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論集》包括了:文學與自然的對話:自然文學與環境文學的異同、英國後現代小說的時間藝術、戴維•洛奇小說理論評析、傳記文學的移情問題探討、論精神分析對傳記真實性的影響、傳記倫理及其現代轉向、從瑪喬瑞•帕洛夫的《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主義:新詩學》、透視美國詩學的新走向等內容。
編輯推薦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論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凝聚了浙江師範大學人艾學院原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和外語學院外國文學學科的核心師資力量,是正在建設中的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博十點的重要支撐學科,現有成員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2人。本校外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貴蒼教授為本學科方向負責人:
在學術研究方面,經過整合後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已經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與蓬勃活力:近5年,尤其是2009年以來,學科成員厚積薄發,先後承擔“北美華裔文學鼻祖水仙花研究”、“中西詩學中的‘共象’與‘異象’研究”、“《楚辭》英譯在西方”、“英國十九世紀出版制度、閱讀倫理與浪漫主義詩歌創作關係研究”等省部級項目8項,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國外文學》、《外國文學》、《外國語》、《當代外國文學》、《國外理論動態》及其他CSSC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文化的重量:解讀現當代華裔美國文學》、《福爾斯小說的藝術自由主題》、《詩化哲學——T.S.艾略特研究》、《精神分析與西方現代傳記》等專著10餘部。
本學科的主要方向有:
歐美文學研究該方向立足於西方文學傳統的整體理解,以重要文學現象與重要作家作品為研究重心,密切關注與追蹤當代歐美文學的最新發展,在現當代英語小說、詩歌、戲劇、傳記等研究領域均有所建樹。
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該方向在跨學科、跨文化的視野中展開亞裔美國文學、歐洲文化及比較詩學研究,其中亞裔美國文學研究在國內外學界具有一定影響。
翻譯研究該方向通過中西語言文化對比和文學作品互譯,探討中西語言文化轉換、傳遞的異同,特彆強調中國經典作品在歐美文學、文化中的譯介和影響研究,目前組織翻譯的李漁作品的英譯已定稿5本。
目錄
理論與現象研究
文學與自然的對話:自然文學與環境文學的異同
英國後現代小說的時間藝術
戴維·洛奇小說理論評析
傳記文學的移情問題探討
論精神分析對傳記真實性的影響
傳記倫理及其現代轉向
從瑪喬瑞·帕洛夫的《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主義:新詩學》
透視美國詩學的新走向
論瑪喬瑞·帕洛夫在《不確定詩學:從蘭波到凱奇》中的當代美國詩學批評
浪漫主義的遊記文學觀與拜倫的“剽竊案
探討T·S·艾略特的“秩序”理論
T·S·艾略特詩學理論在中國的研究動態——重新探討艾略特詩學理論的溯源
探討T·S·艾略特的“自我意識本體論
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
本土經驗與外國文學接受
華裔美國人文化認同的民族視角
大眾文化心理與種族“他者化”:傅滿洲現象分析
清末民初日語文學的漢譯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
論翻譯與晚清社會變革思潮的契合
關於近年賽譯《水滸傳》研究的反思
論《聖經》對《浮士德》的影響
詩人眼中的“基督教社會理念——T·S·艾略特的社會批評探討
近十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取向
對歐洲認同的幾點思考
作家與作品研究
與時間遊戲,和死亡對話——評馬丁·艾米斯的《倫敦場地》
試論《長日留痕》中的服飾政治
論石黑一雄《長日留痕》中的象徵
向上噴的瀑布——戈爾丁《教堂尖塔》的生態寓言
《城堡》:“反懂”的文本與“反懂”的欣賞
論《城堡》時間的後現代性
衝擊塵世最後的邊界——論卡夫卡的死亡想像
通過父親寫自傳——卡夫卡《致父親》解讀
移民文學的文化多重性和世界主義傾向——解析奈保爾及其作品的精神實質
母性原則:異質文明交流的新途徑——論托尼·庫什納的《居家人/喀布爾》
苦難宿命與“家”的召喚——《荊棘烏》寓意分析
不可能之舟上的英雄——論《麥田裡的守望者》對英雄原型的解構
存在與荒誕:《骨》中唐人街的時空政治與華裔的主體建構
附錄近十年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成員論文索引