所蘊含的意義一樣,也像古代開闢統一中華的英雄們所尊崇的一樣,它面向東方。現代化的造型表現著大寫的“M”,這是“毛”字漢語拼音大寫的第一個字母。按景點的時序走向,東門是紀念園的主門;而按紀念園在韶山沖的位置以及紀念園主體建築的朝向,南門也是主門。南門門樓坐北朝南,右前近處蒼松如蓋的小山包,就是著名的小韶山,又稱韶山嘴。門樓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牌坊特色,坡形屋脊滲透著江南建築的風味,幾根指向藍天的立柱使建築整體更加峻拔,有點像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門樓。
主要特點
韶山毛澤東紀念園最大的特點是將紀念意義寓於複製實物,讓人們於遊園之中感受歷史進程。景園有兩大入口,即南門與東門,南門由毛澤東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過關公橋,跨韶河,繞韶山嘴,在橋與嘴之間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導遊人北去,這非常符合當年毛澤東由南北上的征程。 在布置上,依山就勢,將毛澤東與他的戰友們工作和戰鬥過的主要革命聖地盡收其中,人們遊園一次,猶如親歷一次中國革命的征程。韶山毛澤東紀念園是集”紀念、教育、旅遊“於一體的風景園。園內游道縱橫交錯,路面平整舒適,建有地下通道,曲徑通幽,令人出神入化。園內風景優美,綠樹成蔭,綠化別具匠心,各種奇花異草達128種,四季如春。加上山勢起伏,峽谷幽深,峰巒對峙,水秀山青,令人如痴如醉,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園內概覽
由南門入景園,穿過一座巍峨雄壯的門樓,正面凸現一線長城古壘,象徵偉人毛澤東的民族之魂。沿大道,拾台階,但見眼前高岩上聳立一宏偉建築,此即園中最氣魄之處:韶山毛澤東紀念堂。 紀念堂為全園主體建築,與故居遙相呼應,由四合院組成。四合院由前廳和兩個側廳組成,前廳為瞻仰大廳,陳列著漢白玉石塑造的毛澤東坐像;右側廳陳列著毛澤東各個不同時期的近200幅珍貴照片;左側珍品廳陳列著毛澤東逝世20周年紀念珍品及毛澤東的外交展;閣樓陳列山西藝術家朱元春所篆刻的毛澤東書法作品30餘幅…… 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三百平方米。
首先,是立於花木叢中的湖南第一師範井亭,隨後是中共一大會址:南湖。湖邊泊著一艘遊船。然後是清水塘舊址、武昌都府堤41號、井岡山茅坪八角樓、黃洋界紀念碑、瑞金甜水井,園內第二大建築――遵義會議舊址。
景園最高處是延安窯洞與延安寶塔。景園除複製了與毛澤東一生最相關聯的紀念物,還配置了一些遊樂設施,以寓“前人辛苦,後人享福”,園內的一些神話傳說造型,也體現了毛澤東兼具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個人特質。
主要景點
南湖遊船
這是“革命的航船”,是被無數詩人和散文家一次又一次地謳歌過的航船。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望志路106號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會議進行中,法租界巡捕房對這裡的異常現象產生了懷疑,很快實行搜捕。幸與會人員及時警覺,根據會議代表李達夫人王會梧的提議,迅速轉移到浙江嘉興,代表們裝作游湖,在這條遊船上開完了最後一次會議,由此誕生了中國共產黨。
南湖的遊船起源於無錫太湖,最初主要用於捕魚,稱作“絲網船”,太平天國時期傳布到上海一帶,被人改裝成了遊船,人稱“無錫快”。由於其外形有著華麗的裝飾,便借用古語美稱為“畫舫”,老百姓則俗稱“遊船”。遊船分大、中、小三型,大號為雙夾弄,中、小號為單夾弄。抗戰時期,遊客稀少,遊船在南湖絕跡。1959年,嘉興縣委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按王會梧的回憶,仿製出了一艘紀念船。式樣為中號單夾弄絲網船,船體最寬處2.8米,長16米,船頭平闊,內設前艙、中艙、房艙,以右邊一條夾弄貫通。從船頭步下三級小梯進入前艙,前艙頂部有一米高穹隆起的頂棚。前艙較窄,主要為過道,兩旁有沿板可坐臥。整條船精緻實用。
茅坪八角樓
毛澤東1927年9月9日以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身份在瀏陽發動了秋收起義,帶隊伍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10月7日,工農革命軍到達江西寧岡茅坪,開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初他就住在這棟土築牆的樓房裡。毛澤東1928年在這裡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著名的著作,不但第一次闡明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還第一次回答了中國革命走“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必由之路,這是不亞於建黨的貢獻。
延安寶塔
延安寶塔坐落在延安城東南側延河岸邊的嘉嶺山上,始建於唐太宗大曆年間(766-779),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塔高44米,八角九層,經歷代整修,外檐為清代風格。寶塔周圍還有岳廟、摘星樓、烽火台、鬼雲廟、孟良寨、嘉嶺書院等古蹟或遺址。這裡的寶塔是按1:2的比例縮小仿建的,它矗立在韶山的青山綠水間。它原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最具標誌性意義的建築,現在又成為了韶山毛澤東紀念園最奪目的標誌性建築。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寫下了《學習和時局》、《論聯合政府》等原著,收入《毛澤東選集》的竟有28篇之多。在這裡,毛澤東繼續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和根據地軍民大生產運動,為中共七大的召開作了大量的籌備工作。抗戰勝利後,為了爭取和平民主,制止內戰,毛澤東就是從這裡出發,與周恩來、王若飛一道去重慶和國民党進行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談判。
西柏坡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境內,滹沱河北岸、太洛山東麓的柏坡嶺下。這是中國份量最重的山村。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的最後壯舉,著名的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決戰的總指揮部就設在這裡。
1948年5月26日,毛澤東是在經歷了一年零三個月的轉戰之後來到西柏坡的。在此之前,1947年4月1日,以劉少奇、朱德為首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達晉察冀解放區,5月初到達西柏坡;隨毛澤東、黨中央行動的周恩來、任弼時也於1948年4月23日率部分工作人員先期到達這裡。毛澤東的到來,實現了黨中央同中央工委的合併,中央五大書記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重新聚首,把這個小小的山村變成了領導中國革命的最高指揮中心。
1949年3月5日至13日,毛澤東在這裡主持了著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制定了奪取全國勝利及勝利後治國的重要方略。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對周恩來說,進京趕考去。他率領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出發,25日進駐北平。半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原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董必武等人舊居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場等建築。1958年因治理黃河興建崗南水庫,舊址被淹。1971年在舊址北邊重建,大體保持了原貌,現為西柏坡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紀念堂
它坐落在紀念園內南向坡上。幾進院落,隨山遞升,青瓦白牆,坡頂挑檐,前樓似江南民居,後進又仿秦漢覆盆式宮闕。整個建築群落掩映在青松翠柏間,恬靜肅穆。這是民間的紀念,故鄉的紀念。
紀念堂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前後廳與側廳、敞廊組成的內院式群落。門廳二樓為朝內的敞廳,同時可作為樂台。側廳為展室,分生平廳、悼念廳、珍品廳三個部分。生平廳展出毛澤東不同歷史時期的103幅大型彩色照片;悼念廳記錄了韶山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沉痛悼念毛主席逝世的歷史場面;珍品廳則介紹紀念園開園以來的重要活動、貴賓光臨瞻仰的情況以及展出紀念園所收藏的書畫作品。正廳為紀念廳,陳列了毛主席和他六位犧牲了的親人的漢白玉雕像,供人們瞻仰和紀念。
內院為對稱型的花園,植有黃楊、鐵樹、青松等常綠喬木,花開四季,幽雅肅靜。
銘 園
系紀念堂後山園林,為紀念堂的第二期工程。命名為銘園,取銘記毛澤東恩情之意。它小巧別致,是紀念園的園中之園。銘園中的“偉人情”展廳,展出了反映毛澤東生活側面的精美浮雕,“慈嚴堂”里端坐著毛澤東父母親漢白玉雕像。慈嚴堂為銘園的中心,按湖南民間祠堂風格進行裝修。大門兩旁掛有“慈嚴彝訓、兒女英雄”的對聯。中廳敬塑有毛澤東的父母毛順生、文七妹坐像,形象栩栩如生,兩旁書有“南岸育英才慈嚴施德政、韶山升旭日光彩照人寰”。左廳展示毛氏家訓、家規及少年毛澤東的求學之路,右廳展出毛澤東各時期的簽名手跡、書信。慈嚴堂是對紀念園整體內容的有益補充,是追尋偉人家世、淵源之所在。還展出了毛澤東的家世資料以及毛澤東家書、題詞、簽名等手跡。這裡還有韶山民俗館、龍源洞、迷宮、動植物造型園,它是銘園附設的遊樂場所。這裡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反映了韶山鄉村的民情與風俗。
文七妹 (1867-1919)
湖南湘鄉人,父親文芝儀,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毛澤東的母親。斯諾在《西行漫記》一書中用英文記音,曾被譯作漢文"文其美"。自小勤奮、聰慧,性清溫厚。撫養兒輩,操持家務,養雞餵豬,鋤園種菜,治家節儉。篤信佛教,吃齋念佛十分虔誠。1919年春患淋巴腺炎,毛澤東曾把母親接到長沙醫治,同年10月5日去世,終年52歲。
毛貽昌 (1870-1920)
湖南湘潭韶山沖人,字順生,號良弼,毛澤東的父親。10歲由父母作主同湘鄉縣文芝儀之女文七妹訂婚,15歲完婚。16歲時曾外出當兵,退伍後回到韶山。17歲開始理家、務農併兼做販運穀米、耕牛、生豬生意。生五子二女,長、次子及兩女夭亡,三子澤東,四子澤民,五子澤覃。1920年1月30日,因患急性傷寒病去世,終年50歲,與妻文七妹合葬與南岸楠竹山之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